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商建伟
3564
所有文章
1
查看次数
1
昨日次数
知识库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发布时间:2024-03-24
浏览:9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口腔念珠菌病是真菌-念珠菌属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发生菌群失调或免疫力降低,而使内脏、皮肤、黏膜被真菌感染者日益增多,口腔黏膜念珠菌病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据报道,此种菌属于隐球菌科的念珠菌、高里念珠菌、假热带念珠菌,其中白色念珠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

1、急性假膜型(雪口病):新生儿鹅口疮多在生后2~8日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如帽针头大小,不久即相互融合为白色或蓝白色丝绒状斑片,并可继续扩大蔓延,严重者波及扁桃体、咽部、牙龈。早期黏膜充血较明显,故呈鲜红色与雪白的对比。而陈旧的病损黏膜充血减退,白色斑片带淡黄色。斑片附着不十分紧密,稍用力可擦掉,暴露红的黏膜糜烂面及轻度出血。患儿烦躁不安、啼哭、哺乳困难,有时有轻度发热,全身反应一般较轻;但少数病例,可能蔓延到食管和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管炎或肺念珠菌病。少数病人还可并发幼儿泛发性皮肤念珠菌病、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

2、急性红斑型:成人急性念珠菌性口炎可有假膜,并伴有口角炎,但有时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糜烂及舌背乳头呈团块萎缩,周围舌苔增厚。患者常首先有味觉异常或味觉丧失,口腔干燥,黏膜灼痛。

3、慢性肥厚型:本型的颊黏膜病损,常对称地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呈结节状或颗粒状增生,或为固着紧密的白色角质斑块,类似一般黏膜白斑。腭部病损可由托牙性口炎发展而来,黏膜呈乳头状增生;舌背病损,可表现为丝状乳头增殖,色灰黑,称为毛舌,因此毛舌也属于本型。

4、慢性萎缩型:本型又称托牙性口炎,损害部位常在上颌义齿腭侧面接触之腭、龈黏膜,多见于女性患者。黏膜呈亮红色水肿,或黄白色的条索状或斑点状假膜。有绝大多数患者的斑块或假膜中,可查见白色念珠菌。有念珠菌唇炎或口角炎的患者中80%有托牙性口炎。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口腔的念珠菌病指念珠菌性口炎等,其他的还有念珠菌唇炎、慢性皮肤的念珠菌病,这里主要说念珠菌口炎的临床表现。念珠菌口炎又分为4个类型:1、比较常见的急性假膜型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但新生婴儿比较多见,又称为新生儿鹅口疮。主要发生在出生后的2-8天,好发部位是颊、舌、软腭,存在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不久后相互融合,呈丝绒状斑片并可持续扩大。斑片附着的不是十分紧密,稍微用力就可以擦掉,全身反应比较轻,少数病例可以蔓延到食管和支气管。2、急性红斑型,急性红斑型多见于成年人,是由于长期用广谱抗生素导致的,大多数患者患有消耗性疾病,比如白血病、营养不良、肿瘤化疗以后。3、慢性肥厚型,可见于颊黏膜、舌背、额部,颊黏膜病损经常对称的位于口角内侧三角区,然后附着紧密的白色角质斑块,多见于成年人,见于免疫不全综合征、内分泌功能低下的患者。4、比较常见的是慢性红斑型,也叫义齿性口炎,常见于长期带活动假牙的患者,女性患者多见,黏膜呈亮红色的水肿,有黄白色的条索状或者斑点状的假膜。义齿上附着的真菌是它的主要致病原因,可以用2%氯己定或者制霉菌素清洗。
范书英
发布时间:2024-03-24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属于真菌感染,念珠菌感染是口腔当中常见的真菌感染,一般情况下临床表现症状主要表现在口干发黏口腔黏膜烧灼感疼痛,味觉减退等,主要体征为舌背乳头萎缩,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的白色凝乳状斑膜,口腔黏膜发红,口角湿白朝红,白色不规则增厚斑块及结节状增生等,糜烂较少见,仅见于口角及少数唇红部在红斑的基础上发生皲裂及糜烂。念珠菌性口炎中急性假膜型,雪口病,新生儿鹅口疮多在生后2~8日内发生,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黏膜充血,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点。口腔白色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又称为鹅口疮。
何峰
发布时间: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