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一)病因急性胆囊炎和胆管炎的主要疾病是胆汁潴留和细菌感染。胆汁潴留多由胆管梗阻引起。常见的梗阻因素包括先天性或炎性胆管狭窄、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反流、寄生虫引起的胆总管括约肌痉挛等。细菌可通过淋巴、肠道或邻近器官侵入胆囊和胆管,引起炎症的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约占70%。其他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等。也可以是混合感染。
(2)发病机制胆囊是盲囊,胆囊动脉是终末动脉。急性期,胆囊管梗阻后,胆囊黏膜分泌增多,吸收功能下降,胆囊内压逐渐升高,可压迫胆囊壁的淋巴和血管,使淋巴血液循环受阻,小动脉可因炎症而闭塞,从而引起局灶性缺血性病变,可导致胆囊黏膜糜烂、溃疡、坏死,严重者甚至出现胆囊壁大面积坏死。急性胆囊炎或胆管炎开始时,粘膜充血水肿,继而扩散到胆囊或胆管壁各层,管壁增厚,表面有纤维蛋白渗出。感染严重者囊壁有化脓性病灶,形成化脓性胆囊炎和/或胆管炎。患者年龄越小,病变越剧烈。由于同时存在胆囊管或胆总管括约肌痉挛,胆囊或胆总管会发生肿胀,出现局部缺血、坏疽,导致穿孔和胆汁性腹膜炎。此时,孩子可能会出现意识模糊和中毒性休克等体征。根据病变程度,可分为4种类型:
1.急性单纯性胆囊炎多见于急性炎症早期,胆囊内压增高,胆囊粘膜炎症水肿,囊壁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儿童的“胆囊肾积水”就属于这种类型。
2.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炎症继续发展到胆囊壁的肌层和浆膜层,全层胆囊壁增厚,血管扩张,渗出增多,浆膜可被脓性渗出物覆盖;胆囊里的胆汁浑浊化脓。
3.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时,胆囊内压持续上升,胆囊壁水肿加重,可引起胆囊壁血管炎症性闭塞,导致胆囊壁组织坏死。胆囊组织坏死后,胆囊内压稍有升高,脓性胆汁流入腹腔,可发生胆囊穿孔,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然而,胆囊管的慢性梗阻可导致胆囊积水。胆汁的色素被吸收后变成白色胆汁,钙的分泌增多,可出现钙质的水样胆汁。胆囊壁钙沉积可产生“瓷样胆囊”。在成人中,50%的这种情况会发展成胆囊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