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选用合适的正规治疗,避免走弯路是医患关系中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在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中,人们普遍存在七个误区:
1. 早期即需药物治疗
有人认为帕金森病患者一旦发病就应该马上使用药物。实际上,这类患者并非通过几个疗程后就能停药,而是需要终身服药。然而,药物治疗的最佳时间通常只有4~6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药效逐渐减弱,剂量逐渐增大。因此,过早或过晚使用药物都是错误的,应该尽量延迟使用药物,如果症状较轻,可以暂时不用药,但对于明显的症状,应该及时用药以控制症状。
2. 多巴胺制剂不是首选药物
一些患者在最初使用药物时选择效果最显著的多巴胺制剂。然而,这类药物虽然效果显著,但可能导致副作用较早出现。因此,对于年龄较轻的早期患者,应首选多巴胺激动剂,尽管这类药物效果较差,副作用较为明显,但可以推迟副作用的出现。对于年龄较大的早期患者,可以考虑使用多巴胺类药物。随着病情的发展,所需药物的剂量会逐渐增大,因此应该采取“细水长流,不求全效”的策略,即尽量使用较小剂量,长期有规律地服用,以达到80%左右的效果即可。
3. 药物无效就选择外科治疗
在中晚期,即使增加药物剂量,效果也不理想,影响到工作和生活,或者药物副作用较大时,应考虑外科治疗。在早期,症状较轻,药物效果良好时,无需手术;而在晚期,即使进行手术,效果也不佳。因此,外科治疗通常在发病后5年进行,对于以震颤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手术在发病3年后也可以考虑进行。
4. 毁损术不必双侧进行
帕金森病最早的外科治疗方法是毁损术,通过射频热凝脑内异常兴奋的神经核团,来缓解帕金森病症状。然而,毁损术是一种破坏性手术,大约4%~10%的患者术后会出现脑出血、靶点偏差等并发症。毁损术通常只能进行单侧手术,如果进行双侧手术,并发症的风险高达30%。因此,国外很少有人选择毁损术,国内进行这种手术的患者数量也在减少,但对于由于经济原因无法接受脑起搏器治疗的单侧症状较为突出的患者,单侧毁损术仍然是一个相对合适的选择。
5. 脑起搏器是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脑起搏器是近40年来帕金森病治疗上的一大进展,也是目前全球最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之一。手术过程中,通过植入电极到脑内神经核团,将脉冲发生器植入胸部皮下,通过电刺激抑制异常神经放电,从而消除症状。全球有8~9万的帕金森病患者接受了脑起搏器治疗,而我国的治疗率仅为0.125%。
6. 脑起搏器电池更换不需开颅
脑起搏器治疗不会破坏脑组织,是一种可逆性的神经调节治疗,并且不影响未来采用其他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费用较高,脉冲发生器电池一般在6年左右需要更换。在更换脉冲发生器时,无需进行任何开颅手术,只需在胸口皮下组织中取出电池并更换新的设备。据了解,长海医院于2000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脑起搏器治疗,目前上海地区只有长海和瑞金两家医院拥有这一技术。
7. 手术后无需继续药物治疗
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