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据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报告,全球有3.6亿听力残疾人,占全球总人口的5.3%。听力残疾中50%可通过初级耳科保健加以预防和避免。初级耳科保健是预防听力残疾最基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
中耳炎年轻群众比较高发感冒发烧要警惕
刘女士两周前得了感冒,刚开始不以为然,上周开始,突然觉得耳朵不好使了,听别人说话只听得到嗡嗡的声音,要耳朵凑近才能断断续续听个大概。
2月26日,刘女士赶紧来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发现,刘女士双侧中耳内积满许多粘性液体,右耳炎症尤为严重。经专业的听力测试,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引起的混合型耳聋,耳聋程度已发展至中度。
“像刘女士这种情况,如果延误太久,会导致鼓膜穿孔或胶耳,听力严重受损后,很可能造成完全失聪”,专家提醒,感冒后若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的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据专家介绍,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些患者感冒喜欢用手“擤鼻子”,专题提醒,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此外,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成年人有吸烟习惯,包括吸二手烟,也会引起中耳炎,因为吸烟可引起全身性的动脉硬化,尤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液黏度增加,给内耳供应血液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长时间用耳机听摇滚类的大分贝的音乐,如果时间较长的话,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因此,相应的注意预防感冒,少吸烟,避免长时间听大分贝音乐,可以预防中耳炎的发生。
外耳道有自洁功能掏耳朵小习惯或引发大麻烦
不少人茶余饭后喜欢用耳挖或发卡掏耳朵,前不久有一则《小伙掏耳朵染上破伤风生命垂危》的新闻引起广泛关注,耳科专家认为,频繁掏耳朵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进耳道里,引发疾病。而且外耳道皮肤非常脆弱敏感,和软骨膜连接很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用力不当也可能会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
有一些人特别爱干净,经常掏耳朵,将耳屎一掏而尽,这等于拆除了耳朵的外部防御屏障,任由细菌侵入耳道和鼓膜。另外,外耳道的底部就是鼓膜,这是一层非常娇嫩的薄膜,万一在挖耳朵的时候不小心戳破了鼓膜,重者甚至可能引起耳聋。
很多人耳朵一有问题就滴消炎水。殊不知,乱滴药水也可能带来炎症。如果掏耳朵时,用干净的掏耳棒掏到耳朵痛了、受伤了,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滴消炎药水。此时外耳道没有受到细菌感染,保持干爽洁净的环境。但滴了消炎药水之后,反而营造了一个潮湿温润的环境,更容易滋生细菌。
什么情况下可以滴消炎药水呢?专家解释,当耳朵出现感染、流脓时,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滴消炎药水。洗澡时,最好别弄湿耳朵。可以用棉花团塞住耳朵再洗澡,棉花团湿了再换。健康的外耳道本身就有自洁功能。一般而言,耳屎不必人工清除,它会在说话、吃饭、打呵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上汗毛的推动作用,自动被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