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姜帅
3526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知识库 做好心律失常的评估和处理
做好心律失常的评估和处理
发布时间:2024-03-21
浏览:4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心脏是一个永不停息、跳动着的脏器。心脏停跳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正常情况下,心脏按每分钟60~100次的频率跳动。运动后或休息时(包括睡眠),心跳次数会有所增减。所谓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兴奋起源异常或传导路径发生问题导致的心跳不规则。

做好心律失常的评估和处理,与诊断其他疾病不同,验血、超声、拍片和CT等检查对心律失常的诊断都无济于事。医生诊断心律失常的唯一方法就是做心电图。

检出:24小时心电图最“准”

心律失常通常会引起心慌、胸闷、乏力等不适,严重者可发生晕厥或猝死。常规心电图由于监测时间很短(数分钟),故对发作时间很短的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不高,往往等患者赶到医院时,心律失常已经自行终止,再做心电图时,已经正常。只有心律失常发作很频繁且持续足够长的时间,常规心电图才能够检出。

24小时心电图监测是用仪器记录下患者在检查当天(24小时内)的所有心跳情况。该检查能显着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

尽管从理论上说,24小时心电图监测比常规心电图“准”,但由于常规心电图检查简便、快速,依然是临床上最常用的筛查心律失常的手段。

原则:先评估,后处理

经检查发现有心律失常,是不是都需要治疗呢?答案是否定的。

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无外乎有两个:一是避免因严重心律失常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如心室颤动导致猝死),二是缓解心律失常引起的不适症状。

通常,根据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心脏结构和功能正常与否,以及心律失常是否引起不适症状等因素,可将心律失常分成三类:一类是“无需治疗”的,一类是需要“适当治疗”的,还有一类是“非治不可”的。

若患者无心律失常所致的不适症状,且经医生判断该心律失常不会导致其发生危险,则“无需治疗”。对这部分患者而言,治疗的意义不大,药物本身带来的副作用可能远大于其带来的益处。在临床上,这部分患者占大多数。若医生评估后认为,该心律失常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即使患者自身没有任何感觉,也“必须治疗”。

介于两者之间的临床情况,如心律失常不严重(如房早、室早、窦缓等),但患者有不适症状,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治疗”,以缓解症状。

处理:因“人”因“病”制宜

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治疗方法各异。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射频消融、心脏起搏器或外科手术等。其中,药物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

1.早搏主要包括房性和室性早搏两类。若心脏结构和功能均正常,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史,而患者在发生早搏时,也无明显不适,无论是房性早搏还是室性早搏,通常都不需要针对心律失常本身进行治疗。若早搏引起了患者的不适症状,则可以选择普罗帕酮(心律平)等药物进行治疗。若早搏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则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通常多选择胺碘酮)进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有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患者在被发现有早搏之前,并无不适,但当被告之存在早搏后,则会“突然”出现很多不适。加之个别医生的不恰当解释,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这些患者会经常摸自己的脉搏,并对身体的感觉变得很敏感。此时的治疗,除针对早搏本身外,重点应放在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甚至是抗焦虑治疗上。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