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刘薇
3589
所有文章
1
查看次数
1
昨日次数
知识库 糖尿病心理误区5种
糖尿病心理误区5种
发布时间:2024-03-22
浏览:4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误区1:怀疑诊断的正确性

有些症状轻微的病友可能怀疑诊断的正确性,觉得没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不接受自己患病的现实。

这种情况在儿童糖尿病患者的父母表现得尤为突出。1型糖尿病的诊断,给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下了严重损害的结论,这使他们的父母感到震惊。他们会为子女失去健康而极度悲伤,并表现出正常的应激反应,例如怀疑、拒绝接受现实、恐惧、忧虑和极度自责或负罪感,以至于可能四处奔走,带领子女多处就医希望证实是误诊。家长的这种情绪可能会感染患儿,使他们产生恐惧和不安感。

对此,要求患者和家属对疾病及诊断认同或认可。既然已经患病,就要面对现实,在思想上予以认同,抱以“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采取积极的措施和对策,以患者的姿态来看待自己,不能像健康时一样无所顾忌,而要在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在患病后,应及时找正规医院医生给予可靠的治疗,并以主动积极的态度与医生配合,按照要求科学治疗。

误区2:丧失信心不积极治疗

有些患者认为糖尿病无法根治,或因为畏惧治疗,因而采取我行我素、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对治疗丧失信心,不积极配合治疗。

临床实践证明,良好地运用现有的治疗方法,坚持综合治疗并将各项指标控制达标,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同样长寿。

误区3:血糖一降就停药

有些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血糖、血压、血脂下降至正常水平,就自认为病已治愈,万事大吉了,血糖一降下来就自行停药,放松对饮食的控制,直到血糖急骤上升,病情加重时才发觉。

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所有的病友都应该至少每1~2月就到医院复查血糖、HbA1c等指标,根据检查情况坚持服药治疗。糖尿病治疗贵在坚持,要使血糖长时期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切不可血糖一降就停药,血糖一升就再服药,这样反反复复危害甚大。

误区4:忽视非药物治疗

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多进食可通过增加药物剂量来控制。

有的患者一般能坚持遵医嘱服药,但忽视了非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降糖的效果也不理想。糖尿病的发生是在一定的遗传和环境背景下,由不良的生活习惯、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所致。因此,合理饮食、控制体重、消除肥胖、劳逸结合、调试心理、锻炼身体、戒烟限酒等非药物疗法,有着极为重要的防治作用。有些轻微的糖尿病患者甚至单用非药物疗法进行治疗,也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误区5:听信游医自行服药

有些患者在患病后不是去找医生,而是自行服药治疗。这就根本谈不上合理用药,更可能误服某些有禁忌的药物,以致影响了糖尿病治疗效果,甚至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还有些患者认为注射胰岛素会成瘾,撤不下来了,这同样是没有科学道理的。能否停用胰岛素,只能取决于病情、胰岛细胞的功能以及患者对口服降糖药物的治疗反应。

有些患者盲目地跟着广告,听信传言乱求医,造成血糖不能控制,时间一长引起诸多并发症的发生,后悔莫及。

病友应在正规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按治疗方案循序渐进地进行治疗。有条件的最好选择糖尿病专科医院,因为他们更有条件、有经验对疾病做出合理的处理。切勿把希望寄托在“祖传秘方”、“包治”的灵丹妙药上,不要轻信那些道听途说和脱离实际的传言,否则不但延误病情,还可能导致人财两空。

种种心理误区,必须纠正糖尿病患者只有坚持科学的综合治疗,才能走出误区,步入柳暗花明的又一村的境界。

糖尿病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是:

糖尿病知识是前提;

饮食运动是基础;

血糖监测是法宝;

口服降糖药是保证;

胰岛素治疗是关键。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
糖尿病患者心理误区
由于心理因素在糖尿病治疗上扮演着或积极或消极的重要角色,病人和医生都理应予以高度重视。专家们介绍说,糖尿病患者往往容易陷入以下心理误区:误区之一:不以为然。糖尿病早期患者一般都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没有症状,有的还可能反常地“红光满面”,给别人一种“体格健壮”的假象。还有的患者误认为血糖高些对身体健康并无大碍,故对疾病采取“不以为然”的态度。还有的患者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误,拒绝改变饮食习惯和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服药治疗。误区之二:恐惧焦虑。由于糖尿病是一种难以彻底治愈的终身型疾患,而且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出现种种并发症,加上因缺乏相关知识或认识的片面化,一些病人产生焦虑、恐惧的心理也在所难免。他们恐惧被截肢而成残疾人,恐惧疾患带来的难以想象的麻烦,更恐惧折寿和死亡。而其实,糖尿病并非不治之症,其死亡率远比许多疾病都低得多。绝大多数病人的病情都可望得到有效控制,病人中的长寿者也比比皆是。误区之三:悲观沮丧。糖尿病患者中多的是已进入老年的退休者。他们原本梦想着在辛苦一辈子后好好享受生活,快乐地度过晚年。可现在却不仅这不能吃那不能吃,而且几乎天天得服药打针上医院,同时还深深担忧病情是否会加重。实际上绝
张宇
发布时间: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