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冬梅
3558
所有文章
63
查看次数
1
昨日次数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
发布时间:2024-07-03
浏览:10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本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然而通过深入广泛的病因学调查,我们发现该病是一种多病因疾病。其危险因素包括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年龄、性别、以及遗传等因素。
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存在多种学说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包括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学说、平滑肌细胞克隆学说等。近年来,多数学者更倾向于支持“内皮损伤反应学说”。该理论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各大主要危险因素最终导致了动脉内膜的损伤,而粥样硬化病变则是动脉对内膜损伤做出的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的结果。在1999年,Ross在他的损伤反应学说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其发展一直伴随着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学说的提出,实际上为我们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概括和启示。病理生理上,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主要涉及体循环系统的大型肌弹性动脉(如主动脉)和中型肌弹性动脉(以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罹患最多,肢体各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次之,下肢多于上肢),而肺循环动脉受累较少。在动脉粥样硬化时,动脉内膜逐渐出现脂质点和条纹、粥样和纤维粥样斑块、复合病变这三类变化。美国心脏病学学会根据其病变发展过程将其细分为六型:I型脂质点、Ⅱ型脂质条纹、Ⅲ型斑块前期、Ⅳ型粥样斑块、V型纤维粥样斑块、Ⅵ型复合病变。
从临床角度来看,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稳定型,即纤维帽较厚而脂质池较小的斑块;另一是不稳定型(又称为易损型)斑块,其纤维帽较薄,脂质池较大,易于破裂。而正是这种斑块的破裂导致了心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