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面对着“小姐村”现象和这种“笑贫不笑娼”的行为,究竟应该是他们家庭的悲哀?还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甚至于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悲哀?
河南文化产业网讯:前些日子,我到中国西部旅行,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那里风光旖旎的名山大川,也不是那些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而是穷乡僻壤和穷山恶水中出现的一个个的“小姐村”。
“小姐村”,顾名思义就是靠村里出去的打工妹用出卖肉体赚取的皮肉钱建设起来的新村落,在这个村落里,凡是住在高大气派新楼房的村民,基本上都有女儿在外面做皮肉生意或者是在卖淫。她们把赚来的血汗钱寄回家,让家人盖起了一幢幢气派的大房子,并安上了卫星电视,而住在里面的人则通过自己女儿的出卖肉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我们路过一个叫张家村的地方停车休息,我便随意地走进村子里,指着那些新楼房和村民随意聊起天来,言谈中,绝大多数的村民对有新楼房住的家庭都流露出了无限羡慕的神情,有的还甚至于称赞这些家庭的女儿懂事,能够赚钱回来造屋。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根本就听不出来他们有丝毫笑话这些家庭靠女儿卖淫发家致富的味道,也听不出来有丝毫笑话邻家女儿道德沦丧的语气,反而听到了有些村民对自己家里没有女儿的那种深深地遗憾。
我并不是什么道德卫士,可我还不习惯于他们那种毫不避讳对通过卖淫发家致富方式的赞赏。当我看到这些家庭由于女儿通过出卖肉体赚钱回家,从而改变了家人贫穷落后生活状况的时候,当我看到这些有女儿在外面从事卖淫的村民由此过上了安逸稳定生活的时候,当我看到这些村民由此成为其他家庭学习榜样的时候,我的心里一时间泛起了丝丝难言的疑问,我一下子失去了价值观和道德的判断能力,我真的不知道,在这群笑贫不笑娼村民的背后,我们坚守了几千年的道德规范是否还有必要存在?他们的行为究竟应该算是单个家庭的悲哀?还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或者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悲哀?
在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历史过程中,“娼妓”一直是被列为社会机体中的一大毒瘤,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这种人就是伤风败俗和道德沦丧,是在出卖人的肉体和灵魂,而从事这种肮脏龌龊职业的人,自己也会在心理上永远留下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中对不起父母姐妹,下对不起自己的子女后代的生活阴影。因此,自古以来整个社会对于从事娼妓这种不光彩行业的人都不可能流露出丝毫的宽容,而从事过卖淫的人也会终身生活在社会舆论和旁人鄙视的眼光中,巨大心理阴影会陪伴她们走完人生。而在这里我看不到这些,曾经卖过淫的和依然在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在这里就象功臣一样得到尊重和礼遇。
这些村庄里出现的笑贫不笑娼现象,在中国的贫穷落后地区应该不属于个例吧。他们祖祖辈辈守在交通不便的穷乡僻壤里,守在贫瘠的土地上,守在几代人仍然无法摆脱的巨大的贫穷压力下,困顿的生存状况迫使他们产生出急于摆脱困境的心态,然而,她们缺乏生存需要的基本技能,只能依然父母给予的原始技能谋生并赚钱养家。因此,在这种经济极其落后地区生活的人中,他们的主要的价值观就是能够赚到钱,如何能够摆脱贫困,如何能让他们在解决温饱的同时,能够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至于是否把贞操当成女人最重要的东西,或者是为了保持做人的道德尊严宁愿重复父辈贫穷落后生活,会被绝大多数的村民笑话。在和村民交谈中,他们认为女儿如果能够为家庭赚钱,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大多女孩都会选择“为钱而放弃尊严”。
问题在于我们如今这个社会真的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道德危机,人们对于从事“小姐”职业的特殊的人群也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宽容,整个社会都默认了这个行业的存在,甚至于有的人认为“繁荣必先娼盛”,还有的人就是依靠这个行业在积累财富,因此,打击卖淫嫖娼也只是一句口号,从来就没有动真格的,这也以给娼妓屡打不绝,繁荣生存提供了必要条件。
然而,我真的是越来越搞不明白也想不明白,现今社会人们的价值观真的只认钱而不认老祖宗传下来的“礼义廉耻”了吗?这到底是怎么了?我们是不是应该认真反思这种“笑贫不笑娼”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衡量和看待从事这种职业的人群?
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出现越来越多笑贫不笑娼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他们想得到什么?他们需要的是面包还是在有面包的前提下修补的道德观念?
如果一个社会没有了基本的道德规范那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而如果这个社会里人们无法摆脱贫穷的生活状况,两者相比,人的生存远比空泛的道德约束重要的多。
在这一幢幢新竖立起来新楼房的钢筋水泥中,在那些还没有翻盖的破房子的背后,透射出来可以让我们看到的究竟是什么?是地方官员工作不力无法改变落后状况?还是这些村委会的不作为,造成良家女子弃良从娼?
面对着“小姐村”现象和这种“笑贫不笑娼”的行为,究竟应该是他们家庭的悲哀?还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甚至于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悲哀?
别问我,我真的不知道!
或许你可以告诉我!
本篇文章来源于河南文化产业网(http://www.henanci.com)原文出处:http://www.henanci.com/Pages/20105316315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