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糖尿病患者都知道,他们毕生都要在血糖控制这块奋斗了,医生们跟他们说的最多也是,控制好血糖。有患者甚至以为,糖尿病治疗就是降降血糖,只要血糖不高起来,就万事大吉。孰不知,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是非常危险的,甚至远远比血糖稍高要危险得多。
血糖不是越低越好
专家介绍,相对于正常人血糖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才能保持身体正常运转,糖尿病患者就是血糖过高,所以要降低血糖,但并不表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越低越好。尤其是夜间低血糖是非常危险的,甚至远远比血糖稍高要危险得多。
很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只要出现饥饿症状,就说明发生了低血糖。其实,有饥饿感并不一定发生了低血糖,也可能是高血糖。低血糖的标准是:血糖<2.8mmol/L,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就应视为有低血糖。一般人血糖降到这个水平时,会出冷汗、脸色苍白、心跳加快、有饥饿感等症状。夜间低血糖由于夜间患者处在人睡状态,上述早期低血糖的症状不易察觉,易发生严重低血糖。如不及时发现,持久严重的低血糖得不到及时纠正,可能会导致昏迷,诱发急性心、脑疾病,甚至危及生命。这也是糖尿病患者猝死的一个重要诱因。
低血糖反应有真有假要区别
不少糖尿病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血糖越是控制不好,饥饿感越是明显,一旦病情稳定了,饥饿感也就消失了。因此,当出现饥饿感时,一定要及时监测血糖,判定一下自己的血糖是高还是低,以避免盲目施治。
还有一种情况是“低血糖反应”,并不是真正的低血糖。这种情况多发生于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血糖在短时间内下降过快或下降幅度过大引起的,令患者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饥饿等低血糖症状。严重低血糖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导致意识恍惚、言行怪异、昏昏欲睡、抽搐惊厥甚至昏迷死亡。不仅如此,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脑血血。
出现低血糖的原因
不少糖尿病病友都曾有过这种体验,如果一时兴起,运动量比平时多了一些,就出现了肚子饿,心慌,出冷汗,马上喝杯糖水,吃两片面包,症状就缓解了,这就是低血糖症。而出现低血糖的原因有如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