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李晖
3570
所有文章
3
查看次数
1
昨日次数
知识库 乙肝五项解析
乙肝五项解析
发布时间:2024-03-22
浏览:3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抗原是能够被人体免疫细胞识别、攻击和人体需要清除的物质,大多数抗原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抗体是某抗原被人体免疫细胞识别后,由免疫细胞产生的能够与该抗原结合的蛋白质。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专一性和特异性。

乙型肝炎病毒至少有四个抗原抗体系统: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抗-HBc、HBxAg/抗-HBx,分别称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原/核心抗体、x抗原/x抗体系统;其中HBcAg因为检测过程复杂,不作为常规检测项目;x抗原/x抗体因为水平低,也不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临床上常规检测的乙型肝炎抗原和抗体有五个: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习称“两对半”。无论是自限性或持续性乙型肝炎,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到人体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或从疾病发生到疾病恢复,血清“两对半”有特定的演变规律,表现为“两对半”各成分的不同组合形式,称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模式。“自限性”可理解为自我恢复,“持续性”可理解为不能自我恢复并出现长期反复发作。潍坊市中医院皮肤科魏淑湘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最早出现的抗原为HBsAg,最迟消失的抗原也为HBsAg,可称为“早出晚归”;HBeAg出现在HBsAg出现后不久,但其消失又早于HBsAg,可谓之“迟到早退”;抗-HBc的出现与消失与肝细胞内病毒的存在相平行,换言之,最早产生的抗体是抗-HBc,但其消失很晚;抗-HBe出现于HBeAg消失之后、HBsAg消失之前;抗-HBs出现在HBsAg消失之后,在肝细胞内病毒被彻底清除后仍存在一段时间,持续时间最长。

因此,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到人体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过程中,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模式有八种:首先是单项HBsAg阳性,接下来依次经历[HBsAg,HBeAg,抗-HBc]阳性、[HBsAg,抗-HBc]阳性、[HBsAg,抗-HBe,抗-HBc]阳性、[抗-HBe,抗-HBc]阳性、[抗-HBs,抗-HBe,抗-HBc]阳性、[抗-HBs,抗-HBc]阳性,最后是单项抗-HBs阳性;其中[HBsAg,HBeAg,抗-HBc]阳性、[HBsAg,抗-HBc]阳性、[HBsAg,抗-HBe,抗-HBc]阳性、[抗-HBe,抗-HBc]阳性、[抗-HBs,抗-HBe,抗-HBc]阳性、[抗-HBs,抗-HBc]阳性可分别称为“大三阳”、“大二阳”、“小三阳”、“小二阳”、“恢三阳”、“恢二阳”。

从“大三阳”到“大二阳”、“大二阳”到“小三阳”、“小三阳”到“小二阳”预示疾病从感染、发病到趋向恢复,肝细胞内仍有病毒存在,但病毒数量依次减少;从“恢三阳”到“恢二阳”预示疾病趋向终止并进入恢复期,肝细胞内仅有残留病毒存在,而且残留病毒越来越少。

大多数急性乙型肝炎,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模式从“大三阳”到“小二阳”的演变时间不超过3个月,称为自限性乙型肝炎。仅少数急性乙型肝炎,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模式在3个月内不能出现“小二阳”,提示很可能演变为持续性乙型肝炎。

在自然条件下,约半数持续性乙型肝炎患者,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模式在有生之年能够演变为“小三阳”。能够实现从“大三阳”到“小三阳”演变的持续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从“大三阳”向“小三阳”转变的年龄一般在35岁左右。仅少数持续性乙型肝炎患者,其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模式在有生之年能够演变为“恢三阳”。能够实现“小三阳”到“恢三阳”演变的持续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从“小三阳”向“恢三阳”转变的年龄一般在55岁左右。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