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李奇蕊
3705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知识库 脑膜瘤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脑膜瘤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3-22
浏览:5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要早期发现脑膜瘤,需要重视它的危险因素根据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脑膜瘤各年龄均可患病,但5—8岁是发病高峰。那么,脑膜瘤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脑膜瘤属于脑膜内皮细胞肿瘤,可能来源于蛛网膜绒毛或胚胎残余。包括11种类型,脑膜内皮型、纤维型、混合型、砂粒体型、血管型、微囊型、分泌型、透明细胞型、脊索样型、淋巴浆细胞型、化生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脑膜内皮型,约占脑膜瘤的53.5%。

脑膜瘤有球形和扁平形两种。球形多见,表面完整或呈结节状有色膜常有一“脐”与硬膜相连;扁平形厚度常不超过1cm,广布于硬膜上以颅底部多见。脑膜瘤血管丰富多由颈外与颈内(或椎基底)动脉双重供血。肿瘤切面呈暗红色,可有片状脂质沉积的奶黄色区常见编织状结构,有时见钙化砂粒,少数有囊性变。脑膜瘤的组织形态有多种表现,但各类型都多少具有脑膜瘤的基本结构,含有脑膜内皮细胞成分,细胞排列也常保留蛛网膜绒毛及蛛网膜颗粒的一些特点呈漩涡状或同心圆状,这些同心圆的中部容易发生透明变性或钙化,瘤组织中可见纤维组织、血管组织、脂肪、骨或软骨以及黑色素等。肿瘤恶性度为Ⅰ级。

总之,脑膜瘤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混合、多基因参与、多步骤形成的过程,异常基因的加上外在环境的作用最终导致恶性表型的出现。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对疾病的防范。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