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于荣
3652
所有文章
242
查看次数
1
昨日次数
知识库 什么是小儿腓骨肌萎缩症
什么是小儿腓骨肌萎缩症
发布时间:2024-03-21
浏览:18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小儿腓骨肌萎缩症是一类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临床主要特征是四肢远端进行性的肌无力和萎缩伴感觉障碍。症状一般从脚开始,患者可有双脚无力,小腿变细,足部不能上翘等,双足可能出现弓形足、脚趾弯曲畸形。为了避免或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可以选择遗传咨询,即在医生的帮助下了解疾病的病因及遗传方式等。

小孩子从能走路的时候起,一切都很正常,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最近总是没劲,还一拐一拐的,一点同龄人的调皮感觉都没有了,四肢好像是比同龄人小,那需要注意了,可能是患有小儿腓骨萎缩症。那么,什么是小儿腓骨肌萎缩症?小儿腓骨肌萎缩症是一类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患病率约为40/100,000。它的遗传模式多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和线粒体遗传模式。患者家族数代中可能有多人出现该病症状,也可能无家族史或为散发个例。腓骨肌萎缩症发病时间一般在20岁之前,临床主要特征是四肢远端进行性的肌无力和萎缩伴感觉障碍。症状一般从脚开始,患者可有双脚无力,小腿变细,足部不能上翘等,双足可能出现弓形足、脚趾弯曲畸形。随着病情发展,逐渐侵袭至大腿下1/3处,产生典型的下肢远端肌萎缩的症状,俗称“鹤腿”,此时双手及前臂也受到类似影响,可有双手不灵活,如扣纽扣,写字,系鞋带等动作受到影响。虎口处肌肉,手掌大鱼际肌等处可见肌萎缩。同时,患者产生感觉障碍,通常表现为麻木,触感减退或疼痛,也有部分患者感觉症状不明显。另外,除了脚部骨骼畸形,脊柱侧凸也时常发生。根据神经传导研究和神经病理学,腓骨肌萎缩症可分为两类:CMT1型(脱髓鞘型)和CMT2型(轴索型),这两类又有不同的遗传方式和相关的致病基因。目前,已发现 80 多个基因与 CMT 发病相关。根据致病基因不同可将CMT进一步分型。腓骨肌萎缩症亚型的诊断一般依据以下几项:临床表现、电生理检查(肌电图)、其他辅助检查;遗传模式、基因分析;有时也进行神经活检。鉴于腓骨肌萎缩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后代是否会遭遇同样的情况是所有患者及家族成员最关心的问题。为了避免或减轻患者家庭的负担,可以选择遗传咨询,即在医生的帮助下了解疾病的病因及遗传方式等;同时进行基因检测,预测后代患病风险,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