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沈涤华
3585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知识库 中医解慢性结肠炎病因
中医解慢性结肠炎病因
发布时间:2024-03-17
浏览:6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中医解慢性结肠炎病因

《景岳全书·传忠录》言:“凡泻痢者,水走大肠”。也就是说,脾运失常,水湿聚于大肠,是慢性结肠炎发病的主要病理环节。水湿的形成,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都与脾虚密切相关。脾虚与湿盛可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所以慢性结肠炎的病机,其标在湿,其本在脾。而脾虚、湿盛又与肾虚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有时存在着本质的因果关系。

其一:脾为阴土,得阳始运,脾之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故有“脾阳根于肾阳”之说。并且《景岳全书·泄泻》云:“肾为胃之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其二:”肾为胃之关,关门不利,故水聚而从其类也“(《素问·水热穴论》)。肾主水,肾阳虚,气化失司,则水液内停为湿为肿。

其三: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促后天,后天资先天。在人体的消化吸收的过程中,脾运化有赖于肾阳的温煦,小肠的分清别浊、大肠对水液的吸收功能及传导功能均受到肾的气化作用的主宰。肾气充盛,气化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肾阳虚衰,关门不固,可致久泄滑脱。

因此,慢性结肠炎的发病,从脏腑功能失调的标本关系看,其标在脾,其本在肾。另一方面,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患,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虚证居多,并且长期反复的泄泻、便血,势必耗伤机体的阳气和阴液,进而导致肾阴肾阳的虚损,造成恶性循环。《景岳全书·泄泻》言:”盖关门不固则气随泻出,气去则阳衰,阳衰则寒从中生阴寒性降,下必及肾,所以泄泻不愈必自太阴传于少阴而为肠癖“.这也是”久病及肾“的具体体现。可见,慢性结肠炎的发生与发展都与肾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结肠炎,中医是根据证型辨病施治的,慢性结肠炎主要有以下三个症型,第一,脾虚夹湿型,患者会出现神疲乏力,肠鸣腹泻,粪便夹有不消化物为特征,舌淡苔白,脉濡缓,可以使用参苓白术散或者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第二,肝气侮脾型,患者表现为腹泻与情绪变化后发生,以胸肋部胀满疼痛,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大便不畅为特征,苔薄白,脉弦细,主要使用逍遥散合痛泻要方加减,第三,脾肾两虚型,是本病的严重和难治阶段,病程长,以畏寒,面色苍白,腰膝酸冷,肠鸣腹泻多在黎明前或泻下不化之物为主要症状,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方用四神丸合连理汤加减。
王翠玲
发布时间:2024-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