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随着大家对糖尿病知识的逐步了解,多数人已意识到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并常常把二者的测定值作为控制血糖的标准。 其实不然,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标准,而衡量糖尿病控制水平的标准是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只是反映抽血时那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而糖化血红蛋白则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且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干扰不大。
糖化血红蛋白(英文代号HbA1c)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这是一种不可逆反应,且与血糖浓度成正比,保持时间120天左右。在糖尿病治疗患者身上,它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通常可反映患者近8―12周血糖控制的平均水平,因而已成为糖尿病诊断新标准和治疗监测的“金标准”。 如果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糖化血红蛋白就不可能达标。
世界权威机构对于糖化血红蛋白有着明确的控制指标,ADA(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小7%,IDF(国际糖尿病联盟)建议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标准为≤6.5%,我国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标准定为6.5%以下。
有的糖尿病患者看自己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比较正常,就不愿意测糖化血红蛋白,殊不知,每次测的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只能代表血糖当时的情况,而不能反映一段时间里自己的总体血糖情况。因此,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还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化验结果,医生能判断患者的保健方案是否有效,吃得是否合适,运动是否得当,血糖是否控制得好,是否需要给患者调整治疗方案等。
因此,普及糖尿病知识,更新治疗理念,监测并保持糖化血红蛋白达标,更早、更合理地进行饮食治疗为首的综合治疗措施,对于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未达到目标或治疗方案调整后,应每3个月检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达到目标后也应每年至少检查2次糖化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