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寒冷带来的冻伤,也称为冷伤,是指在寒冷环境中导致的局部组织或全身的损伤。冻伤主要影响人类,是寒冷地区和从事低温工作的人常见的急症。那么在冬季,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和预防冻伤呢?下面将介绍一些治疗和预防冻伤的方法。
冻伤可分为冻结性损伤和非冻结性损伤两类。
冻伤可以发生在皮肤的任何表层,但通常出现在暴露部位,如面部、手指和脚趾等。当整个身体遭受冻伤时,当直肠温度降至30℃时,身体会进入麻痹期,出现反应迟钝、血压下降和循环呼吸抑制等症状。冻伤的局部症状首先是寒冷感和针刺样疼痛,皮肤变得苍白,然后出现麻木或失去知觉,其突出的临床表现通常在复温后才显现出来。
冻僵根据中心温度(直肠温度)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度:(1)轻度冻僵:直肠温度为34-36℃;(2)中度冻僵:直肠温度为30.1-33.9℃;(3)重度冻僵:直肠温度低于30℃。通常情况下,中心温度在25-27℃之间被认为是低温致死限,此时复苏往往困难重重。
对严重冻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如下:
现场处理:迅速将患者脱离受冻现场,搬运时要小心轻放,以免引发骨折。立即用棉被、毛毯或皮大衣等物品保护受冻部位,将患者迅速搬入温暖的室内(室温20-25℃),脱去湿衣服,抬高受损肢体。如果冻僵患者出现呼吸和心跳停止,应进行心肺复苏并尽早送往医院。
复温治疗:
将冻伤部位放入40-42℃的温水中。如果手套、鞋袜和手脚冻在一起无法分离,不要强行脱离,以免撕裂皮肤。应将其连同鞋袜手套一起浸入水中,复温至冻伤区恢复感觉,皮肤颜色变为深红或紫红色,组织和关节变得软。一般要求在15-30分钟内完成复温,最好在5-7分钟内完成。对于面部冻伤,可用38-42℃的湿毛巾湿敷。复温过程要迅速,温度不可过高。缓慢的复温可能会加重损伤,延迟复温可能会影响疗效。
继续保温处理:复温后的冻伤部位应继续保持温暖,以促进良好的血液循环。
保护受冻部位:复温后的冻伤部位应用柔软的棉花软布包裹,严防意外外伤发生,切忌挤压冻伤部位。
针对症状进行治疗:如果复温过程中或复温后局部出现剧烈疼痛,可以给予度冷丁50-75毫克或吗啡10毫克的肌肉注射。在复温过程中应进行抗休克治疗,静脉滴注37℃的5%葡萄糖液。
热饮料治疗:度过休克期后,可以口服热饮料,如茶、牛奶、豆浆等。
预防感染或抗感染: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局部处理:对于水泡、坏死组织、局部病灶、截肢等,需要进行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