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于荣
3652
所有文章
242
查看次数
1
昨日次数
知识库 新生儿黄疸的常见类型
新生儿黄疸的常见类型
发布时间:2024-03-17
浏览:10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常常是由于母儿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免疫性溶血,以ABO血型不合多见。当母亲为O型血而胎儿为A型或B型时容易发病。主要表现为生后第1天就开始出现黄疸,伴有贫血,肝脾肿大等症状。重者很快出现核黄疸,表现为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发热、两眼凝视及抽风、尖叫等,治疗不及时可留有后遗症。治疗可采取蓝光照射、换血疗法,应用血浆或白蛋白及对症治疗。

由小儿全身或局部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如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除有黄疸外,还可有发热或体温不升,反应差,进食时呕吐或拒奶等。仔细检查可发现感染病灶,如脐部渗液流脓,皮肤有小脓点,肺部有炎症等。感染性黄疸在新生儿早期也可导致核黄疸,这是由于感染引起大量红细胞的破坏而产生有毒的间接胆红素,不能被肝脏及时的处理变为无害的直接胆红素。小儿感染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均可造成肝脏功能的损害,称为“肝炎综合征”,常在生后1-3周出现症状。表现为黄疸持续不退,大便颜色变浅,伴有食欲不振,肝脾肿大,转氨酶升高等。

主要见于先天性胆道闭锁的患儿。表现为黄疸及大便呈灰白色,皮肤呈黄绿色,常在生后2-3周引起注意,且呈进行性加重。患儿往往精神及食欲正常,晚期可见患儿一般情况渐差。B超检查可以协助诊断。治疗的方法是外科手术,进行肝门空肠吻合术。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