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潘永源
3587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知识库 肥厚型心肌疾病病理改变
肥厚型心肌疾病病理改变
发布时间:2024-08-08
浏览:6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健康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关注健康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病理方面的改变包括心肌肥厚和心脏重量的增加。心肌肥厚通常表现为室间隔和游离壁的肥厚,尤其是对称性肥厚,即心室壁不同部位的肥厚程度不同。这种肥厚常见于左心室,较少见于右心室。室间隔的肥厚可能导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被称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心肌高度肥厚时,左心室腔会减小。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变异型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心尖区的心肌肥厚明显。此外,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畸形,细胞分支多等病理表现。

希望以上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疑问,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
肥厚型心肌疾病病理生理
1. 左室流出道梗阻时,在心室收缩期,由于心肌的肥厚导致心室流出道狭窄。在非梗阻型中,这种影响尚不太显著,但在梗阻型中则更为突出。当心室收缩时,肥厚的室间隔肌会凸入心室腔,在左心室中,这使得二尖瓣前叶与室间隔靠近并向前移位,导致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和二尖瓣关闭不全。这种作用在心室收缩的中后期尤为显著。在左心室喷血的早期,流出道梗阻较轻,大约有30%的心搏量在此时喷出,而在梗阻明显时,其余的70%才喷出。因此,颈动脉波形显示出迅速上升的升支,然后下降并再次上升,最后缓慢下降。流出道梗阻在收缩期造成左心室腔与流出道之间的压力差,而流出道与主动脉之间则没有压力差。有些患者在静息时流出道梗阻不太明显,但在运动后会变得更加显著。
朱航
发布时间:2024-07-31
 
肥厚型心肌病病理生理
1. 左室流出道梗阻是一种在心脏收缩期发生的情况,此时,肥厚的心肌导致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在非梗阻型的情况下,这种影响可能并不明显,但在梗阻型中则更加显著。在心室收缩时,肥厚的室间隔肌会突入心室腔,在左心室中,这会使流出道的二尖瓣前叶与室间隔靠近并向前移位,导致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和二尖瓣关闭不全。这种作用在收缩的中后期表现得更为明显。左心室喷血的早期,流出道梗阻较轻,大约有30%的心搏量在此时喷出,而在梗阻显著时,其余70%才被喷出。因此,颈动脉波呈迅速上升的升支,下降后再度上升成一切迹,然后缓慢下降。流出道梗阻在收缩期引起左心室腔与流出道之间的压力差,而流出道与主动脉之间则没有压力差。有些患者在静息时,流出道梗阻可能不太明显,但在运动后会变得更为显著。
田亚丽
发布时间:2024-07-28
 
肥厚型心肌病的病因病理
心肌肥厚是一种主要以心脏肌肉增厚为特征的病变。这导致心脏重量的增加。心肌肥厚可以出现在心脏室间隔和游离壁上,其中室间隔的肥厚较为显著,通常呈不对称的形式,即心室壁在不同部位的肥厚程度不一,尤其是左心室最为常见,右心室较为罕见。室间隔的高度肥厚可能向左心室腔内突出,在收缩时引起左心室流出道的梗阻,被称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以前被称为“特发性肥厚性主动脉瓣下狭窄”;而室间隔肥厚程度较轻,未在收缩期引起左室流出道明显梗阻则称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前乳头肌也可能肥厚,导致正常瓣膜功能受影响。在心肌高度肥厚的情况下,左心室腔变小。不成比例的心肌肥厚通常使得室间隔的厚度与左心室后壁的厚度之比大于等于1.3,极少数情况下可能达到3。有一种变异型的肥厚型心肌病,其特点是心尖区的心肌肥厚较为显著。在这种类型中,心包下冠状动脉正常,但心室壁内冠状动脉数目增多,管腔狭窄。在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核畸形,细胞分支增多,线粒体增多,心肌细胞极度肥大,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多,此外,间质纤维也增生。电镜下显示肌原纤维的排列同样紊乱。在2/3的患者中,二尖瓣叶增大增长,与二尖瓣前叶相对处的左室内膜壁上
孙冉
发布时间:2024-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