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吴建华
3674
所有文章
23
查看次数
1
昨日次数
知识库 胆道华支睾吸虫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胆道华支睾吸虫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发布时间:2023-02-03
浏览:6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1.粪便中发现虫卵可诊断为华支睾吸虫病,检出率约为50%。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涂片法、水洗沉淀法、改良加藤厚膜涂片法和醛醚法。后两种方法检出率较高。直接检查十二指肠引流液中的虫卵,检出率接近100%。因为手术比较麻烦,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所以不适合常规使用。

2.免疫学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华支睾吸虫病,血清阳性率达89.7% ~ 100%。该方法简单、快速、耗血量少、灵敏度和特异性高、易于判断。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方法。常用方法很多,皮内试验阳性率92% ~ 95%,假阴性5%左右,可用于初筛。血清间接血凝试验(IHA)阳性率为90%。

3.血象可有白细胞总数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严重感染会导致贫血。

4.肝功能检查显示轻度感染变化不大;严重感染的主要表现是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下降,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ALP升高。血清ALT正常或轻度升高。

1.中重度感染的b超检查,肝内胆管常扩张,肝脏增大,扩张的小胆管呈“丛林”状分布。在扩张的小胆管周围,形成无声影的小光团,或沿门静脉分支,散在“星星”样强回声。

2.胆管造影术:通过十二指肠镜的经皮经肝胆管造影术(PTC)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ERCP是常用的。胆道造影的特点是:扩张的胆管不是由粗变细的“树枝状”,而是被蠕虫堵塞,增宽的胆管分支突然被切断,呈“秃支”(图1)或“囊性”端。扩张的胆管内也可见丝状或椭圆形透明区。

3.华支睾吸虫引起的胆管CT扫描典型改变是肝内胆管从肝门向包膜均匀扩张,直径相近(图2),与一般梗阻引起的明显不同,即胆管从肝门向四周逐渐扩张。包膜下胆管末端囊性或杆状扩张的发生率也较高,达90.8%(148/163例)。CT可同时显示复杂病变,图2为同时经手术证实的肝右后叶胆管癌。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
胆道华支睾吸虫病应该如何预防?
广东、广西和海南是肝吸虫的严重流行区。因为广东等地区有吃生鱼的习惯,而过桥米线、生滚鱼粥、火锅、烤炒等烹调时间不足以完全杀死囊尾蚴,或者炊具生熟,也会引起感染。轻度感染者大多无症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厌食、乏力、神经衰弱、上腹痛和肝肿大等。部分患者出现水肿、夜盲症和不规则发热等症状,或出现营养不良、生长迟缓等发育障碍。可并发胆管炎、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等。少数患者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病例可因大量感染出现寒战、高热、肝区疼痛、轻度黄疸、血转氨酶升高、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等急性华支睾吸虫病症状。长期感染华支睾吸虫与胆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诊断依靠从粪便或十二指肠液中获得的胆汁检查来寻找虫卵。宜采用能显著提高阳性检出率的卵浓缩法。大便检查可采用涂片法、沉淀法、氢氧化钠消化法、甲醛乙醚浓缩法等。同时可以清点虫卵(有助于了解感染程度和治疗效果)。注意粪便样本的收集。早上取第一次大便前端5-10g左右,连续三次送检,有助于提高检出率。如果疫区有不明肝脏损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感染华支睾吸虫能产生抗体,但不能防止再感染。
吴春波
发布时间:2023-02-03
 
胆道华支睾吸虫病是什么?
华支睾吸虫病,俗称肝吸虫,1874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一名华侨的胆管中首次发现,1908年在中国确诊。1975年,在湖北省江陵县西汉和战国墓葬遗存中发现华支睾吸虫虫卵,证明该病在中国至少流行了2300年。华支睾吸虫几乎遍布全球,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目前,中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发生或流行这种疾病。由于不良饮食习惯,我国广东省的感染者最多,达500多万,占全国感染者总数的一半。成虫寄生于胆道系统,引起胆管的胆支睾吸虫病。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引起胆囊炎、胆管炎、胆管结石、胆管肿瘤、营养不良、生长迟缓等。
李红冬
发布时间:2023-02-03
 
华支睾吸虫病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对于他的检查,可以做一些血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间接血凝试验,b超检查,ct检查,大便检查,间接荧光抗体检查等。这些相关检查要根据病史的一些临床表现来诊断,一般也会出现一些临床症状。比如消化不良,精神萎靡,上腹痛腹泻都是有害的。它会影响消化系统,引起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发现这些症状并接受检查后,一定要积极治疗。目前给予一些驱虫药物进行治疗,对症治疗效果还是可以结合症状的。经过大部分积极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不用太担心。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多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
刘爱华
发布时间:202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