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1)治疗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治疗不仅要控制眼压,防止视神经功能的损伤,还要保持角膜移植片的透明性,减少其他术后并发症。由于青光眼发病机制的不同和原眼部病变的影响,治疗往往需要综合考虑。首先要治疗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同时积极及时的控制眼压。目前有药物和手术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的青光眼。
1.药物治疗首先选择抗青光眼药物治疗,主要是抑制房水的生成。滴眼液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激动剂、碳酸酐酶抑制剂等。可单独使用,或与两三种药物联合使用。胆碱能药物通过收缩睫状肌和牵拉巩膜突和小梁网来促进房水引流,对闭角型青光眼可使瞳孔缩小,牵拉虹膜避免前粘连,使房角开放。但一般不建议使用胆碱能药物,因为有破坏血-房水屏障功能、加重眼部炎症和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危险。肾上腺素类药物还可破坏血-房水屏障功能,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移植物内内皮细胞减少,无晶状体眼角膜移植术后单孢角膜炎复发和黄斑囊样水肿。前列腺素衍生物主要通过增加葡萄膜巩膜引流来降低眼压,要求房角开放,能看到睫状带,但不适合眼部炎症活跃的病例,因为可能有促进和加重炎症的不良作用。当眼压不能控制时,全身性降眼压药物如碳酸酐酶抑制剂、高渗脱水药物等。是结合在一起的。
2.药物治疗无效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手术治疗应采用降低眼压的方法。如果球结膜没有广泛瘢痕化,首先应考虑小梁切除术联合抗代谢药物(丝裂霉素C、5-氟尿嘧啶),因为大多数角膜移植患者眼前段有广泛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无晶状体、眼外伤、化脓性角膜溃疡等。).如果球结膜瘢痕广泛而严重,或者眼前段炎症明显,小梁切除术联合抗代谢药物的成功率也很低。有必要进行青光眼房水引流植入物,以将房水从前房引流到位于赤道部的引流盘周围,从而降低眼内压。压力控制阀(又称青光眼减压阀)青光眼房水引流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文献报道眼压控制率为71% ~ 86%,甚至高达96%,角膜移植物透明率为71% ~ 88%。如果患眼不适合青光眼减压阀手术,我们只好选择睫状体破坏手术。睫状体破坏性手术包括睫状体冷凝术、睫状体光凝术等手术方法。睫状体冷冻术简单易行,但对睫状突的有效破坏往往难以量化,而且要穿过一些眼部结构(结膜、巩膜、睫状肌、血管等。),所以手术的预测效果差,组织损伤大,并发症有疼痛、出血、黄斑水肿、炎症反应、低眼压、眼球萎缩、角膜移植失败等。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的睫状体光凝术主要包括巩膜光凝术和内窥镜光凝术两种方式。其主要优点是可选择性破坏睫状突,减少对眼组织的损伤,增加术后疗效的可预见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内镜下睫状体光凝术,据报道2年随访成功率为82%。
(2)预后
及时有效控制眼压,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