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进步,医疗费用也不断上升,所以这对许许多多的老百姓来说承担的医疗费用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现在住院生孩子也是一笔不少的开销,所以许多准妈妈准爸爸就担心了。但是不要急,专家为您支招看看如何省钱。
专家提醒生孩子可以省钱
精明的犹太人曾有一句经典的商界名言——“女人和小孩的钱最好赚”。从十几年前的“千禧宝宝”,到近年的“金猪宝宝”、“奥运宝宝”、“福牛宝宝”,还有即将来临的“二胎宝宝”,一轮又一轮的生育高峰,让女人和孩子再次成为市场主角,由分娩带来的一系列经济支出也催生了母婴市场的异常红火。
妈妈故事:花钱总比计划多
家住北京丰台区的刘女士一年多来忙坏了,去年10月,她生下了自己的“小公主”。可提起这段生育过程,她感慨万千。
由于自己和老公都是“工薪阶层”,她没有考虑动辄收费几万元的私立医院,而是就近选择了一家三甲医院建档。门诊产检2000多元,住院、请月嫂、买婴儿用品加起来再花个1万多块钱也就差不多了。可真正去做的时候,刘女士才发现,自己想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她本着尽量节约的原则,列出一张长长的清单:孕期置装费2000元(防辐射服500元,三个季节的孕妇装1000元,孕妇专用内衣、鞋袜等500元),营养品2000元(孕妇奶粉1200元,钙片、叶酸及其他营养品800多元),产妇用品2000元(电动吸奶器1500元,产褥护理品、哺乳衣等500元),医院检查费2000多元,住院费用3000元(自然分娩,住院3天),月嫂6000元。再加上一些零散花销,仅仅到孩子出生时,刘女士就已经花了近3万元钱。
虽然成了“孩奴”,但刘女士还是幸福地说:“为孩子花钱只要最好,贵不贵的不在乎。”
记者调查:打“孩子牌”的产品价格都不低
美国医疗保健研究与质量局(AHRQ)近日也公布了全美医院住院费用,并列出了十大住院费用最昂贵的疾病,其中分娩排在第4位,为124亿美元,主要原因是剖腹产率偏高。
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近日发布的数据则称,目前黑龙江省剖宫产率高达61%,剖腹产比顺产而言收费较高,但仍有很多年轻产妇选择,这与“年轻人怕疼”有一定关系。据资料显示,中国总剖宫产率达46.5%,为世界第一,已经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对剖宫产率设置的15%的警戒线3倍多。
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汪冰表示,年轻一代的“80后”、“90后”家长,他们本身成长过程就比较优越,崇尚名牌和高品质,生孩子时要求更高;加上不少家长之间喜欢互相攀比,为了成为“最好的”,不惜一掷千金。商家正是盯住了这种心理,打出各种宣传旗号,变着花样吸引消费者,相关产品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本报记者在北京朝阳区北四环附近走了一圈,在方圆1.5公里左右的范围内,就有3家“乐友”、“丽家宝贝”等大型母婴用品连锁店,3个婴儿游泳中心,4家儿童摄影室,4个早教连锁机构,3个可提供孕期及产后保健服务的美容院和月子会所,以及一些私营的婴幼儿服装店等。记者发现,这些产品几乎囊括了母婴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网上,母婴产品的销售也很火爆,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当当网等购物网站,都把“孕、婴、童”放到了醒目的位置作为主打。在淘宝网,母婴相关产品被分成孕产新生、早教玩具、婴幼食品等6大类,每大类又细分为20~30个小类。
此外,分娩后坐月子的花费也不少。很多城市的月嫂工资超过普通白领,北京的月嫂月薪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即使如此,很多人还是愿意花大价钱请月嫂。有业内人士表示,月薪1万元左右的月嫂很受欢迎,常常需要预约。
商家激战:当心落入“陷阱”
中国孕婴童产业发展委员会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该行业的发展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显示,中国的最高出生率大约出现在2016年,人口峰值为2028年,随着“二胎”制度的开放,我们即将迎来新一轮“生育潮”。
全球消费者研究机构KantarWorldpanel监测显示,中国婴儿用品市场在2012年销售总金额为307亿元,估测2017年整体婴儿用品市场的销售规模将扩大至463亿元,相比2012年增长50%,冲破500亿大关指日可待。国内的母婴用品市场正迎来一个黄金十年。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刘航表示,生儿育女虽然属于刚性需求,但是,商家的夸夸其谈、家长的急切心理,很容易使人挑花眼。比如,很多家长喜欢“海淘”,买国外的营养品、辅食等给孩子吃,但海淘也面临无法提供入境检验检疫合格证、保质期等一系列问题,未必适合国内人的体质。
汪冰则提醒,最贵的未必是最好的,很多月子医院、月子会所抱孩子、喂奶等全方面包干,这虽然方便省事,却剥夺了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对孩子心理发育可能带来不利影响。此外,电动摇篮、高档婴儿车等高级装备,也很容易拉远父母和孩子的距离,影响孩子安全感的形成和人格发展。
业内人士透露,月嫂市场存在价格虚高问题,有些高价月嫂有价无市,大家应擦亮双眼,以免花冤枉钱。
专家提醒:生孩子可以省钱
分娩经济市场巨大,但更多人关心如何在不影响产妇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这方面的花费。对此,专家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顺其自然,生育别扎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教授刘敏指出,很多中国人喜欢讨彩头,非得生“龙宝宝”、“马宝宝”不可,甚至为了赶良辰吉日,不惜要求剖腹产。这种人为影响自然孕产过程的做法并不可取,甚至可能对产妇带来伤害。扎堆生孩子还可能推动分娩相关用品涨价,花钱更多。
其次,就近建档,不用总往大医院挤。刘敏表示,除了三级医院,很多二级医院和一些比较好的社区医院也具备助产资格,而且医疗设备并不落后,人也会相对少些。没有特殊疾病的孕产妇完全可以到这些医院建档、产检,分散医疗压力,自己和家人更轻松,这些医院的收费也相对较低。
最后,合理消费,不要把生孩子搞得太“隆重”。专家提醒,追名牌、买进口,既增加无谓的消费,也浪费了社会资源。如果医生认为情况允许,建议选择顺产方式,不仅对产妇和孩子健康都有好处,也节约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