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王翠玲
3568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知识库 中耳炎的几个认识误区
中耳炎的几个认识误区
发布时间:2023-02-06
浏览:6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慢性中耳炎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病率特别高,一般分为单纯性、化脓性和胆脂瘤型。其实我们对于中耳炎最怕的就是耳聋的危险,但是我们对于中耳炎有几个误区。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误区一:中耳炎没有耳痛和化脓性耳道就不是中耳炎。

临床上,中耳炎可分为急性、慢性细菌性(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分泌性)中耳炎和胆脂瘤型中耳炎。以化脓性中耳炎为主要症状,急性期的耳痛符合我们对中耳炎的传统概念,但分泌性中耳炎没有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耳痛也很少见,只有耳朵不通和听力下降的症状。主要是咽鼓管阻塞引起的中耳、鼓室负压所致。因为渗出液是非细菌性的,一般没有耳痛和化脓,所以这种病容易漏诊和误诊,尤其是没有主诉症状的患儿容易延误治疗。比如患有鼻炎、鼻窦炎的鼻咽部重量增生的孩子,就容易患上这种病。家长可以注意孩子在交流时是否要求你说话声音太大,看电视声音太大。如果有这种情况,他们应该去医院检查是否有中耳炎。

有些患者在疾病确诊后甚至不相信医生的诊断,以为医生误诊中耳炎,不愿配合治疗。有些胆脂瘤型中耳炎可能有间歇性脓性分泌物的症状,但有些患者没有这种症状。只有在耳痛、头痛的检查中才会发现,容易被漏诊、忽略。

误区二:非化脓性中耳炎比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率低,危害小。

分泌性中耳炎,没有鼓膜穿孔的急性中耳炎,有些胆脂瘤型中耳炎可以避免流脓,但发病率不低,危害也不轻。非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率目前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报告,但比化脓性中耳炎更为常见。儿童渗出性中耳炎发病率高。在这个年龄段,咽鼓管比较直,鼻咽腔比较小,鼻炎鼻窦炎比较多见。此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更容易刺激咽鼓管黏膜水肿,继发性咽鼓管阻塞导致分泌性(卡他性)中耳炎。

各年龄段成人非化脓性中耳炎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但与普通感冒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关系更为密切。主要原因是鼻咽黏膜细菌病毒感染累及咽鼓管黏膜。鼻咽癌等其他疾病也会引起中耳炎,出现耳朵不通,听力下降。

误区三:“水从耳道出来”,脓出来就是中耳炎。

这是因为我们对其他耳科疾病了解不多。过去中耳炎的判断是耳道内有“水样脓”。现在我们知道其他耳科疾病也有“水样脓”的症状。例如,外耳道炎有时表现为耳道内“水样脓”,并伴有细菌感染。中耳炎和中耳炎的主要区别是前者的鼓膜是完整的,没有穿孔。当然,化脓性中耳炎有针状穿孔,暴露不清,有时很难与外耳道炎区分。

外耳道炎的原因很多,如反复挖耳、糖尿病性真菌感染、耳道狭窄、进水等,尤其是挖耳。外耳道毛囊炎引起的疔疮、溃烂也可引起耳道流脓。检查耳道和询问过去的病史可以用来确定它。

很多朋友认为中耳炎不是什么大病,吃点消炎药就好了,这是个馊主意。虽然中耳炎的治疗难度不大,但还是要尽早治疗,以免急性中耳炎加重导致慢性中耳炎。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