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赵晓东
3601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知识库 学习高僧生活习惯 养生又长寿
学习高僧生活习惯 养生又长寿
发布时间:2024-03-20
浏览:6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学习高僧生活习惯养生又长寿

  人到了一定的年级最不可回避的话题就是年龄了。衰老和死亡困扰了一代又一代人。到底怎样才可以永葆健康、怎样才能获得长寿呢?

  古有秦始皇曾派术士徐福到东海蓬莱寻求长生不老仙丹;唐宪宗吃了“山中隐士”柳泌配制的“仙药”,变得脾气暴躁,杀人如麻,并在43岁时突然死去……这些养尊处优、位高权重的国君梦想长生不老却求之不得,而令人感到不解的是,那些远离尘嚣、一心向佛、吃着粗茶淡饭的僧侣反而大多高寿。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这其中又暗藏着哪些长寿密码呢?

  晨钟暮鼓,生活规律

  有人曾对我国历史上的571位高僧做过一个统计,发现他们的平均寿命竟然高达76.4岁,比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高出36.1岁。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我国古代,僧人居然能达到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实属奇迹。这其中,规律健康的生活作息被公认为是他们获取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

  僧人们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五点准时起床,一直到晚上九点暮鼓响后上床就寝,每天都按部就班地修行和生活。那么生活是否规律为什么对人的健康长寿有这么大的影响呢?这是因为人体各种生理功能,是呈现近似昼夜的节律变化,而体温、脉搏、血压、血糖含量、激素分泌等,也都具有昼夜节律性。只有保持生活的规律性,才能维持正常的水平,有益于健康长寿。反之,如果生活不规律,人体的周期性节律受到干扰破坏,就会发生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性格温和,慈悲为怀

  僧侣一向都是看淡世事,甚至看破红尘,正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对世间名利看得比较淡漠。也正因如此,他们与俗世中的众生相比,情绪上往往更为平和淡定,遇到事情也是不急不躁,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实践也证明,性格温和的人大多生病少。尤其是面部表情柔和的人,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

  而僧侣大多心怀慈悲,对世间的不平之事、苦难之人抱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而研究表明,一心向善对于健康和长寿是十分有益的。

  心无挂碍,与世无争

  僧侣四大皆空,心无挂碍是他们追求的心灵最佳境界。正所谓“淡泊者健,宁静者寿”,秉持这种无欲无求的恬淡状态,自然心中清静而容易进入虚无的境地。精神世界虚静恬愉可增加人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人不会轻易染病。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其最大欲求莫过于名和利,因此若能淡泊名利,与世无争,就能心神得养,自然就可健康长寿。

  农禅并举,有益身心

  佛家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僧侣们直接参与生产劳动以实现衣食的自给自足。比如,一些僧人会在寺院中自种蔬菜,或者研磨豆子。此外,他们也参加一些其他劳动,比如扫地、担水、砍柴、做饭等。僧人们在参禅之余还习练武功,勤于运动。农禅并举,动静结合,这对于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好处的。

  六和共住,和谐生活

  僧侣的日常生活讲究“六和敬”的原则。“六和敬”最倡导的就是互相敬重,和谐合聚,清净快乐,说到底强调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研究显示,人际关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甚至比合理饮食、经常锻炼和定期体检更加重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使人的精神愉悦,免疫功能也随之增强。相反,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导致抑郁、孤独等,这样的人容易产生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也会大受影响。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