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一直以来,怨妇都是人们保护的对象,因为她们孕育着另一个生命的她们,如果有什么意外的话就会影响下一代,在生活中,如果孕妇患了脑积水的话都有哪些症状?有应该如何治疗么?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疾病,以便于在遇到的时候知道怎么做。
脑积水(hydrocephalus)是由于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之间失去平衡所致的脑室系统和(或)蛛网膜下腔扩大而积聚大量脑脊液。通常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通道上的阻塞,使脑脊液不能达到其吸收部位或吸收部位发生障碍,极为罕见的是由于脉络丛乳头状瘤等所引起的脑脊液分泌过多。包括阻塞性脑积水和交通性脑积水。
脑积水的症状
临床症状不一,由于发病年龄和先巳存在的器质性病变而影响病程。症状严重者多致死胎。
1)头颅形态的改变:婴儿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内头颅进行性增大,前因也随之扩大和膨隆。头颅的外形与脑脊液循环的阻塞部位紧密相关。中脑导水管阻塞时头颅的穹隆扩张而颅后窝窄小,蛛网膜下腔阻塞时整个头颅对称性扩大,第四脑室的出口阻塞常引起颅后窝的选择性扩大。头颅与躯干的生长比例失调,由于头颅过大过重而垂落在胸前,颅骨菲簿,头皮有光泽,浅静脉怒张。头颅与脸面不相称,头大面小,前额突出,下颌尖细。
2)神经功能缺失:脑积水的进一步发展,可使第三脑室后部的松果体上隐窝显著扩张。压迫中脑顶盖部或由于脑干的轴性移位,产生类似帕里诺(Parinaud)眼肌麻痹综合征,即上凝视麻痹,使要儿的眼球上视不能,出现所谓的落日征。第Ⅵ对脑神经的麻痹常使婴儿的眼球不能外展。由于脑室系统的进行性扩大,使多数病例出现明显的脑萎缩,在早期尚能保持完善的神经功能,到了晚期则可出现锥体束征、痉挛性瘫痪、去脑强直等。智力发育也明显比同龄的正常婴儿差。
3)高压性脑积水: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双眼外展麻痹、视物不清、视乳头水肿、精神行为异常。婴幼儿尚可出现头大,前囟扩大,颅缝分开,颅骨变薄、透明,头部叩诊“破罐音”,双眼“落日征”。
4)急性脑积水:脑脊液循环通路的任一部位一旦发生梗阻,最快者可在数小时内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双侧额部疼痛、恶心、呕吐等。有的可出现短暂或持久性视力障碍。由于颅缝已经闭合,且处于急性发作期,颅内的代偿能力差,较易出现意识障碍。若不及时抢救可发生脑疝而死亡,
5)慢性脑积水:脑积水发生的速度较缓慢,颅内尚有一定的代偿能力,例如通过骨缝分离、脑组织的退缩和脑室系统的扩大,使颅内能容纳更多未被吸收的脑脊液,因此。临床表现以慢性颅内压增高为其主要特征,可出现双侧颠部或全颅疼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或视神经萎缩、智力发育障碍等。随着脑室的进行性扩张,使脑室周围的皮质脊髓束的传导纤维牵拉受损,出现步态和运动功能障碍。若第三脑室过度膨胀扩张。可使垂体、下丘脑及松果体受压,因而出现内分泌异常,包括幼稚型、脑性肥胖症和青春期早熟等。
6)正常颅内压脑积水:属于慢性脑积水的一种状态。步态不稳、精神障碍和尿失禁三联征,其中步态不稳较早出现,尿失禁较晚出现,精神障碍表现为近事遗忘,思维、行动迟缓。头围在正常值以内或略超过正常值。
7)静止性脑积水:是脑积水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自动静息的一种状态。主要特点是脑脊液的分泌与吸收趋于平衡,脑室和脑实质之间的压力梯度已消失,脑室的容积保持稳定或缩小,未再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精神运动发育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改善。
脑积水的治疗
脑积水的治疗概要:
脑积水要根据并病因治疗。利尿剂为呋塞米(速尿)、醋氯酰胺等主要用于轻型病人。手术治疗包括:减少脑脊液分泌的手术、脑脊液分流术、解除阻塞病因的手术。较轻的病人可通过使用健脾利尿、补肾益智的中药,结合针灸疗法,减少抽搐,减轻临床症状。
脑积水的详细治疗:
一、病因治疗
对于阻塞性脑积水应解除梗阻原因,枕大孔先天畸形者行后颅窝及上颈椎减压,肿瘤阳塞者行肿瘤切除。
二、药物治疗
减少脑脊液分泌,增加机体水分排出。常用药物:利尿剂为呋塞米(速尿)、醋氯酰胺等。主要用于轻型病人。
三、手术治疗
(一)手术治疗的分类
1.减少脑脊液分泌的手术:
(1)脉络丛切除术:1918年由Dandy首次施行脉络丛切除术,但效果欠佳。
(2)内镜脉络丛电灼术:1922年Dandy改用内镜行脉络丛电灼术,由于手术损伤小,且能减少脑脊液形成,至今仍有人采用此法。
2.脑脊液分流术:
(1)颅外分流术:
1)分流到头颈部:①脑室帽状腱膜下分流术。只能起暂时作用,远期效果不佳。②脑室一颅内静脉窦分流术。1907年,Payr用颞浅静脉或大隐静脉将侧脑室与矢状窦连接,使脑脊液引流到矢状窦。术后病人在4个月内死亡,但尸检未发现血液逆流。③脑室一颈静脉分流术。1949年Nulson和Spitz用单流向导管为一婴儿做侧脑室一颈内静脉分流,取得良好效果。④脑室一乳突造瘘术。为1950年Nosik所提倡,但因术后并发脑膜炎和脑脊液痿而被废弃。⑤脑室-胸导管分流术。Yokogama于1959年做了3例,但均因近期内阻塞而死亡。
2)分流到胸腔:①脑室-心房分流术。1955年Rober和Pudenz进行了一系列的动物实验,确定将脑脊液分流到血液循环系统的可行性,并研制出带有活瓣的分流导管,用于脑室-心房分流术,取得良好效果,并被广泛采用。②脑室一胸膜腔分流术。1914年,Heile倡议做脑室一胸膜腔分流术,但常因导管阻塞而需做矫正术。
3)分流到腹部:①脑室-腹膜腔分流术。1898年,Ferguson首次将腰段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分流到腹部,以后又改为脑室一腹腔分流,取得较好效果且被广泛采用。②脊髓蛛网膜下腔-输尿管分流术。由Heile于1925年行首例手术,但要牺牲一个肾脏且有可能发生逆行性感染,未被采用。
(2)颅内分流术:
这类手术有①1920年Dandy的导水管内置管术。②1922年的第三脑室造瘘术。③1939年Torkildsen的侧脑室一枕大池分流术等。由于这些手术方法仅适用于脑室系统阻塞的病例。手术指征受到一定的限制。
3.解除阻塞病因的手术:这类手术有切除颅内占位病变、切除局限于第四脑室中孔处的粘连膜、切开中脑导水管的瓣膜等。
(二)常用手术技术
下面主要介绍脑室-心房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
1.脑室一心房分流术
指征
1.先天性脑积水(交通性和非交通性):症状加重,中、西医治疗无效,病儿无严重智力障碍和大脑皮质仍有一定厚度者。
2.后天性的阻塞性和交通性脑积水。
3.正常脑压脑积水。
禁忌证
1.颅内感染,不能用抗菌药物控制者。
2.脑脊液蛋白明显增高或有新鲜出血者。
3.脑室空气造影后气体尚未完全吸收者。
4.行脑室非水溶性碘油造影者。
5.有严重循环、呼吸系统的先天或后天性疾患。
术前准备
1.X线检查:病儿仰卧拍前、后位胸部片,测量从颈静脉切迹至胸5~6椎间盘的距离,作为心房管插入深度的参考。
2.术前做头颅透视或拍片,以观察脑室系统中充气造影的气体是否完全吸收,以防气体进入血循环发生空气栓塞,并做心电图检查及有机碘过敏试验。
3.分流管及阀门装置高压灭菌消毒,消毒前检查裂隙瓣膜的功能:用消毒生理盐水灌注管腔并保持在垂直位;如活瓣功能良好,液柱的顶点应在30-60秒钟内达到活瓣上6~10cm间,否则不能应用(现有消毒的成套分流管出售)。
4.器械准备:除颅骨钻孔及颈静脉剥离器外,准备小弯虹膜剪、精细的鼠齿组织镊、注射用的16号针头、小的弹力钳、2ml及10ml注射器。
麻醉及体位
气管内气体麻醉。病儿仰卧,头部向左旋转40°~60°,肩下垫软垫使颈部伸展,胸部下面放x线片匣。用甲紫溶液在头皮及颈部划出切口,消毒巾缝在皮肤上,不要用手巾钳,以免出现附加阴影,干扰X线片上对分流管的观察。
刚这边的日子里,大家对淘金说对我基本已经了解很多了,在生活中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的到正规医院去进行检查治疗,选择合适的方法,能够尽量在不影响他们的情况下治疗这个疾病,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希望每个人都有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