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李晖
3570
所有文章
3
查看次数
1
昨日次数
知识库 真菌性角膜炎相关知识
真菌性角膜炎相关知识
发布时间:2024-03-20
浏览:4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真菌性角膜炎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危害较大的疾病,若诊断及治疗不及时,将会导致角膜穿孔、失明,更严重的要行眼球摘除术。

真菌性角膜炎

于1879年由Leber首先报道。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激素、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角膜接触镜使用增多,以及人们对本病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使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近10年来,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在我国明显升高,主要与广泛应用广谱抗菌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或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和应用免疫抑制剂有关。真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我国,外伤仍然是真菌性角膜炎的首位致病因素,植物性外伤导致发病失明的病例数逐年增加。

迄今发现有70多种真菌可引起角膜感染。引起角膜感染的主要真菌菌种在不同地区差别较大。发达地区及气候较寒冷地区(如美国北部和英国)的最常见致病菌种为白色念珠菌(31.6%~48.8%);发展中国家及气候温暖或炎热地区(如美国南佛罗里达州、印度、尼日利亚等)主要是镰刀菌和曲霉菌(曲霉菌12%~47%,镰刀菌16%~62%),在我国广东、河南、河北及山东地区调查显示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种以镰刀菌和曲霉菌为主,其中大部分地区镰刀菌是首位致病因菌,占28%~65%;其次是曲霉菌,占11%~49%;第3~4位分别是青霉属(3.6%~11.6%)和弯孢菌属(1.2%~13.1%)。

正常人结膜囊真菌培养阳性率为2%~25%,正常情况下不致眼病,但一定条件下如外伤、长期应用抗生素而致菌群失调或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而免疫力低下时,外源或内源真菌眼部繁殖致病。Schwab认为丝状真菌性角膜炎多发于健康人,其易感因素为外伤,特别是植物性外伤,局部应用激素能提高发病的可能性,但不是必须的;白色念珠菌性角膜炎的主要易感因素是长期的角膜上皮溃疡。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佩戴治疗性软性接触镜、局部应用激素促进了真菌的增殖。

组织病理学特征分析:不同真菌其自身的感染特征和生长方式因致病真菌与角膜的粘附不同,对角膜组织的损害也不同,其共同特点为真菌对角膜组织的直接破坏作用、角膜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的浸润。真菌(镰刀菌)释放磷脂酶A和溶血磷脂酶破坏宿主细胞膜的溶血脂酶,使得角膜组织常为凝固性坏死,构成真菌性角膜感染特有的病理学改变。炎症细胞在前房内积聚,形成前房积脓。推测造成FK的前房积脓并非真菌直接侵犯的结果,可能是真菌的毒素刺激葡萄膜的无菌性炎症反应。角膜真菌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广泛的化脓性炎症,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角膜基质层的凝固性坏死及胶原纤维肿胀,病灶附近可见分离的小脓肿形成,病程晚期可见多形核白细胞环绕真菌形成肉芽肿性反应。

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机制可归纳为以下4点:(1)真菌对角膜组织的直接破坏及毒素作用;(2)中性粒细胞酶的破坏作用;(3)免疫因素:在病变过程中,真菌及毒素或变性角膜组织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角膜组织,致使中性粒细胞积聚与真菌一起酿成真菌角膜病变;(4)免疫力降低,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可能促成角膜真菌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美国药典认可的唯一眼用抗真菌滴眼剂, 众多专家一致推荐的一线眼部抗真菌药物; 杀灭眼部念珠菌、曲霉菌、镰刀菌的首选治疗药物。

患者绝大多数为农民,虽然整年均可发生,但主要集中在农业夏收和秋收季节。

真菌性角膜炎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剪指甲。

2、不要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更换隐形眼镜时要小心。

3、与急性结膜炎的预防相同,主要是切断传染源与注意眼和手的卫生。

4、禁止患者在公共场所洗浴、游泳。

5、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药物内服及针刺也有一定作用。

6、多吃一些具有寒性与清热泻火作用的食物与水果,如茭白、冬瓜、苦瓜、鲜藕、甘蔗、香蕉、西瓜等等。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