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半年前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深呼吸胸痛等症状,近日症状加重于是就诊我院。入院后给患者完善血常规、支气管镜、MRI等检查后,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针对患者病情,予以退烧、抗感染、外科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相关规范化治疗后,患者不适症状消失。
【基本信息】男,68岁
【疾病类型】非小细胞肺癌
【就诊医院】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4月
【治疗方案】予以布洛芬缓释胶囊、手术切除病灶、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甲磺酸阿美替尼片、高能射线放疗等处理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62天,12个月随访
【治疗效果】咳嗽、咳痰、声音嘶哑等症状消失,各项指标均好转,疾病治愈,效果显著
一、初次面诊
68岁的郑某(化名)在家属陪同来到我院就诊。自述在半年来持续性咳嗽,久不见好转。胸闷气短,深呼吸时有明显胸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了解患者基本情况,知晓患者高血压既往病史,有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苯磺酸氨氯地平、阿司匹林肠溶片等用药史,有30年吸烟史。
测量体温38.6℃。查体见持续性咳嗽,痰中带血,声音明显改变,精神状态萎靡,初步判断呼吸系统疾病。为避免患者咳嗽、胸痛、胸闷等症状加剧,建议住院接受进一步诊疗。经过患者本人和家属同意,患者最后住院并接受诊疗。
二、治疗经过
入院之后,立即对患者进行详细诊疗。其中MRI可见肺部发现肿块,未累及锁骨下血管和臂丛神经;痰细胞学报告痰液细胞中发现肺癌细胞;支气管镜未发现气管支气管病变;纵隔镜检查发现纵隔膜、局部淋巴组织受累;基因检测EGFRT790M突变阳性;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增高,提示细菌感染。病理检查报告非小细胞肺癌。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最后该患者明确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
治疗方案上予以布洛芬缓释胶囊退烧,手术切除病灶和受累组织,去除病因,提高患者生存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抗肺部细菌性感染。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直接作用于癌症细胞部位,防止癌细胞转移,降低非小细胞肺癌复发率。同时予以靶向药物甲磺酸阿美替尼片,配合高能射线杀灭癌细胞,防治疾病反复。
(病理检查:非小细胞肺癌。)
三、治疗效果
患者入住我院接受详细诊疗,通过核磁共振、痰细胞学、血常规、支气管镜、纵隔镜、病理等检查明确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随后对患者退烧、抗感染、手术切除病灶、射线放疗、药物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处理。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治愈,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闷气短等症状消失,治疗方案见效,复查结果良好。62天后,患者非小细胞肺癌治愈,身体日渐康复,最后出院休养。出院后,患者坚持服用药物治疗,定期复查,未见非小细胞肺癌再次反复。
四、注意事项
1.患者应该遵医嘱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平日注意病情监测。如果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情况,需警惕非小细胞肺癌反复,请及时就诊治疗。
2.患者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平时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以及其他微量元素的水果、蔬菜。戒烟戒酒,避免再次诱发肺部疾病。
3.患者出院后应多卧床休息,保持生活环境干净、通风。待患者病情完全康复,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患者应正确认识疾病,消除紧张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个人感悟
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常见于吸烟或被动吸烟的人群,大多数患者年龄都在65岁以上。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表现:咳嗽不止,胸痛胸闷,声音嘶哑,喘鸣,体重下降,食欲减退,气短,久治不愈的支气管炎或肺炎。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甲磺酸阿美替尼片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激酶抑制剂。适用于既往经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时或者治疗后存在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者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治疗。该药是我国自主研发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是中国首个第三代肺癌EGFR基因突变阳性靶向药物。
住院后,患者积极配合医护进行外科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62天后康复出院。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希望非小细胞肺癌能引起广大患者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