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胃癌如何治疗并不能单纯来看,对于老年患者,还是要看身体的状况能不能适合手术的治疗,不能手术的治疗,可以采取中药的保守治疗,能手术的,可以联合中药的辅助治疗这样的效果是更好。那么胃癌如何治疗呢?
胃癌如何治疗?如何治疗减少复发率
早期的治疗多采用手术联合中药的治疗方法,手术是胃癌早期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中药辅助治疗如服用元能口服液,改善患者的食欲和精神状况,可以加快手术后身体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胃癌如何治疗?介绍以下五种方法:
A.外科手术治疗:
这是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法,也是根本方法。早、中期病例,可行根治性切除,晚期病例,可行姑息性切除。即使肿瘤不能切除,相当一部分的胃癌病人也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如通过转流术(捷径术)缓解梗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等。因此说,一旦确诊为胃癌,应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B.化学治疗
化疗可作为手术后的保驾治疗,消灭机体残存的癌细胞;也可在术前、术中应用,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减少医源性播散。对晚期病例,则可作为姑息性手段应用,以延缓病情的发展。因此,除少数一般情况差以及早期胃癌病例外,大多数胃癌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都需接受化疗。
C.放射治疗
既往,放疗在胃癌的治疗中较少应用。近年研究认为,某些胃癌病人术前或术中进行放疗可提高切除率,改善远期效果。个别病例,还可用放疗以缓解症状。
D.生物细胞免疫疗法
DC-CIK生物细胞免疫疗法可用于任何一期的肿瘤患者。DC-CIK细胞能够杀伤清除不能用手术切除的极微小瘤灶或是体内散存的肿瘤细胞,起到延缓、阻止肿瘤的转移或复发的作用。部分暂时不适宜做手术、介入或其它治疗的患者,也可以先进行DC-CIK生物细胞免疫疗法进行治疗,以提高身体机能状况,改善生活质量,从而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时间。
DC-CIK生物细胞免疫综合治疗,确实是21世纪治疗癌症的最新理念。它解决了单一常规治疗手段的弊端,而且能从根本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可以做到让肿瘤患者长期带瘤生存。
E.中医中药
既可以扶正,又可以利用其活血化淤、软坚散结等功能来抗癌,还可用以缓解放、化疗的毒副作用。
2011年胃癌治疗展望
近年来,胃癌的个体化治疗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发展方向,而最佳的治疗决策则基于已知的各种预后因素。胃癌的治疗的个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手术方式的精细化以及基于围手术期治疗有效性的合理评估及短期评价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挑战。
几种主要临床诊断手段各具特点
目前,胃癌的主要临床诊断手段包括内镜活检、内镜超声(EUS)、CT、PET/CT、MR、腹腔镜等。CT术前分期的准确性为43%~82%,采用多探测器CT和螺旋CT可使准确性有所提高。国内CT的应用相当普遍,对CT价值的客观认识有助于胃癌治疗方案的科学选择。而EUS对T分期判断准确性虽较高,但N分期受探测范围所限,其临床价值主要体现在T分期诊断及新辅助治疗患者的选择上。近年来,PET技术(即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胃癌来讲,不推荐单纯PET扫描,其临床分期准确率仅为47%,且难于定位。而PET/CT通过PET与CT的信息互补可使术前分期准确性提高到68%。虽然比较昂贵,但其临床推广应用仍有必要。
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应用使腹腔镜分期成为可能,逐步替代了“开腹探查”。研究表明,约20%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可能存在腹腔种植,而腹腔镜探查创伤小,可提高对腹腔种植和CT无法发现的转移灶的检出率,但腹腔镜探查对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检出有一定局限性。在我国,不少医院已开展腹腔镜的手术,但限于经济等因素常规腹腔镜分期还无法实现,对某些高危患者或有条件的单位可考虑使用。
新版TNM分期较符合临床实践
胃癌的分期系统是个体化治疗选择的关键依据之一,从某种角度也反映了一种疾病生物学行为的特点,因而会随着我们对该病不断深化的认识而逐步成熟。现有分期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人群进行了有效的划分,但尚不能涵括其他一些未知但对描述肿瘤生物学行为非常重要的因素,这也为分期系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使用范围最广的胃癌分期标准是由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及国际抗癌联盟(UICC)共同制定的TNM分期标准,其在胃癌中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广泛印证。随着近年来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的日渐增多,胃癌分期标准也因此而不断地进行了修订,2010年颁布的第7版AJCC TNM分期标准即在肿瘤浸润(T)、淋巴结转移(N)判定等方面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见下表)。
这些变化与我国胃癌治疗过程中获得的既往经验相一致。但在本次修订中,对原Ⅳ期中非远处转移的情况进行分期前移的调整是否合理,仍有待讨论,相关的验证分析也正在进行中。此外,由于仍然缺乏足够的个体化治疗的相关数据,与分期变化相对应的治疗策略调整也尚需进一步探讨。日本方面,新的治疗指南及处理规约废止了解剖学N分期方法,改而采用根据转移淋巴结数目确定N分期的方法。
精细化外科治疗模式的变化日益凸显优势
随着对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及生物学行为认识的逐步深入,其治疗模式已发生较大变化,即提出缩小胃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手术,包括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下层切除(ESD)、腹腔镜下楔形切除术(LWR)和腹腔镜下胃内黏膜切除术(IGMR)、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等术式。大量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只要手术指征掌握适当,微创手术并未增加术后复发率,且具有患者术后疼痛轻、胃肠功能恢复快、出血量少的优点。目前公认EMR治疗早期胃癌的适应证为2 cm以下的肉眼可见的黏膜内癌(cT1a),组织类型为分化型及无溃疡形成者。业已证实,符合上述适应证的病例极少发生淋巴结转移。2000年以后,还出现了ESD技术,但目前EMR或ESD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提高术前分期的准确率。腹腔镜手术仍仅仅为针对ⅠA、ⅠB期患者的研究性治疗。
虽然对于严格选择后的胃癌患者,完成与开腹手术相同的D2淋巴结清扫在技术上是完全可行的,但目前尚无大样本、设计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临床研究结果公布,对腹腔镜胃癌手术仍需要进一步探索。保留功能的微创手术,如PPG、LAVSSG等,主要通过保留幽门迷走神经的肝支、腹腔支而有效地改善术后的消化道功能,降低胆结石和腹泻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但由于其适应证与内镜手术存在重叠,常规治疗中的应用并不普遍。不过,伴随今后诊断技术的进步(如前哨淋巴结检出技术等)及标准手术的变化,也可能会得到重新评价。
含腹腔干属支具名血管周围淋巴结的D2手术已成标准
多年来,东西方学者对胃癌淋巴结清扫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腹腔干属支具名血管周围淋巴结的D2淋巴结清扫已成为标准治疗。美国SEER数据库中1377例胃癌切除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显示,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检测15枚以上N2淋巴结或20枚以上N3淋巴结患者的生存期最长。不过,日本的JCOG9501试验通过对D2淋巴结清扫与D2+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PAND)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D2+PAND清扫不应常规用于可根治性胃癌。Ilfet Songun等人对Dutch D1D2研究的15年随访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表在今年的《Lancet Oncology》杂志上,也发现D2术后生存率有升高的趋势,并且D2组患者胃癌相关死亡率显著低于D1组(37% vs. 48%,P=0.01),而联合脾切除或胰腺切除所致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偏高则可能是导致之前生存结果出现偏倚的主要原因。意大利胃癌研究组报告了保留胰腺的D2淋巴结清扫结果,证实D2手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与D1手术相若。Enzinger等对颇受争议的INT0116研究进行的亚组分析也发现,在收治胃癌患者较多的中心,D1或D2手术有改善患者生存的趋势。
因此,相比以前版本,2010年美国NCCN指南特别指出:“在较大规模的肿瘤中心,由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完成的‘改良’D2手术(不联合胰腺切除或脾切除)确实可带来低死亡率和生存益处”,因此“胃癌根治术应在大规模的肿瘤中心由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完成,同时需包括区域淋巴结――胃周淋巴结清扫(D1),以及伴随腹腔干具名血管的淋巴结(D2),目的是至少检查15枚或更多淋巴结”。
上部进展期胃癌仅达成初步共识
对于上部进展期胃癌,一直存在是否为了完全清扫No.10,11d组淋巴结而应行脾联合切除的争论,尤以西方学者视胃癌联合切脾为一种高危外科手术。近年研究发现,发生脾门淋巴结转移的多属胃底贲门区癌,其发生率为9.8%~14%,且主要发生在已浸润至浆膜(T3)或浆膜外(T4)的晚期肿瘤。临床上,胃癌直接浸润至脾脏实属罕见,做预防性脾切除术的疗效并未优于保脾术,故一般不主张常规施行该手术。
目前包括日本JCOG0110试验在内的多项临床研究正在对其进行探索。不过至少,目前初步的共识为,胃底贲门区或胃体区大弯侧的ⅢB期、Ⅳ期癌肿,肿瘤直接浸润脾脏或脾脏发生血循环转移及脾门淋巴结转移应行脾切除术。
围手术期化疗提高进展期胃癌生存
围手术期化疗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临床研究仍然是MAGIC研究。该研究分别于术前、术后给予3个周期ECF(表柔比星联合顺铂和5-FU)方案化疗。结果显示,围手术期化疗可改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其中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进展期胃癌可降低T、N分期,提高手术根治率。另外一项具有代表意义的研究是Boige等所进行的FFCD 9703研究。结果显示,术前化疗组显著增加了R0切除率(84% vs. 73%,P=0.04),同样两组间在手术相关死亡率上也无显著差异。化疗组在5年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无病生存率:34% vs. 21%,P=0.003;总生存率:38% vs. 24%,P=0.02)。这些临床研究结果都证实了围手术期化疗可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生存获益。
目前公认的胃癌新辅助化疗应用原则为:对于可能根治性切除的局部进展期癌,目的在于控制复发风险较高人群的微小转移灶。在欧美,有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指出放疗对于胃食管交界部癌有效。此外,尽管也有报告指出对于腹腔游离细胞阳性的患者,强效的化疗可达到较高的转阴率,但仍然缺乏高级别的临床证据支持。
英美及日本辅助治疗推荐方案不同
术后辅助治疗方面,美国的INT0116试验与英国的MAGIC研究分别证明了术后5FU/LV联合放疗以及ECF方案用于术前/术后辅助化疗的有效性,但二者的疗效低于日本报告的总体疗效。对于初治胃癌患者的标准化疗方案,日本方面推荐S-1+CDDP。2007年公布的ACTS-GC研究证实胃癌患者D2术后接受S-1辅助化疗可降低死亡风险,但当时仅随访3年。在2010年的ESMO会议上,日本学者公布了该研究的5年随访结果,与3年结果类似,术后使用S-1单药辅助化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71.7% vs. 61.1%),复发转移风险下降约35%(HR=0.653),进一步证实了S1在胃癌辅助化疗方面的有效性。而西方推荐的治疗方案仍为传统的ECF方案。
靶向药物在非手术治疗中或愈加重要
从2009年起,NCCN指南在胃癌全身化疗中增加了紫杉醇为基础的化疗方案(2B级证据),同时开始提到索拉非尼等靶向药物与传统化疗联合应用的价值。而在去年,随着ToGA研究结果的公布,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对于HER2阳性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治疗价值得到了各国学者的肯定,因而成为转移性或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治疗之一(2A级证据)。纵观近年来胃癌相关临床研究的发展趋势,靶向药物可能在胃癌的非手术治疗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胃癌晚期该怎么治啊?
晚期胃癌往往已有广泛转移,且多有合并幽门梗阻、癌灶穿孔、出血、腹水等状况,临床上已失去手术根治之机会。此类病人约占胃癌总数的10%~15%。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提高,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对晚期胃癌的治疗亦应采用积极治疗的新观念来代替消极等待的旧意识。从外科综合治疗角度来看,主要内容包括:(1)决不轻易放弃对晚期病人的手术治疗机会。目前,大力推荐的肿瘤去负荷手术(cytoreductive surgery),强调若能积极切除原发肿瘤,即可明显地减少一些晚期肿瘤的相关并发症,亦为施行其它综合治疗创造条件。(2)对确已无手术指征的病人则应尽可能采用非手术或微创治疗方法,以缓解并发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3)积极开展临终照料(terminal care),诸如镇痛、镇静、调节饮食、补充营养、精神和心理护理等,使能最大程度减少临终病人的痛苦。在此领域虽无重大进展,但某些新技术的应用也能达到改善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之目的。
晚期胃癌所致幽门狭窄或梗阻的治疗
胃-空肠转流术是传统的姑息性治疗手段。但晚期癌肿病人常伴严重营养不良、贫血及免疫抑制,手术死亡率较高,且手术有加速肿瘤局部扩散及伤口愈合缓慢等问题。有报道认为胃-空肠转流术并无助于改善病人生存率及生活质量。鉴于各种先进诊断技术如内镜超声、螺旋CT及腹腔镜等能对进展期胃癌病人进行较准确的术前分期,故对于已明确无法切除的晚期病人,应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探查。近年来各种腔内操作器械和内镜技术的发展为此类病人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报道最多的是应用自动扩张型金属支架(self-expandable men tallic stent,SEMS),即在局麻后经纤维内镜引导,气囊扩张幽门狭窄段后放置自动扩张型腔内支架以求缓解梗阻症状,近年来已有逐渐取代传统胃-空肠转流术的趋势。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疼痛少、成功率高、放置成功能立即缓解梗阻症状,多数病人由无法进食到恢复进食半流质甚至固体食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人的营养状态进而改善生活质量。对于幽门严重狭窄的病例,则可采用小儿胃镜引导,其亦可治疗晚期穿透性癌肿并发消化道-呼吸道瘘。近来在技术和材料上有较多革新和改良,各种新型材料如记忆金属合金、聚硅酮包裹的各种可塑性支架及加有诸如防返流装置的新型支架等不断出现。该方法的近期并发症是急性穿孔和出血,晚期并发症是食物滞留、肿瘤过度生长(tumor overgrowth)和导管移位等。
对于难以放置支架的极晚期胃近端肿瘤梗阻病例,可采用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口(percuta ne 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但该方法有导致肿瘤腹壁种植的可能。对于终末期胃癌引起消化道多处严重梗阻的病例,有报道使用经皮经食道胃管置入的方法引流消化液,使病人免受长期留置鼻胃管之苦,辅以静脉营养、镇痛等有助于缓解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因胃癌复发引起的消化道输入袢梗阻及严重阻塞性黄疸的病人,可采用经皮经肝十二指肠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duo denal drainage,PTDD)的方法。其它诸如,在内镜直视下用双极电凝针姑息性治疗,用液氮等冷冻疗法和内镜指引下激光治疗,内镜下行姑息性氩气电凝治疗等,但确切疗效及临床应用前景尚不肯定。
晚期癌肿合并腹水的治疗
晚期胃癌因癌性播散产生的腹水是终末期癌肿病人处理的棘手问题。化疗仍是治疗该类型腹水主要方法。可在病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给药途径可经静脉、动脉等。对于顽固性胜腹水,多采用腹腔内直接给药。有报道予以低剂量顺铂加腹水浓缩滤液腹腔内回输的方法,同时静脉予以5-FU可显著改善腹水症状,治疗组多数病人血清CA125水平下降,生活质量提高。亦有最新动物实验用抗胃泌素抗体辅以细胞毒药物治疗人胃癌腹水的小鼠模型获得成功,但临床实践尚在探索中。
新辅助化疗近年来也成为治疗该类病人的常用手段,能减少腹水,缓解症状,并有使肿瘤临床降期的作用。常用的方案是CDDP、5’DFUR等,但无完全缓解(CR)的临床报告,多为部分缓解(PR)。各家报道的结果不一,但新辅助化疗无疑已成为该类病人综合性治疗方案的主要组成部分。
晚期胃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穿孔的治疗
新进展不多,该类病人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常难以控制。在病人一般情况不允许进行手术止血时,可用腔内微创技术如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和明胶,内镜下激光及冷冻技术止血等,但疗效并不确切且有再次出血的可能。晚期胃癌合并穿孔常伴有弥漫性腹膜炎表现,只要全身条件许可,仍应进行剖腹探查,若原发癌肿灶尚能被姑息切除,则应力争之。单纯进行穿孔处修补往往是徒劳的,若能同时施行胃造口及营养性空肠造口术,也许能缓解症状,并最终帮助病人渡过终末期。
终末期病人的家庭治疗
对于大多数晚期病人而言,保证生活质量往往比延长生存期更为重要。许多终末期病人多希望在家中进行治疗和护理。家庭治疗(home care)逐渐受到重视。家庭护理的持续时间从数天到数月。家庭治疗主要在于缓解症状、改善营养状态、镇痛等。少量激素应用,各种新型技术及家庭治疗设备的出现也使终末期癌肿病人家庭护理成为可能。一些以往必须在医院进行的治疗如胃肠减压、全肠外营养、喷雾吸入等现在亦可在家中进行,使,使精神和心理上得到安慰,且能缩短住院时间,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治疗成本和费用。
恶性胃间质瘤能治疗吗?
对于恶性胃间质瘤,有些人感到非常可怕甚至是恐惧,其实恶性胃间质瘤的治疗不难,关键是要从治疗方法的正确选择和自身体质的调节做起。
1、首次治疗及完整切除肿瘤发现间质瘤的首次治疗极为重要。恶性胃间质瘤治疗方法如果采用合理的首次治疗,疗效明显提高,5年生存率达到54%。而其他复发病例的5年生存率仅10%。因此追求首次治疗的成功最为关键,而不是日后复发的无休止被动治疗,疗效甚差。
2、无瘤操作及术中防止肿瘤破溃间质瘤的包膜极易破溃,这与一般胃肠道癌明显不同。由于肿瘤仅有一薄层包膜,且存在一定张力,稍一触碰即破溃,尤其是小肠间质瘤,常悬挂于肠壁及系膜上,稍有破溃,无法钳夹及处理,恶性胃间质瘤治疗方法往往只能任其破溃加重,腹腔播散。,目前治疗恶性胃间质瘤,除了可以选择传统的治疗方法外,还可以选择生物免疫疗法,可有效减少放化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延长生命周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好的方法就是生物免疫治疗,如果说采用单一的放化疗或手术治疗会有很多的副作用,而且他们在治疗的过程中要忍受着很大的煎熬,而生物免疫就不一样,他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刺激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达到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生物免疫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恶性胃间质瘤的复发跟转移,如果你不适合手术、放化疗的话,生物免疫治疗就是首选地方法,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也无任何的毒副作用。平时还要注意饮食的护理,精神上还要保持乐观,对病情的康复有很大的帮助,多给自己自信!相信总有一天可以战胜病魔的,早日康复!
肠梗阻的饮食三宜三忌
肠梗阻是肠腔的物理性或机能性阻塞、发病部位主要为小肠。小肠肠腔发生机械阻塞或小肠正常生理位置发生不可逆变化(肠套叠、嵌闭和扭转等)。小肠梗阻不仅使肠腔机械性不通,而且伴随局部血液循环严重障碍,致使动物剧烈腹痛。呕吐或休克等变化,本病发生急剧。病程发展迅速,预后慎重,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高。
那么肠梗阻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哪些事项呢?有哪些宜忌?
肠梗阻的饮食三宜
1、宜吃清淡有营养,流质的食物,如米汤,菜汤,藕粉,蛋花汤,面片等;
2、容易消化促进排便的食物。如蔬菜:海带、猪血、胡萝卜等水果:山楂、菠萝、木瓜等;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可帮助排便、预防便秘、稳定血糖及降低血胆固醇。
3、宜吃富含蛋白质及铁质的食品,如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肾、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
肠梗阻的饮食三忌
1、忌粗糙食物:手术后3~4天,肛门排气后,提示肠道功能开始恢复,此时可给以少量流质,5~6天后可改为少渣半流质饮食。忌食鸡肉、火腿、鸽肉以及各种蔬菜的汤类。此物即使煮的很烂,也不能操之过急。
2、禁油腻食品:即使到了第10天,机体能承受软饭时,油腻食品也不能早食,如母鸡汤、肉汤、羊肉、肥肉、排骨汤、甲鱼等。
3、忌食发物:即使术后拆线,也应禁食狗肉、羊肉、雀肉、雀蛋,笋干、大葱、南瓜、牛肉、香菜、熏鱼、熏肉、辣椒、韭菜、蒜苗、淡菜等。(责任编辑:寻家)
支招:教你如何远离肠梗阻!
一、避免剧烈运动
有效的预防肠梗阻的发生,那么,人们应该要注意在饱食后勿做剧烈运动,以防止肠扭转的发生。
二、注意饮食卫生
专家认为,预防肠梗阻要注意饮食卫生,不洁饮食不仅会引起急性胃肠炎,也会引起肠梗阻。如急性胃肠炎严重时,反复腹泻会造成“麻痹性肠梗阻”。
三、少吃不宜消化食物
吃过多的花生、瓜子,空腹吃大量的柿子、杨梅、山楂等会导致肠梗阻。对于曾发生过肠梗阻或有腹部手术史的人,尤其警惕!痔疮背后隐藏这些致命疾病
提起痔疮病因,很多朋友都能说出一大堆,比如说久坐、抽烟喝酒、饮食不健康……其实痔疮是一个结果,可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不仅仅只是不良的生活方式,还有很多隐藏很深,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情况。
警惕!痔疮背后可能隐藏直肠癌(资料图)
痔疮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对人体的危害颇多,为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痔疮不是很严重的话,是很容易治疗的。内痔特别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外痔很容易形成肛瘘。痔疮较严重者,会导致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老年患者,如患痔疮产生心理压力,不敢上厕所,长此下去会加重便秘,当排便发生困难时,患者用力屏气,可使心跳加快造成脑血管破裂,引起脑出血或脑栓塞;如果出现内痔嵌顿,疼痛还可诱发心绞痛发作;如有血栓形成,可引发肺栓塞!由于痔疮的反复发作,炎症对肛门直肠的反复刺激,使得局部组织炎性增生,造成罹患痔疮的人直肠癌的发生率上升了5~10倍。
警惕!痔疮背后隐藏这些致命疾病
痔疮――想不到是直肠癌
3年前就查出有痔疮,时常便血,但是不痛不痒。他没太在意,直到最近,他日渐消瘦,便血增多,全身明显乏力。劝他去医院检查,才发现他已经得了直肠癌。"痔"不糊涂:直肠癌和痔疮有相似的症状,如大便带血或便后出血、肛门疼痛、瘙痒等。 90%以上的直肠癌在初期会被自己或医生误认为是痔疮。区别痔疮与直肠癌在临床上只需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就能达到目的,如做肛门指检、肛门镜及奥林巴斯结肠镜检查等。如能早期发现,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痔疮――想不到是前列腺肥大
发现大便带血之后,立即去了医院。在医生详细的询问中,最近自己还有小便变细变弱的情况。经医生进一步检查,他已经出现了前列腺肥大的症状,就是因此导致的痔疮。
"痔"不糊涂:随着前列腺的不断增大,腺体向后位突出,压迫直肠前壁,有时可产生便秘,加重肛门直肠静脉丛的瘀血扩张,形成痔疮。前列腺肥大时会引起排尿困难,就难免经常用劲憋气,促使腹压上升,发生血液回流障碍的直肠静脉淤血扩张,引起或加重痔疮和脱肛的发生。
痔疮――想不到是因为缺钙
从没想到自己会得上痔疮,他每天早晚会各有30分钟的运动,平时也爱吃蔬菜水果。体检表上写的痔疮让他百思不解,医生说他的痔疮可能是因为缺钙而引起的。
"痔"不糊涂:痔疮发生的原因,不外乎肛门的血液循环不良,或因排便的压力造成出血性伤害。当体内有足够的钙,使血液循环良好,发生痔疮的几率就会少很多。抽烟喝酒是缺钙元凶。即使有再多的运动,吃再多的水果,如果不改掉抽烟、喝酒的两个坏毛病,就会直接影响钙的吸收。
急性胃肠炎的饮食问题
急性胃肠炎疾病特点常有明显的饮食不当病史,发病突然而恢复也较快,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夏季是急性胃肠炎的高发期,那么,急性胃肠炎的饮食如何注意?
在预防上,除了注意急性胃肠炎的饮食卫生、勤洗手外,消毒家庭用品也很重要。餐具、毛巾、衣物,固然要严格消毒,马桶厕格、水龙头开关,也要消毒,不能忽略。因为马桶厕格在患者排便时,很容易受到飞溅出带菌分泌物的污染,同时,患者在便后洗手时,也很容易污染水龙头开关。
禁食期:急性期病情较重,此时应禁食,使胃肠道彻底休息,依靠静脉输液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饮糖盐水,补充水和盐,纠正水盐代谢紊乱。
流食期:病情缓解后的恢复期,首先试食流质饮食,以每日6~7餐为宜。开始可给少量米汤、藕粉、杏仁霜等。待症状缓解,排便次数减少,可改为全流质,如增加蒸蛋羹、咸蛋黄米糊、莲子米糊、浓米汤甩蛋花、胡萝卜米糊等食物。流质饮食顺利过渡后,可改为低脂少渣半流饮食,仍应少量多餐。
半流食期:食用量可根据患者情况而定。如果病情不断好转,可及时过渡到半流食。
急性胃肠炎多在进餐1~24小时内发病,症状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减退等,通常1~2天即可好转。因此,急性胃肠炎的饮食要多注意,一旦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应该及时就医。
急性肠炎的预防措施
急性肠炎可以引起全身的各个部位的症状的发生,诊断并不难,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发病,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多次,大便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怎样制定预防急性肠炎的措施。
预防急性肠炎的措施一:本病一般预后良好。由于沙门菌属感染的急性肠炎的胃肠道反应剧烈的肠道内的致病菌被迅速排出体外,因此,毒血症症状一般较轻,病人多于短期内自行恢复。部分病人由于机体抵抗力差,或患有一些慢性病或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致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则病菌可自肠壁侵入血液引起菌血症,造成较大的感染过程。对急骤暴泻者要及时补液,并注意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否则会有不良后果,对老人和婴幼儿尤应注意。
预防急性肠炎的措施二: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工作,勿进食病死牲畜的肉和内脏。肉类、禽类、蛋类等要煮熟后方可食用。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变质及被沙门菌属污染食品不准出售。搞好食堂卫生,建立卫生管理制度,认真注意食品制作卫生,防止食品被污染。做好水源保护,饮水管理和消毒。
预防急性肠炎的措施三: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使脾旺不易受邪。心情舒畅,保持胃肠功能平衡。节饮食,以利脾胃受纳吸收功能。慎起居,避风寒乃阴平阳密,精神乃治。
哪些因素会引起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的病因由细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是常见病、多发病。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尤其是夏季,更应该避免误食不洁食物,急性肠炎的病因表现在哪些方面?
1、饮食不当
常因暴饮暴食,进食过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饮酒、饮冰凉饮料过多,或受凉之后。或进食腐败、污染的食物,如隔夜食物未加热消毒,臭鱼烂虾,不新鲜的螃蟹、海味,久存冰箱内的肉类食品,发酵变质的牛奶及奶制品。主要由于有刺激性、生冷及腐败污染食物等因素引起。
2、肠道感染
如常见的嗜盐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葡萄球菌等感染。
3、全身性感染
如伤寒、副伤寒、肝炎及败血症等。
4、药物所致
如水杨酸制剂、砷、汞及泻药等。
5、个别病人对食物产生过敏反应。
急性肠炎夏季节多发,与天气炎热、食物易腐败有关。
综上为五方面体现出急性肠炎的病因,人们在生活中应避免以上情况,这样可以预防引发急性肠炎。
从三方面预防急性肠炎
现在有很多人以为,只有夏天急性肠炎才会出现,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夏天易出现急性肠炎,是因夜宵冷饮海鲜大行其道。然而事实上,即使天气变冷也不可掉以轻心,要注意预防急性肠炎。
不及时就医易延误病情
专家指出,急性肠炎治疗不彻底,癌变的危险将呈倍数增加。许多学者在学术报告中也均提到,青少年时患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年后易患肠癌。
把消炎药当饭吃不可取
据专家介绍,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是一种由于长期使用或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肠炎。如长期使用抗生素时,抗生素在杀死某些致病菌的同时也会抑制或杀死正常菌群,使其失去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造成致病菌(如对抗生素不敏感的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大量繁殖,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症的发生。
西医未必好过中医
在治疗及预防急性肠炎中,中医依旧有独到手法。其讲究全身调理,五脏六腑和谐,特别是外用贴剂的应用,更是略胜一筹。
温馨贴士:预防急性肠炎要注意饮食。除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外,还要安排好饮食。低脂、少纤维,忌酒及辛辣刺激物。少量多餐,持续3个月以上。
异位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异位急性阑尾炎是怎么回事?
在第六周的胚胎,中肠远侧支对系膜缘出现一个锥形盲囊,即盲肠和阑尾的原基。盲囊的尖端渐成长为阑尾。於第十周,脐带内的中肠返回腹腔,并开始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出生时共旋转270°,原左下方的盲肠和阑尾旋转到右髂部。如中肠不旋转或旋转不全,盲肠和阑尾则位於左下腹原位或转位途中的某一部位,即形成异位阑尾。异位阑尾的另一原因是中肠固定不完全致盲肠和阑尾处於游离状态。异位阑尾有以下几种:①不转位畸形:小肠位於右侧,结肠位於左侧,盲肠和阑尾异位在左下腹;②旋转不完全:盲肠和阑尾异位於旋转途中的某一部位,如左上腹或肝下,后者也称高位阑尾;③升结肠固定不全:盲、升结肠固定不全致阑尾位置多变;④反向转位:极罕见。中肠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小肠全位于左侧,升结肠位于右侧,少数情况下,盲肠和阑尾位于中位。在阑尾异位中可见另一种情况,即阑尾位于盲肠后方的腹膜外,这是由于在盲肠伸长下降过程中阑尾转向盲肠后腹膜外所致。
异位急性阑尾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异位急性阑尾炎不易诊断,常误诊为异位所在部位的器官炎性疾病,如肝下或高位急性阑尾炎常被误诊为急性胆囊炎,在女性盆腔深处的急性阑尾炎被误诊为盆腔器官炎性疾病等。异位于左下腹时,除已知中肠有不旋转畸形或伴有右位心,一般于术前很难确诊。因此对位于右下腹以外的疼痛和固定压痛者,必须仔细询问病史作全面体格检查,要想到异位阑尾炎的可能。
异位阑尾炎的治疗原则与一般阑尾炎的相同。
阑尾炎日常注意事项
1、 禁止饮酒,忌食生、冷、辛辣食品。少食油炸及不易消化食物。
2、 避免暴饮暴食,做到少食多餐。
3、 防止过度疲劳。因为过劳会使人体抗病能力下降而导致病情突然加重。
4、 适量饮水。既可以中和胃酸,减轻胃液对溃疡面的刺激,同时还可补充因腹泻造成的身体轻度脱水。
5、 慎用药物,特别是一些解热镇痛药和消炎药,对胃肠刺激较大,严重时还会引起消化道出血甚至穿孔,最好不用或少用。
6、 调节饮食结构,多吃素、少吃荤;多吃软、少吃硬。适当补充营养,加强身体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