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小儿脑瘫是一种给孩子带来严重伤害的疾病,这种疾病会导致孩子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而且他们的智力发育受到很大的阻碍,如果不能及时治疗的话,情况还会越来越严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儿脑瘫的症状有哪些。
1、脑瘫发生在婴儿时期时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未成熟性,此时跟正常的同龄孩子相比,其运动功能发育明显的延迟或者停止,如5个月的婴儿尚不能抬头,7个月的婴儿不会翻身、不能独自爬行,9个月的小儿不会坐等,脑瘫儿的运动功能明显落后于正常儿。
2、新生儿患病后通常不会出现婴儿在此阶段应该表现出来的原始反射,例如不能吸吮、不能拥抱等,而有些患儿在婴幼儿时期原始反射仍残存,应该消失的原始反射不消失。婴幼儿时期应该相继出现中脑水平的立直反射与皮层水平的平衡反射不出现。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射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射,有利于控制姿势,保持身体平衡稳定,而脑瘫儿常常不能很好地平衡身体,维持姿势。
3、运动发育落后,脑瘫患儿与正常同龄孩子相比,所有发育都比正常人缓慢。运动发育落后,如抬头、独坐、爬、站立、行走等粗大运动都比正常儿童做的迟缓;抓握东西.手指的精细动作也比正常儿童做的动作难看。
4、肌张力不正常,大部分痉挛型脑瘫儿,在新生儿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肌张力低下。随着患儿的年龄越来越大,肌张力也随着增高,症状是下肢伸直、内收,有时患儿会呈剪刀状。上肢屈肌张力变高,两手会变得呈握拳状。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在婴儿期就会发生肌张力低下,以后的症状是肌张力增高。
5、主动运动减少,新生儿期的症状主要是动作减少,吸吮能力和觅食反应都比较差。3个月时下肢踢蹬动作明显减少或者患儿发生双腿同时踢蹬。偏瘫型脑瘫常表现为一侧活动减少。
6、拥抱反射,正常小儿生后即出现,6个月时消失,如生后3个月内不出现或生后6个月后仍不消失均属异常,痉挛型小儿脑瘫患儿此反射活跃,但若肌张力极度增高时,此反射也可能引不出。
7、交叉伸展反射小儿仰卧位,按住一侧膝部使下肢伸直,并刺激此侧足底,出现另侧下肢先屈曲后伸展的动作。此反射生后即出现,正常情况下1个月后消失。若2个月后仍存在,支持小儿脑瘫诊断。
8、不对称颈紧张反射正常情况下生后1个月以内明显,4~5个月时消失。小儿脑瘫小儿持续时间明显延长,此反射的存在阻碍了患儿翻身动作的发育。例如当患儿向右翻身时,头转向右侧,但随之右臂外展伸直,以致不能向右翻身。
9、握持反射正常情况下2~3个月逐渐消失,痉挛型小儿脑瘫时持续时间延长,手经常呈握拳状。
正常小儿1个月扶成直立位时,小儿能竖头,4个月直立位时将小儿躯干向左右倾斜时头能保持正中位。脑性瘫痪小儿不出现此反射。正常4~5个月小儿扶成坐位时,如突然向一侧倾斜其躯体时,能伸出上肢,做支持躯体的姿势,而小儿脑瘫小儿不出现此动作。8~9个月的正常小儿能引出”降落伞反射“,脑性瘫痪小儿不能引出。
小儿脑瘫发生之后的症状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生活当中小儿脑瘫是非常可怕的,因此朋友们需要多了解小儿脑瘫的知识,以便疾病的到来,得到及时的应对,而且预防工作是相当重要的,要在孕前开始进行,一定要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