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一) 发病原因
目前尚未明确病因。胃息肉是指源于胃黏膜上皮细胞的突出病变,形成凸起的病变。
(二) 警惕胃息肉癌变
胃息肉并非胃癌,但存在恶变的可能性,是胃癌的前期状态。因此,患有胃息肉的患者应提高警惕,进行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处理。
息肉是指黏膜表面突起到腔内的任何可见的异常生长组织,其在形态、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上都可能存在差异。在无症状的人群中,胃息肉的发生率低于1%。胃息肉可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如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异位性息肉等)和肿瘤性息肉(包括扁平腺瘤即管状腺瘤和乳头状腺瘤即绒毛状腺瘤)两大类。前者的恶变风险相对较低,而后者则有很高的恶变倾向。炎性息肉无恶变倾向;错构瘤性和异位性息肉很少发生癌变。增生性(再生性)息肉由增生的胃小凹上皮和固有腺体组成,细胞分化良好,有时伴有间质增生和排列紊乱的平滑肌束。这种类型的息肉通常会出现多个,但很少发生肠化,其癌变率仅约为1%。然而,增生性息肉在生长后可能发生局部异型增生(腺瘤性变),导致恶变。在患有息肉的胃中同时存在癌症的概率可达7.4%~13%,因此在发现胃息肉时应仔细检查整个胃。
腺瘤性息肉属于真性肿瘤,占胃息肉的10%~25%。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性患者比女性更为常见(2:1),主要发生在胃窦部。大多数为广基无蒂的扁平腺瘤,或者蒂粗而短,较少为有蒂或呈乳头状(绒毛状)。根据WHO的分类,组织学上可分为管状、乳头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混合型,常伴有明显的肠化和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其癌变率非常高,达到约40%。其中,绒毛状腺瘤的癌变率最高。通常,当息肉直径超过2厘米时,应引起警惕。日本学者Nagayo将腺瘤性息肉列为交界性病变,认为仅凭临床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有时难以确定其良恶性,需要进行长期随访才能做出结论。同样,还应当注意到其常伴随的胃癌的发生率较高。因此,在发现腺瘤性息肉病灶时,应仔细检查其他部位是否存在胃癌并存的现象。对于大多数有蒂的息肉而言,内镜下摘除是最简单和最佳的处理方法。对于不能进行内镜摘除的腺瘤,应该采取开腹手术进行切除,并从邻近处多取黏膜活检,以观察是否存在异型增生或明显的癌变。
家族性大肠息肉病和加德纳综合征(Gardner Syndrome)的患者在胃内也可能有多发性胃底腺息肉、胃腺瘤和十二指肠腺瘤,其癌变风险与散发的胃腺瘤相似。
(三) 胃息肉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
1. 术后禁食,肠蠕动恢复后可排气,拔除胃管后当天可适量饮水,每次4~5汤匙,2小时一次。
2. 若无不适反应,次日可逐渐给予清流质饮食,每次50ml~80ml。
3. 第3日可逐渐过渡到全量流质饮食,每次100~150ml,每日6~7餐。饮食原则为:食物不刺激,呈液体状态,少食多餐,每2~3小时进食一次,选择不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鸡蛋汤、米汤、菜汤、藕粉等。餐后宜平卧20~30分钟。
4. 若术后康复良好,两周后可逐渐过渡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