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一、饮食干预1、高纤维饮食预防结肠癌Hill复习58篇流行病学文献发现高纤维饮食与结直肠癌危险性之间存在相关性,谷类食物对预防结直肠癌提供保护作用。通过13项结肠、直肠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发现膳食纤维对这类癌症确有预防作用,胃癌、食管癌、胰腺癌等的发病率也有明显降低作用。但Fuchs的研究不支持以上观点,在对88000名护士进行长达16年的观察,并未发现纤维对结肠癌或息肉的有预防作用;一项16500名男士参加的前瞻性研究也未发现纤维(整体、谷类和蔬菜)与腺瘤之间的相关性,水果纤维的摄入可使腺瘤危险性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随机介入试验亦不支持纤维对结直肠腺瘤发生的保护作用。目前认为仅蔬菜中的纤维素对结肠直肠癌有保护作用,而谷物纤维与两种癌症的危险性无关,甚而使之增高,可溶性蔬菜纤维对大便重量和稀释度几乎无影响,但可溶性纤维在大肠中能够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包括丁酸酯,似能促进细胞分化并降低肠癌的发生。2、肉类流行病学研究推荐减少西方饮食中红色肉类的摄入可能会导致结直肠癌发病率的降低。某些病例-对照研究显示,红色肉类或脂肪摄入与结直肠癌之间的相关性可能是由于高温煮食时形成的杂环胺,杂环胺对动物有致癌作用,在人类形成DNA加合物。但在瑞典进行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未能显示杂环胺摄入与结直肠癌之间的相关性,危险性可能是由代谢杂环胺的酶所介导。这些酶中有两个存在基因多态性:CYP1 A2(细胞色素酶p4501 A2)催化N-氧化,NAT2(N-乙酰转移酶2型)催化N-和O-乙酰化。有证据提示,结直肠癌危险性在快速乙酰化者中增高。3、牛奶牛奶是营养食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食肉民族的土耳其人常食用牛奶及奶酪制品,罹患大肠癌的比例偏低。实验证明牛奶与抑制癌症有直接的关系,在两组实验室鼠身上注入致癌素后,未食用牛奶一组的癌细胞成长速度为食用牛奶一组的两倍。牛奶中的亚麻油酸蛋白质及乳清蛋白酵素等多种成份,具有抑制癌细胞发生及肿瘤成长的作用,此外,牛奶中所含的抗氧化维生素、维他命A、D及胡萝卜素等维生素,也有防止癌细胞生长的功能。4、葡萄酒能降低结肠癌危险许多美国人已经每天喝一杯葡萄酒来降低心脏病的危险,现在有一项新研究报告说,喝葡萄酒也能降低结肠癌的危险。研究人员认为,喝葡萄酒有助于降低患结肠癌的危险,但喝其他酒如啤酒和伏特加就没有这种防护功能。饮葡萄酒者仅有4.5%的人产生息肉,喝啤酒的人三倍高于这个数字,不饮酒的人两倍高于这个数字。二、结肠癌化学预防自50年代中期以来,化学防癌在寻找预防或终止致癌过程的食物或药物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化学预防制剂的主要作用机制有:(1)逆转异常的分化(如异型增生性病变);(2)抑制细胞的复制和增生;(3)诱导细胞凋亡;(4)防止致癌剂的代谢性激活或阻断致癌剂与DNA的结合;(5)抗血管生成,预防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等。目前正在临床进行试验的化学防癌制剂可分为两大类:(1)恶变阻滞剂:其作用是在基因突变前后阻止细胞的恶性转化或过度增生,属于这一类的有Oltipraz、维生索E、钙、阿司匹林等非固醇类抗炎剂(NSAlDs),二氟甲墓鸟氨酸(DF-MO),及Finasteride等;(2)分化或凋亡诱导剂:其作用是诱导已转化的细胞分化,回复到正常非癌性状态,或诱导其发生凋亡。属于这一类的有维甲类,N―(4―苯基)维甲酰胺(4―HPR或Femetinide)及NSAIDs等。1、叶酸叶酸是核苷酸合成和DNA甲基化所必需的,其缺乏将导致DNA合成、甲基化和修复的失当,从而导致结直肠癌变。有证据表明,叶酸摄入不足将增加发生结肠癌的危险性,补充叶酸可降低危险性。2、维生素D/钙随着维生素D对结直肠肿瘤抑制增殖,促进分化的作用日益得到肯定,将维生素D作为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或治疗药物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但维生素D过多摄入引起的毒性反应,尤其是高钙血症及其严重后果限制了其应用。因此近年来国外对维生素D合成衍生物展开研究,希望获得既能有效抑制癌症又不引起高钙血症的药物。维生素D合成衍生物Calcipotriol(MC903)能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上皮的CCPR达62%而不会引起高血钙与高尿钙,另一种合成衍生物DD003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果。此外,在AOM诱导大鼠结肠肿瘤模型中,饲以衍生物R024-5531,发癌率显著下降而且其血钙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衍生物OTC的研究也有类似的结果。Shabahang对HT-29与SW620两个结肠癌株给予多种维生素D衍生物,结果VDR表达很低的SW620细胞对试验的多种衍生物不敏感,不出现增殖受抑,作者认为维生素D只对VDR表达较高的结直肠癌才有较好的促分化、抑增殖反应。3、维生素C和E维生素C和E被认为具有抗氧化特性,可用于肿瘤预防。维生素C有安全和很易得道的优点,但大型临床试验未发现维生素C和E对预防肿瘤的发生有益。4、食物中提取的化学预防剂许多自柑桔产品、亚洲食物及香料中提取的新化合物在临床前期研究中显示有化学预防作用。(1)姜黄色素:在动物模型中显示出明显的结直肠癌化学预防活性;体外研究显示可使大肠癌细胞株HT-29和HCT-15的增殖显著减低并呈剂量依赖性;(2)紫苏醇:存在于柑橘类、熏衣草和薄荷中,饮食中添加可显著降低实验动物肿瘤的发生;(3)另一种柑橘提取物橙皮油素可显著降低实验动物结肠肿瘤的发生总之,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已肯定大肠癌的发生与饮食营养因素密切相关。今后的研究应致力于寻找发现对人类特异的结肠致癌物,进一步阐明膳食结构和某些特殊饮食习惯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由于先前的研究结果大多来自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因而得出的结论不明确,甚至出现了相互矛盾现象,今后可重点进行实验室研究以便对上述结论进行验证和澄清。由于膳食结构和某些特殊饮食习惯并不像致癌物作用那样强烈,在短期内,甚至整个动物生命周期内都可能诱导不出肿瘤,因此采用转基因动物(特殊代谢类型)来进行这样的试验将是未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开发食物中非营养素,为大肠癌的化学预防提供高效、无毒的化学预防剂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