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作为一种常见疾病,脑积水的患者年龄上至未出生的胎儿,下至老人。它的产生给患者和家属在心理和生理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作为一种脑部疾病脑积水通常应用哪些方法恢复健康呢。下文将为您介绍一些脑积水的治疗方法。
迄今为止,手术仍是脑积水的主要治疗方法。治疗脑积水的术式较多,其适应证各不相同。急性脑积水的手术疗法主要是脑室体外引流术,慢性脑积水的手术疗法主要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套管式”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和脑室镜手术三种。现将脑积水的各种术式的临床应用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1、急性脑积水的手术疗法
任何原因所致急性脑积水都会因急性颅内压增高而导致急性枕大孔疝,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必须给予紧急处理。临床上常用的急性脑积水的手术疗法是脑室体外引流术。20世纪60年代前,脑室体外引流术主要采用Dandy’s首创的颅骨钻,必须在手术室完成钻颅和脑室置管,手术需30~60min,患者常因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而死亡。为改变这种状况,原山东医学院神经外科张庆林、张成于1963年提出原始构想和设计要求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厂合作,1964年研制成功完全不同于Dandy’s颅骨钻的新型钻颅器械——“快速细孔钻颅器”
2、慢性脑积水的手术疗法
慢性脑积水的手术疗法主要有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套管式”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和脑室镜手术。其中脑室镜手术是近年来新开展的微创术式。
⑴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简称V-P术,其操作简单,分流效果好,是治疗慢性脑积水最常用的术式。据报道,采用V-P术治疗慢性脑积水,70%以上仍有良好的分流效果。但该术式也存在置管盲目及分流管梗阻率、感染率(分别为28%、20%)较高等缺点
⑵“套管式”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我们自1996年开展腹腔镜下“套管式”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用于治疗慢性脑积水,该术式微创、操作简便,治疗效果较好。与V-P手术相比[3],“套管式”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分流管的末端粘连及阻塞发生率明显降低;手术在电视屏幕下操作,可避免损伤肝脏并易于分流管末端固定;可在直视下检查脑脊液是否由分流管末端流出,按加压阀后是否通畅,调整分流管也比较方便;至今未见发生切口感染、切口漏、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者。
3、脑室镜手术
⑴脑室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VT)EVT适用于第三脑室足够宽(大于7mm)的梗阻性脑积水。禁忌证为中间池过大、三脑室过小、脑底池闭塞、有放疗病史的患者及交通性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的治疗有许多方法,如经皮穿刺、立体定向法、内窥镜技术等。经皮穿刺和立体定向法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患者手术死亡率较高,目前临床已经不用。EVT是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法
⑵脉络丛凝固术凝固脉络丛可减少脑脊液分泌,使部分交通性脑积水得到控制。脑室镜下脉络丛凝固术简单易行,是进展缓慢的交通性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法
⑶透明隔造瘘术室间孔粘连闭塞可引起两侧脑室不通,如临床症状明显,可在脑室镜下行透明隔造瘘术。对室间孔周围手术难以切除的病变,也可在脑室镜下活检,同时行透明隔造瘘术,再做V-P术。对于各脑室互不相通的分隔脑积水,单纯行V-P术只能解除部分脑室积水,而在脑室镜下将分隔打通造瘘后,各脑室相通,可使V-P手术疗效更好。
⑷其他实施V-P术时可在脑室镜引导下准确将分流管放在脑室额角,避免脉络丛的包裹;对分流管脑室端梗阻者,可在脑室镜下分离脑室端局部粘连,根据需要调整或更换脑室端分流管。2002年,我们采用脑室镜及腹腔镜联合的方法行V-P术综上所述,治疗脑积水的手术疗法较多,需根据患者病情情况作出选择。对于急性脑积水的治疗多采用快速细孔钻颅脑室体外引流术,快速降低颅内压,效果较好。对于慢性脑积水,V-P手术最常用,但其分流管梗阻率、感染率较高;“套管式”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的分流管末端粘连及阻塞发生率小;脑室镜手术安全、微创且并发症少,是慢性脑积水的最佳手术选择。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中医治疗等方法治疗脑积水。此外,大家还可以多了解一下关于脑积水的预防方法,产生原因等方面的问题。相信会更好的帮助您预防,发现,治疗脑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