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症状
1.发病缓慢,病程长。角膜溃疡常发生在伤后几天内,病程可持续2 ~ 3个月。刺激症状轻微。
2.角膜溃疡因致病菌不同,形态各异。早期溃疡浅表,表层有结节状浸润,呈灰白色或乳白色混浊;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不平,干爽性感,与健康角膜边界清晰。坏死组织很粘,很容易清除。深度溃疡,除了症状严重的,看起来就是“蠕动性角膜溃疡”。溃疡面平坦粗糙,呈“舌苔”或“牙膏”状,自角膜表面隆起。基质中有菌丝,浸润致密。伪足是由溃疡周围延伸的菌丝形成的,或者在溃疡周围出现所谓的“卫星”病变。有时溃疡边界可出现浅沟。溃疡发展到深处,坏死组织脱落,角膜穿孔,或出现“露珠”现象。可以推测前房已经消失。有时坏死的角膜混有虹膜组织,说明溃疡已穿孔。与细菌性角膜炎相比,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和进展较慢。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临床特征大多是角膜上相对静止的病变。然而,目前,在滥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后,真菌性角膜炎的典型病程很少。但常见真菌性角膜炎的浸润和溃疡发展迅速,有的可在一周内感染整个角膜。因此,病程不能作为判断是否为真菌感染的主要临床指标。
真菌性角膜炎的典型角膜病变有:
(1)菌丝包被表现为角膜感染的轻微灰色隆起,外观干燥、暗淡,部分呈羊脂样,紧密附着于下方的炎症组织。
(2)伪足在感染的角膜病灶周围有伪足,似树枝状浸润。
(3)卫星病灶在大角膜感染病灶周围,有与病灶无关的小圆形感染病灶。
(4)免疫环在感染灶周围常呈环状浸润,在此环与感染灶之间有一条模糊的透明带。
(5)内皮斑块约50%的患者可在角膜内皮表面看到圆形块状斑块,常见于病变下方或周围。
(6)水肿是判断角膜感染深度的重要指标。水肿说明感染已经到达角膜基质层,部分甚至部分菌丝已经穿透后弹力层。角膜穿孔前,前房脓液中仅有15% ~ 30%有菌丝,多为反应性子宫积脓。角膜穿孔时,高达90%的前房脓液中有真菌菌丝。早期脓胸呈白色,但发展到严重阶段,呈淡黄色,粘稠,不易移动,难以区分溃疡、脓肿或脓胸。脓液中通常含有真菌。后角膜沉积物常为棕灰色粉末、颗粒状或淡黄色糊状(图6-9)。
图6-9真菌性角膜炎
根据对不同感染真菌动物模型的研究,不同感染真菌在角膜的感染方式不同,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比如白色念珠菌角膜炎,早期表现为浅层角膜病变,轻度隆起,发展缓慢。病灶区呈灰色,可见伪足和卫星灶,病灶周围有明显细胞浸润。镰刀菌角膜炎表现为毛玻璃样增厚,干燥的灰白色病变,表面凸起,病变周围无明显浸润。真菌性角膜炎,角膜病变呈徽章状改变,周边病变致密,中央病变稍轻。病情发展迅速,3天出现前房积血。
诊断
1.病史:角膜常伴有植物和土壤损伤史,眼部和全身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广谱抗生素史。
2.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眼部的典型体征。
3.根据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有助于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