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耳鸣的患者往往对于耳鸣的知识了解太少,这样对耳鸣的预防治疗都是很不好的。
①主要是耳部的疾病,如外耳疾病:外耳道炎、耵聍栓塞、外耳异物等,中耳的急慢性炎症、鼓膜穿孔、耳硬化症及内耳的美尼尔氏综合症、听神经瘤,都能引起耳鸣。
②血管性疾病也会发生耳鸣,如颈静脉球体瘤、耳内小血管扩张,血管畸形、血管瘤等,来自静脉的耳鸣多为嘈杂声,来自动脉的耳鸣与脉搏的搏动相一致。
③其它一些全身性疾病也能引起耳鸣: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缺乏、中风前期、高血压、低血压、贫血、糖尿病、营养不良。
④另外,过量使用了对耳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也可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且耳鸣比听力下降出现得早。
⑤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
对于耳鸣患者,首先要查明究竟属于哪种原因引起,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①过度疲劳及睡眠不足者应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情绪紧张焦虑者要使思想放松,必要时可服用一些镇静药,如安定、非那根。六味地黄丸等中药制剂对耳鸣也有一定的作用。
②耳部疾病引起的耳鸣要积极治疗耳部原发疾病。
③有全身病者要同时进行治疗,如高血压病人要降低血压,糖尿病人要控制血糖,贫血病人要纠正贫血,营养不良或偏食者要注意补充营养成分等。
④如果是因为用了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或“卡那霉素”等而出现耳鸣,则应及时停药和采取有力的医疗措施,以期消除耳鸣,恢复听力。
⑤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也可导致耳鸣的发生。
耳鸣的中医病因
耳鸣是一种常见症状,为听觉机能紊乱所致。它可以是多种疾病的伴随症状,受疲劳、休息、月经、变态反应以及头部微循环改变等因素影响而变化。按照中医理论,耳鸣实少虚多,且以肾虚最为多见,但认真追究起来,引起耳鸣的原因尚有多种。不同原因导致的耳鸣,其治疗方法有很大差异。
1、风热侵袭:耳鸣耳聋,起病迅速,患者自觉耳中憋气作胀,有阻塞感,局部检查可见耳膜轻度潮红或内陷。此外,患者还常伴有发热恶寒、头痛、口干等感冒症状。
2、肝火上扰:耳鸣如闻潮声或风雪之声,耳鸣时轻时重,病情和患者精神状态有关,常在郁怒之后发生或加重,可兼耳胀耳痛感。此外,患者全身可见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或夜寐不安,烦躁不宁,急躁易怒,或胁肋胀痛,经常便秘,小便发黄等。
3、痰火壅结:患者自觉两耳蝉鸣不息,或“叨叨”作响,时有耳内闭塞憋闷感,听音不清,头昏沉重,兼见胸闷腹部胀满,咳嗽痰多,口苦或口淡无味,还可有大便秘结或小便不易解出等不适。
以上耳鸣都属实证,即并非虚弱所致,因此患者一旦发现耳鸣,还应确诊是实证还是虚证,切忌胡乱进补,如果是实证耳鸣,必须先祛除病邪,邪去则病安,如不顾虚实,一味大量进补,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于病无益。
4、脾胃虚弱:患者耳鸣耳聋,且劳累时耳鸣加重,或在突然站起时较甚,耳内时常有空虚或发凉的感觉。兼见疲怠乏力,纳少,食后腹胀,大便有时稀溏,脸色没有光泽。
5、肾精亏虚:耳内常闻蝉鸣之声,昼夜不息,夜间较甚。听力逐渐下降。患者兼见失眠,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食欲不振,男子可见遗精,女子白带增多等等。
以上就是针对耳鸣的做出相关介绍,相信我们很多的耳鸣患者已经了解了,因此建议耳鸣患者早检查及早治疗耳鸣,才能保障耳鸣治疗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