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林云华
3706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知识库 专家为您详细讲解感冒与登革热的区别
专家为您详细讲解感冒与登革热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4-06-24
浏览:7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感冒和登革热是两种常见的疾病,它们在症状和流行情况上存在相似之处。感冒的传播通常与直接接触患者有关,但不会出现皮疹或出血。感冒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流鼻水、喉咙痛、头痛、全身疼痛、过敏和炎症。

而登革热在初期症状上可能与一般感冒相似,婴幼儿可能出现1~5天的发烧、喉咙发炎和轻微咳嗽等感冒样症状。典型的登革热症状更容易在较大的孩子或成人身上表现出来。在疫区,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烧超过38℃,并伴有以下症状之一:剧烈头痛、眼窝后痛、关节或肌肉痛;发烧3~4天后出现身上的红疹;发病期间全身发痒。如果出现以上三个症状中的任何一个,即使是疑似登革热病例,也需要在24小时内就医检查。通常,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是发热、长皮疹、淋巴结肿大、剧烈头痛、眼窝后痛、全身肌肉酸痛或关节痛,因此也被称为“断骨热”。

初次感染登革热通常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再次感染时如果与上次感染不同的病毒,则容易引发出血性登革热甚至登革休克症候群。出血性登革热和登革休克症候群通常发生在感染后期,主要是因为血管内壁受到侵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流失到血管外部,引起水肿、红细胞浓缩和血小板破坏减少,从而出现出血现象。

如果患者出现躁动不安或嗜睡、体温降低、脸色苍白、四肢末端湿冷发紫、尿量减少、呼吸浅快、脉搏快而微弱、脉搏压变窄(小于20mmHg),就应该尽快进行大量输液,维持血容量,纠正酸中毒,保持酸碱和水分平衡。如果血小板过低导致大量出血,可输血小板和血浆,并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退热止痛药。出血性登革热的血浆渗出通常发生在退烧时或退烧后的24-48小时内,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医生和家属需要仔细观察病情的变化,以免延误治疗时机。登革热的主要特征是突发高热,儿童在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除了高热外,还伴有头痛、眼窝后痛、全身肌肉疼痛、骨骼和关节疼痛等症状。有些孩子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及面部潮红、结膜充血和浅表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的发热特点是突发高热,发热持续5~7天后突然退热,退热后1~2天体温可能再次升高,这种发热被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除了突出的发热症状外,在病程中孩子可能出现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的皮疹。有些孩子可能出现牙龈出血、鼻出血、咯血、尿血、消化道出血等表现。还有些孩子可能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重度登革热甚至可能出现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专家表示,治疗登革热首先应该设法降低体温。对于高热和中毒症状严重的患儿,可以短期内使用小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于高热大量出汗或腹泻导致脱水的患儿,应及时补充液体。出血倾向的患者则需要给予止血药物如安络血和止血敏。对于高热的患儿,应首先使用物理降温方法,包括温水擦浴、酒精擦浴、冰袋冷敷和冷盐水灌肠等。值得注意的是,退热药物对于某些患儿可能造成溶血,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