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谢洋春
3542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知识库 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2-03
浏览:4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目前最常见的贫血是缺铁性贫血。铁是制造血红素的必要矿物质。如果你没有获得足够的铁,红细胞就会减少。那么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1、

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体内贮存铁减少为不足以补偿功能状态的铁时,铁代谢各项指标异常:贮存铁(铁蛋白、含铁血黄素)指标降低,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总铁结合力和未结合铁转铁蛋白增加,组织缺铁,红细胞缺铁。

2、

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红细胞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形成血红素,血红蛋白生成减少,红细胞胞浆少,体积小,出现小细胞和低色素性贫血;在严重的情况下,粒细胞和血小板的产生也会受到影响。

3、

缺铁对细胞代谢的影响:组织缺铁使细胞内含铁酶和铁依赖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患者的精神、行为、体力、免疫功能和儿童的生长发育及智力;缺铁可导致外胚层组织的粘膜病变和营养障碍。

贫血患者最好不要喝茶,多喝茶只会加重贫血症状。因为食物中的铁是以三价胶体氢氧化铁的形式进入消化道的。通过胃液的作用,高价铁转化为低价铁,可以被吸收。但茶叶中含有单宁酸,饮用后容易形成不溶性的钽酸铁,从而阻碍铁的吸收。

其次,牛奶和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会阻碍铁的吸收,尽量不要和含铁的食物一起吃。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