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樊茂蓉
3670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知识库 共同性斜视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共同性斜视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2023-02-07
浏览:10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1.deviationofeyeposition偏差(眼睛位置的偏差)是指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个目标,双眼视轴处于分离状态,一只眼睛注视目标,另一只眼睛偏离目标。

水平偏斜是共同性斜视最常见的偏斜方向,单纯垂直偏斜少见,部分可合并垂直偏斜。比如有些内斜视患者在眼球内翻时有向上的倾斜,而这种垂直倾斜并不完全是由于眼外肌麻痹引起的,往往是由于下斜肌相对于上斜肌肥大、力量过大所致。当眼球向内转动时,下斜肌的力量比上斜肌强,导致眼球向上转动。

共同性斜视的眼位偏斜可以是单眼的,即眼位偏斜常固定在一只眼睛上。也可以是双眼交替,即有时右眼倾斜,左眼看;有时候左眼倾斜,右眼看。但是两只眼睛不能同时看同一个目标。

通常,健眼看目标时斜视的斜角度称为第一斜角;斜视目标时,健眼的斜角称为第二斜角。共同性斜视的第一斜角等于第二斜角,与非共同性斜视不同。

因为共同性斜视眼外肌和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没有明显的损伤,所以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眼球运动障碍。当你从各个方向看眼球时,眼位的偏差大致相同,当你看任何一只眼时,另一只眼的偏差大致相同。但在A-V斜视和继发性共同性斜视患者中,某一眼外肌的力量可能略有增强或减弱。比如内倾患者,可能表现为轻度外旋不足,内旋增强。A-V斜视在向上和向下凝视时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偏斜差异,主要是水平或垂直肌群力量过大或不足所致。

一只眼睛盯着目标,另一只眼睛偏转。也就是说,用左眼凝视时,倾斜度集中在右眼;右眼看的时候,倾斜度集中在左眼,倾斜度也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当健康眼注视目标时,斜视的斜角度(第一斜角)与健康眼的斜角度(第二斜角)相等。

眼球运动无障碍,双眼全方位旋转时偏斜程度不变。但在一些高级神经活动的影响下,如深度睡眠、麻醉或使用调节套,其倾斜度可能会有所不同。大部分患者没有自觉症状,经常因为外貌而就医。

分类:

(1)根据偏转的性质,它可分为:

单眼斜视:往往一只眼固定,另一只眼偏斜。斜视力明显下降。

交替斜视:眼睛可以交替凝视或偏转。如果你用左眼凝视,右眼会偏转,如果你用右眼凝视,左眼会偏转。两只眼睛的视力经常是接近的。

(2)根据偏转方向,可分为:

内斜视(内斜视):眼球向内倾斜;

外斜视(外斜视):眼球向外偏斜;

斜视(Hyperstrabismus):眼球向上倾斜;

下斜视(下斜视)眼球向下倾斜。

2.复视和复视是两只眼睛把同一个外界物体看成两个物体的现象。由于眼位的偏移,双眼视网膜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生了变化,即原来的健眼黄斑与斜视黄斑之间的对应关系,变成了健眼黄斑与斜视黄斑外视网膜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同一外界物体落在双眼视网膜的非对应点上,被视觉中枢感知为两个物体。健眼为黄斑凝视,产生的物像清晰且位于前方,称为实像;斜着眼睛看黄斑外的一个点,造成图像模糊,称为虚像。

共同性斜视的斜视方向是水平的,所以水平复视是最常见的复视。在内斜视的情况下,外界物体落在健眼黄斑的视网膜和斜视黄斑的鼻侧,健眼黄斑的视觉方向仍投射在前方,而斜视黄斑的鼻侧的视网膜成分的视觉方向投射到颞侧,因此内斜视产生同侧复视。外界物体落在健眼黄斑和斜视黄斑的颞侧视网膜上,黄斑颞侧视网膜的成分向鼻侧投射,导致交叉复视。

混淆是不同外界物体的影像落在双眼视网膜对应点上的结果。由于眼位的偏移,双眼黄斑两个主要对应点的视觉方向相互分离,不再走向一个地方或同一个方向。但是,在视觉中枢还没有来得及适应和处理这种变化之前,健眼黄斑仍然接受或感知其前方的物像,而斜视眼黄斑接受或感知的是另一个方向的物像。当两个不同物体的图像重叠时,就会产生视觉混乱。

斜视早期出现复视和混淆。然而,因为共同性斜视发病早,所以常常在儿童早期发病。此时视觉处于发育阶段,双目视觉尚未牢固建立。这些复视、混淆等视觉障碍,通过整个视觉系统的一系列调整和补偿,很快消除。而且孩子无法用文字表达这些视觉障碍的自觉症状,所以往往不会抱怨复视。只有当双眼视觉已经牢固建立的年龄较大的孩子突然出现急性共同性斜视时,才会主诉复视。然而,共同性斜视的复视不同于非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的复视距离不随注视方向和注视眼睛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无论你向任何方向看,或者用任何一只眼睛看,共同性斜视的复像距大致相等,复像距关系一致,其复像距只与注视目标的距离有关。

3.斜抑制斜抑制是指眼位偏离后的复视和混淆。为了避免这些视觉障碍的干扰,视觉中枢主动抑制产生斜视图像的反应。抑制方式有三种,即注视抑制、活动抑制和非中枢注视。注视抑制是斜视时注视的抑制。抑制不仅存在于斜视眼偏斜时,也存在于斜视眼处于注视位置时。一只眼睛长期固定抑制,必然导致黄斑功能下降,也就是所谓的抑制性弱视。斜视发病越早,持续时间越长,抑制越深,弱视越严重。这种抑制多发生在恒常性单眼斜视患者。

活动抑制是指只有当眼球位置偏离时,抑制才会发生。当斜视眼转向注视眼时,抑制消失,眼睛交替偏转和注视。因为双眼可以交替使用,所以大部分没有抑制性弱视,每只眼都能维持正常的中心视觉,但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所以大部分没有双眼视觉或双眼视觉不正常。这种形式的抑制经常出现在交替性斜视患者中。

偏心注视也叫偏心注视。非中心注视形成的机制是单眼抑制加深,黄斑中心凹功能极低,甚至低于黄斑周围,注视中心移至黄斑周围区域。这时候两只眼睛同时在看东西,斜眼就不能用视网膜中央凹来凝视了。当健康人的眼睛被遮住,斜视者被迫凝视时,斜视者不能用中央凹凝视,而要用中央凹以外的其他部位,即非中心凝视。这种抑制的结果常常导致严重的弱视。

4.单眼注视,即眼位偏移后,斜视的视觉功能受到抑制。患者总是用一只眼睛看东西,两只眼睛不可能同时看东西,没有相互配合协调的机会。如果发病较早,必然会影响双眼视觉的发育。有些病人可能完全没有双眼视觉。如果用合视镜检查,他们只能看到一个镜筒的画面,而不能同时看到两个镜筒的画面。即使他们可以同时看到两张图片,他们也不能将两张图片重叠。有些患者可能有同时视功能或融合功能,甚至有一定的立体视觉,但这些双眼视觉不可能是正常的双眼视觉。如果用同视机检查,它们重合点的位置不在正常范围内,内向者往往重叠在过度集合的范围内;斜的容易在过度分离的范围内重叠。融合范围往往变窄,立体视锐度往往过大(≥400秒角)。作者报道238例弱视患者中,95例无双眼视觉,其中78例为无双眼视觉的斜视性弱视。治疗后58.9%的弱视患者建立了立体视觉,49例未获得立体视觉,均为斜视性弱视患者。另有作者报道,19例双眼视觉正常的斜视患者中,有立体视者1人(立体视锐度≥400秒),立体视者13人,占68.4%。可见,斜视对双眼视觉的建立和发展危害极大,且斜视发病年龄越小,持续时间越长,对立体视建立的影响越大,尤其是2岁以前的斜视,预后越差。因此,斜视应尽早矫正,创造双眼同时使用的机会,促进双眼视觉的建立和巩固。

5.内倾明显的儿童,尤其是先天性内斜视的儿童,直视前方时可以交替注视对方,侧视时右眼注视左视野内的目标,左眼注视右视野内的目标。这种现象被称为交叉固定。侧视时眼球不需要向外翻,时间长了向外翻的功能就被抑制了。看起来像外直肌麻痹,但不是真的外直肌麻痹。如果捂上一只眼睛几个小时,外翻的功能就会恢复正常。或者宝宝头部可突然快速转向对侧,可见正常眼球向外运动。

6.双眼凝视视野改变了视野,即眼球直视前方时看到的空间范围。眼睛互相重叠的部分叫做双眼视觉。这是双目视觉的基础。双眼视觉不重叠的部分在颞侧,称为颞新月。颞侧新月只能被同侧的眼睛看到(图1)。

眼位偏移后,双眼视野发生变化。当眼睛向内倾斜时,斜视视野向鼻侧偏移,使双眼重叠视野扩大,颞侧视野缩小,总视野缩小。斜视时,斜视者的注视范围向颞侧偏移,斜视者的颞侧视野增大,使双眼总视野扩大,但双眼重叠视野缩小。

内斜视时,可出现交叉凝视;当出现外斜视时,可出现同侧注视。外斜视矫正时,外直肌减弱,术后眼位矫正,颞侧视野可变窄。

7.凝视同一边。

根据患者的典型临床表现不难诊断。共同性斜视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治疗效果与详细的眼部检查密切相关,尤其是对于不能陈述病史、不能配合检查的婴幼儿。应对他们进行耐心、仔细、反复的检查,以便掌握斜视相关的各种信息,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1.孩子是否足月出生,是否有吸氧和助产史。因为助产和吸氧会引起眼底出血和玻璃体病变,造成知觉性斜视。

2.平时看东西有没有异常表现,比如看东西太近,歪着头,眯着眼,强光下闭一只眼等。

3.斜视发生的时间和发病年龄与预后密切相关。斜视发生越早,治疗效果越差。半岁前发生的先天性斜视很难得到功能性治愈。有些病人的发病时间很难确定。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是斜视,但不一定是真性斜视。有些斜视是被别人发现的,比如邻居、亲戚、老师等。,但是父母不知道。你应该参考你小时候的照片来帮助诊断。

4.发病后眼球偏斜是间歇性的或持续性的。如果是间歇性的,多长时间发生一次,有没有明显的规律,什么时候转为持续性斜视?

5.斜视的性质和方向有隐性或显性,内斜视或外斜视,垂直斜视或交替上斜视。

6.眼睛是一只眼持续斜视或交替斜视,一只眼持续斜视容易出现重度弱视。

7.起病急慢后,逐渐发生或突然发生。

8.伴有或不伴有复视的伴随症状,复视的性质和特点,眼球震颤和隐性眼球震颤,以及垂直偏斜。

9.没有惊吓、高热、外伤等诱发因素。

10.治疗后是否进行屈光矫正、弱视训练、手术治疗,以及手术的时间、眼型、手术方法。

11.家族史家族成员中,他们的祖先或同时代人是否有同样的疾病。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