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樊茂蓉
3670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知识库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发布时间:2024-03-24
浏览:6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病情复杂,大多数是由于鼻腔、鼻窦、鼻咽部等疾病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咽鼓管阻塞,中耳腔逐渐形成负压,黏膜中静脉扩张通透性增加,漏出的血清聚集于中耳,形成积液。分泌性中耳炎是我们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分泌性中耳炎的形成机理是中耳腔的负压、咽鼓管的阻塞,所以临床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鼻部手术及腺样体切除术(适合患有肥厚性鼻炎和腺样体肥大患者)进行鼻部及腺样体切除术对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治疗时,可以针对病因使用抗病毒药物或抗菌素,以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效果最佳,伴随有明显全身症状的,比如反复的发热、腹痛、腹泻等,最好是能够通过静脉途径用药,适当的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利于控制感染和减轻水肿。鼻炎的患者有可能出现嗓子疼的情况,因为鼻炎的患者鼻腔深部经常有许多鼻涕存留,患者鼻咽部可能经常受累出现鼻咽炎,这样的情况下患者就会出现嗓子疼、异物感、黄浓痰,甚至口腔里面有臭味形成。引起鼻炎的症状的一般会就是有流鼻涕和头痛这些症状,这种情况的需要药物配合治疗的,可以到医院选择一些就是清淡温热易消化的饮食。

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有:耳痛,急性中耳炎,多数患者鼓膜穿孔前疼痛剧烈,呈搏动性跳痛或刺痛,可向同侧头部或牙齿放射,穿孔流脓后耳痛减轻,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时也可出现耳痛。中耳的解剖结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若是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鼻炎、急性鼻窦炎等可以漫延至耳咽管,引起耳咽管粘膜充血肿胀,纤毛运动障碍,会诱发中耳炎。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有鼻炎或鼻窦炎,可以抗生素、粘液促排剂、鼻喷激素等治疗,如果有过敏性鼻炎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有腺样体肥大或息肉等可行手术切除,如果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可以考虑鼓膜切开及置管手术,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6个月至一年,在咽鼓管功能恢复正常后取出通气管。在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控制感染,使用鼻喷激素减轻鼻腔炎症,改善咽鼓管通气。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包括以下方面:诱因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很少单独的出现,大多数继发于鼻炎、鼻窦炎、咽喉炎、肺炎、支气管炎等相关疾病。
种轶文
发布时间:2024-03-24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有鼻炎或鼻窦炎,可以抗生素、粘液促排剂、鼻喷激素等治疗,如果有过敏性鼻炎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有腺样体肥大或息肉等可行手术切除,如果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可以考虑鼓膜切开及置管手术,通气管留置时间一般为6个月至一年,在咽鼓管功能恢复正常后取出通气管。一般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部分患者都可以治愈,但仍有些患者疗效不佳,这样的患者就需要进行鼓膜穿刺,也就是从耳朵拿针扎一个眼然后把鼓室内的液体抽出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比较轻的可以用药物保守治疗,包括鼻喷激素,还有抗组胺,另外是稀化黏液的药物。
刘爱华
发布时间:2024-03-24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一般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多数是肺炎链球菌,它会引起患者听力下降,耳鸣,耳部疼痛,耳内闭塞感,在检查时可发现鼓膜充血水肿明显局部可见毛发线在治疗上患者首先需要对症抗炎,治疗口服消炎药,比如说头孢克肟阿莫西林,青霉素V钾片,如果知道三天后症状没有好转,则可以输液治疗,可以输入头孢曲松钠,头孢唑林钠,头孢噻肟钠,还可以进行鼓膜穿刺,或者是鼓膜切开置管术对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包括成人的单侧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一般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部分患者都可以治愈,但仍有些患者疗效不佳,这样的患者就需要进行鼓膜穿刺,也就是从耳朵拿针扎一个眼然后把鼓室内的液体抽出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并不单所以不能说哪一种方法就是最佳,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治疗方法才是最佳。
孙正
发布时间:2024-03-24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一般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多数是肺炎链球菌,它会引起患者听力下降,耳鸣,耳部疼痛,耳内闭塞感,在检查时可发现鼓膜充血水肿明显局部可见毛发线在治疗上患者首先需要对症抗炎,治疗口服消炎药,比如说头孢克肟阿莫西林,青霉素V钾片,如果知道三天后症状没有好转,则可以输液治疗,可以输入头孢曲松钠,头孢唑林钠,头孢噻肟钠,还可以进行鼓膜穿刺,或者是鼓膜切开置管术对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包括成人的单侧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一般通过积极的药物治疗部分患者都可以治愈,但仍有些患者疗效不佳,这样的患者就需要进行鼓膜穿刺,也就是从耳朵拿针扎一个眼然后把鼓室内的液体抽出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并不单所以不能说哪一种方法就是最佳,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应治疗方法才是最佳。
赵晓东
发布时间:202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