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沈涤华
3585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知识库 你所不知道的非淋茵性尿道炎
你所不知道的非淋茵性尿道炎
发布时间:2024-03-21
浏览:13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非淋茵性尿道炎

非淋茵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urethritis,NGU)是指由淋菌以外的其它病原体,主要是沙眼衣原体、尿素分解支原体所引起的尿道炎。本病目前在欧美国家已超过淋病而跃居性传播疾病首位。我国病例亦日益增多,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病之一。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性接触传染的一种尿道炎,但在尿道分泌物中查不到淋球菌。女性还有子宫颈炎等生殖道的炎症。病原体多为衣原体,支原体、滴虫、疱疹病毒、念球菌、而衣原体、支原体的感染占80%以上。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

它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脲原体。衣原体和支原体是不被大家认识的病原体。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疾病较多,如沙眼、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但沙眼衣原体可分为18个血清型,不同的血清型可引起不同的疾病。支原体是比衣原体还要小的病原体,除引起生殖道的感染外,还可引起肺炎。在致病微生物中,细菌较衣原体大,衣原体较支原体大,而支原体又较病毒大。所以说衣原体和支原体是间乎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

非淋菌性尿道炎之病因

40%~50%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由沙眼衣原体引起。衣原体为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细胞内寄生微生物,直径250~500nm,用显微免疫荧光测定法已测知衣原体至少有15种血清型,其中8型(D、E、F、G、H、1、J、K)已证实与尿道炎有关。衣原体不耐热,在室温中迅速丧失传染性,50℃30分钟即可将其杀死。30%的非淋菌性尿道炎由尿素分解支原体所引起,尿素分解支原体呈极微小的球杆状,直径仅为200nm,常寄生于人的尿道上皮,具有将尿素分解为氨的性能。能在细胞外独立生活,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45℃15分钟即可被杀死。10%~20%非淋菌性尿道炎可由其它病原体所引起。如滴虫、白色念珠菌、疱疹病毒、大肠杆菌、链球菌、金葡菌、人乳头瘤病毒、酵母菌、厌氧革兰氏阴性杆菌等。

非淋菌性尿道炎和淋病的主要区别如下:

(1)病原体不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支原体、白色念珠菌、阴道毛滴虫等,而淋病的病原体是淋病双球菌。

(2)临床症状不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症状是分泌物呈乳白色,以慢性尿道炎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淋病的开始症状是自尿道口流出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以急性尿道炎的形式表现出来。

女性非淋症状不明显原因

这是由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当女性感染性病的病原体时,受感染的器官是宫颈,少数情况下才能感染尿道。宫颈被感染后,呈现出阴道炎和宫颈炎,自我感觉白带增多,变黄且有异味,这些症状也是妇科病的常见症状,大多不会引起注意。当病原体感染自身尿道时引起尿道炎的症状,体现出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等症状,这时才引起病人的注意。因此,女生一旦自觉症状异常或有过非婚性交史时,应当去医院做妇科检查和化验。如发现有性病病原体感染,应立即治疗。以免造成进一步感染或转为慢性阴道炎和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并发症

女性:急慢性输卵管炎,异位妊娠、不育、流产、死胎。

男性:附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衣原体还可影响精子活力,造成性功能障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
非淋茵性尿道炎的基础知识
非淋茵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urethritis,NGU)是指由淋菌以外的其它病原体,主要是沙眼衣原体、尿素分解支原体所引起的尿道炎。本病目前在欧美国家已超过淋病而跃居性传播疾病首位。我国病例亦日益增多,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病之一。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性接触传染的,但在尿道分泌物中查不到淋球菌。女性还有子宫颈炎等生殖道的炎症。病原体多为衣原体,支原体、滴虫、疱疹病毒、念球菌、而衣原体、支原体的感染占80%以上。非淋菌性尿道炎症状有哪些,专家介绍说,非淋是一种古老的性传播疾病,今年我国感染率有所上升,建议患者做好防御。
李红冬
发布时间:2024-03-21
 
非淋茵性尿道炎的基础知识
非淋茵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urethritis,NGU)是指由淋菌以外的其它病原体,主要是沙眼衣原体、尿素分解支原体所引起的尿道炎。本病目前在欧美国家已超过淋病而跃居性传播疾病首位。我国病例亦日益增多,成为最常见的性传播病之一。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性接触传染的,但在尿道分泌物中查不到淋球菌。女性还有子宫颈炎等生殖道的炎症。病原体多为衣原体,支原体、滴虫、疱疹病毒、念球菌、而衣原体、支原体的感染占80%以上。非淋菌性尿道炎症状有哪些,专家介绍说,非淋是一种古老的性传播疾病,今年我国感染率有所上升,建议患者做好防御。
刘晓副
发布时间: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