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蕊
3705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小儿真菌感染性口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2023-02-09
浏览:4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1.急性伪膜性念珠菌病又称鹅口疮,常见于新生儿、小婴儿、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患者、长期卧床的患者。其特征是口腔黏膜上出现白色乳块,可分布于口腔的任何部位,尤其是舌、颊、软腭和口底。一是粘膜充血水肿,口腔有烧灼感、干燥感、刺激感。1 ~ 2天后,粘膜上出现散在的白斑,呈小点片状,如凝乳状,呈稍高的半粘附性。然后,这些点逐渐融合并扩展成不同形状的斑块。最后,补丁相互融合。几天后,白色斑块的颜色变黄,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变成黄褐色。白色的斑块附着在粘膜上,不易剥落。如果强行撕掉它们,出血的伤口就会暴露出来,局部有潮红和出血,但很快就会被新的补丁覆盖。病人有口干、烧灼感和轻微疼痛。一般条件好,不影响喂养。有时,孩子可能会烦躁不安,拒绝进食,哭泣和感到不安等。一般全身反应不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体温升高。偶尔会因消化道和呼吸道受累而出现呕吐、声音嘶哑或呼吸困难。涂片和培养有助于诊断。
2.急性萎缩性念珠菌病急性萎缩性念珠菌病可单独发生,也可与伪膜性念珠菌病同时发生。大多数患者都有服用大量抗生素和激素的病史。口腔充血形成大范围的边缘不规则的红色斑块,常见于舌、颊、腭黏膜。舌常见于舌背中线,局部丝状乳头萎缩。病灶两侧丝状乳头增生,与病灶区形成明显界限,也称抗生素性舌炎。严重者可在萎缩的红斑区形成小的溃疡面,相应的腭黏膜可有充血的红斑区,有疼痛和明显的烧灼感。
3.慢性萎缩性念珠菌病常发生于戴上颌义齿和正畸矫治器的患者,也可发生于一般患者的口腔。常伴有口角炎。慢性病程,持续数月至数年。可复发,患者轻度口干、灼痛。
根据各种类型的临床表现,一般用念珠菌涂片、培养、鉴定容易诊断。慢性增生性念珠菌病应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