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干细胞受损,其克隆的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发育停滞于原幼阶段,这类细胞称为白血病细胞。根据其成熟程度及自然病程,白血病又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chronicleukemia,CL)是一组克隆性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与急性白血病相比,病程进展较慢,细胞有一定的分化成熟能力,骨髓和外周血中以异常的较成熟细胞为主,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因迄今未完全明了,目前比较肯定苯及其衍生物、电离辐射可导致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生。
电离辐射及苯导致CML,与干细胞的染色体损伤关系密切;但其机理尚无定论,一般认为与细胞遗传学异常有关,因为95%以上的CML患者有特异性细胞遗传学异常,即Ph染色体。Ph染色体是后天获得性第9与22号染色体长臂末端相互易位而成,与某些致癌物质作用有关,其分子生物学基础是bcr/abl基因重排。在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巨核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单核细胞、幼红细胞、淋巴细胞及其定向祖细胞中均有Ph染色体,而在体细胞中未见,说明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临床缓解后,Ph染色体数目可减少,疾病复发或处于加速期又增多,故Ph阳性细胞的持续存在是本病复发和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
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遗传因素有证据表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与种族和遗传有关。本病白种人与黑种人的发病率高,黄种人则低,且不因人种的迁居而变化。
(2)染色体改变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染色体异常包括数量和结构的改变。最常见的数目异常为增加一个12号染色体(+12),常见的结构异常为14号染色体长臂增加,12号和11号染色体长臂相互易位,6号染色体短臂或长臂缺失,11号染色体长臂缺失,17号长臂染色体改变等。
(3)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异常Bcl-2基因位于染色体18q21,大多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者该基因重排且表达增加。P53基因是一种重要抑癌基因,位于17q13.1部位,其突变或缺陷可导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发生。
在过去30年中,白血病存活率提高了一倍,但其绝对数值依然相当低。慢性白血病最突出的体征是脾肿大,胸骨压痛较常见。随病程进展出现贫血并逐渐加重。因此,专家提醒,凡出现以上征象者,需尽早到医院检查,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