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腹泻是一个症状。不同的疾病可以引起类似的腹泻,而同一种疾病,又可以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故其鉴别诊断非常重要。
1.鉴别诊断思路
(1)感染性腹泻:首先应当鉴别是感染性腹泻还是非感染性腹泻,这可以通过临床症状是否发热,粪便常规涂片检查有无红、白细胞,以及镜下是否发现原虫、虫卵等进行初步筛选。若是感染性腹泻,应根据流行病学史,是否疫区,有否典型症状和体征,进一步作病原学检查,进行细菌培养、病毒分离以及血清学试验查特异性抗原或抗体等进一步确诊。
(2)病变的部位: 对于非感染腹泻则应进一步作大便潜血,粪便还原物质试验,粪便的酸碱度(pH值)以及右旋木糖(D-xylose)排泄试验等,以期初步筛查病变的部位,以及是否双糖酶缺乏,是否糖类吸收不良,是否小肠吸收功能不良(口服木糖后尿中排出量少,为小肠吸收功能不良)。粪便中脂肪苏丹染色,阳性为脂肪泻等,进行初步筛选;必要时进行内镜检查,或病理组织学检查,以利于确定诊断;对于某些特殊的消化系统疾病可选择某些消化功能特殊试验,胃肠动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小肠、结肠活体组织检查等。
(3)肠外疾病:疑及肠外疾病及全身疾病造成的腹泻时,可做一些肠道外疾病的特殊检查,如免疫功能检查,各种导管造影等。
2.疾病鉴别
(1)感染:
①病毒性:
A.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肠炎又称秋季腹泻,是婴幼儿秋冬季节常见腹泻病。轮状病毒1973年在澳大利亚被发现,1975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因其形似车轮而正式命名为轮状病毒(rotavirus)。我国1978年分离出轮状病毒。轮状病毒分为A~G 7个群(组)。其中A群为婴幼儿秋季腹泻的主要病因。B群在我国北方成人中流行,C群在世界各地儿童中散发流行。亦可引起猫、猪腹泻。D~G群主要在动物中流行,引起鸡、鸟、禽类腹泻,对人不致病。其中A群又分长型、短型两个亚型。流行季节9月~次年3月,但以10~12月为流行高峰,在流行季节80%以上为轮状病毒肠炎。以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主要是粪-口传播途径感染。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约占1/3病例,常误诊为上感。继而出现恶心、呕吐、水样便,亦可呈黄稀便,糊状便。每天10~20次不等,常伴尿少,脱水,酸中毒,少数合并心肌炎,病死率1%~2%。粪便中有大量轮状病毒排出,最长可达1周。粪便检查可见少许白细胞。在感染者的粪便中,轮状病毒颗粒可达每克粪便109或更高的浓度。电镜可直接观察到轮状病毒,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可查到特异IgM抗体(感染后5天出现);病毒RNA电泳(PAGE法),核酸斑点杂交试验等,都有助于病原学确诊。
B.肠腺病毒腹泻(enteric adenovirus diarrhea):肠腺病毒是腺病毒中能引起腹泻的一种血清型,为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第2位病原体,属于肠腺病毒属病毒F组的40,41血清型。它与原来的1~39型抗血清均不凝集,属于新的血清型。又由于目前仅从肠道细胞及粪便中分离出这类腺病毒,故称之为“肠腺病毒”,与其他腺病毒相比,它不引起呼吸道症状和角膜结膜炎,其分子生物学特性与其他腺病毒一样,含有双链DNA。
腺病毒腹泻好发年龄在2岁以下,肠腺病毒40型肠炎多见于1岁左右儿童,平均患病年龄在15.2月,中位数为12个月。肠腺病毒41型腹泻好发年龄为2岁左右(平均28.3个月),中位数19个月。70%病后有血凝抗体阳转。在世界各地报道的门诊和住院儿童腹泻病例中,肠腺病毒腹泻占2%~22%,流行无季节性,瑞士报告以夏季和冬末为多,出现两个小高峰。潜伏期3~10天,腹泻持续4~14天,一般4~8天多见。平均大便次数8.5天。约79%病儿有呕吐,20%有呼吸道症状,有的有2~3天低热。最主要表现为水样泻,约半数有脱水和酸中毒表现,但比轮状病毒腹泻为轻。排毒时间可持续1~2周。预后一般较好。诊断依赖病原学检查:可依据电镜,直接从粪便中观察病毒,或从粪便中提取腺病毒DNA作直接分析。亦可针对腺病毒40,41型单克隆抗体,对粪便标本作免疫检测。
C.诺瓦克病毒腹泻(norwalk virus diarrhea):该病毒属于小圆形病毒类,为RNA病毒。其传染源是被该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流行无季节性,主要与生吃贝类及牡蛎类水生动物等海产品有关。我国以秋冬季较多,潜伏期1~2天,病程1~3天,可有发热,呼吸道症状,腹痛,腹泻,肠绞痛,头痛,肌疼等。儿童呕吐多见,成人腹泻多见。大便4~8次/d,水样便,稀便,无血和黏液,亦无白细胞。病程自限,预后良好。
D.嵌杯状病毒腹泻(calicivirus diarrhea):该病毒属于小圆形病毒,为单链RNA病毒。潜伏期1~3天。临床与轻度轮状病毒腹泻无法区别。常在学校和孤儿院流行。主要侵犯儿童,诊断依据大便电镜检查出病原体。目前血清免疫学方法虽能检出嵌杯状病毒,但无法血清分型。
E.星状病毒腹泻(astrovirus diarrhea):星状病毒亦属小圆形病毒。为单链RNA病毒,此症多见于婴儿到学龄前儿童,美国3~4岁儿童中,70%有血清抗体存在,英国住院的腹泻患儿中,4%查出星状病毒。潜伏期1~2天,临床症状轻,为水样便,约1/3患儿有呕吐,一般腹泻症状轻,亦有隐性感染而无症状者。电镜检查出病毒颗粒是惟一诊断方法。新近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病毒,但不能作血清分型。
F.肠道病毒腹泻:肠道病毒主要由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ns),埃可病毒(ECHO virus)和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等3组病毒组成。近年来肠道病毒不断引起新生儿严重医院感染,预后凶险。最近台湾省等地又流行肠病毒感染,近万人发病,数十人死亡,引起各方面的重视。肠道病毒可引起全身各系统症状,如中枢神经系统、皮疹(手足口病)、呼吸道、心肌炎、出血-肝炎综合征等多器官病变。但也能引起小儿急性胃肠炎,EHCO病毒11,18,22及1,3,6,9,14,19型,柯萨奇病毒A9和B2~5皆可引起小儿急性胃肠炎,表现乏力、腹泻、水样便,亦可有寒战、呕吐、腹痛、发热、大便稀薄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混有少量黏液,偶尔带血,每天排便5~6次至10余次不等。一般不出现脱水症状。48h病情自然恢复。个别严重的亦可出现脱水,酸中毒。确诊需分离到病毒,自咽洗液,血及粪内均可分离到病毒,但排毒时间短暂,一般不超过36h。肠道病毒虽然可以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但不是小儿腹泻的主要病因,甚至不引起腹泻。鉴于近年来肠道病毒流行的广泛,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肠炎腹泻,也不容忽视,应当注意同轮状病毒和致病性大肠埃希杆菌引起的腹泻相鉴别。 ②细菌性:
A.霍乱:为甲类烈性传染病。是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起病急骤,传播迅速,病理变化为霍乱弧菌的肠毒素(enterotoxin)引起,属于分泌性腹泻。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呕吐,脱水,少数严重者出现肌肉痉挛或代谢性酸中毒,循环衰竭等特征。霍乱弧菌分两个生物型,即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两个生物型同属弧菌科的弧菌属。在血清型分类上两个生物型又同属O1群,为凝集弧菌。其余O2~O138型均为致病性不强的弧菌,大多不引起人类疾病,也不引起霍乱大流行,因此将这些弧菌称为非O1型弧菌或称不凝集弧菌。但在1992~1993年在印度与孟加拉国发现一种新的非O1型弧菌,其临床表现和流行特征与O1型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基本相同。此菌不与O1型霍乱多价抗血清凝集,也不与02~O138型霍乱弧菌菌体“O”抗原发生凝集,命名为O139型霍乱弧菌。WHO要求世界各国将O139型霍乱弧菌引起的腹泻列入霍乱病例报告。鉴于霍乱在历史上引起7次世界大流行,至今仍然威胁着人类健康,所以世界各国对霍乱都特别重视。霍乱的诊断要特别注意流行季节,流行地区,典型症状;同时要及时做大便悬滴及制动试验检查,要分别用O1及O139抗血清作制动试验,阳性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然后再逐步作培养及鉴定分型。
B.细菌性痢疾:本病为痢疾杆菌引起,为我国急、慢性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急性痢疾多在夏秋季发病,有不洁饮食史。急性痢疾又分为典型、非典型、中毒型3种。典型痢疾又称普通型,起病急,先有发热,食欲减退,继而出现腹痛、腹泻。腹泻初为水样稀便,继而为黏胨脓血便,每次量少次数多,里急后重,重病儿可有大便失禁及脱肛。严重者可伴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病程1~2周。
非典型痢疾较典型为轻,常无肉眼可见脓血便,大便一天数次为稀便或黏液便。体温正常,此型以婴幼儿多见。
中毒型痢疾多见于2~5岁小儿,突然高热、反复惊厥,迅速出现昏迷或休克,肠道症状初期多不明显,有时在高热、惊厥出现后6~12h才出现黏液便。
慢性菌痢指病程超过2个月以上者,多由急性菌痢治疗不彻底演变而来,病程迁延不愈者称为慢性迁延型;还有在慢性经过的基础上急性发作,称为慢性急性发作型;部分病人肠道有病变存在(直肠乙状镜证实),但临床无症状,粪便细菌培养阳性,称为慢性隐匿型。
菌痢的诊断:
a.临床典型症状。
b.粪便常规检查,显微镜高倍(400倍)视野下白细胞>15,红细胞少量,结合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菌痢的临床诊断。
c.粪便细菌学培养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可确诊菌痢。
d.慢性菌痢不易确诊时,作乙状结肠或纤维内镜检查、取标本培养或活检做病理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C.致泻性大肠埃希杆菌肠炎:这是小儿细菌性腹泻的常见病因,以儿童发病率高,多在夏秋季(5~8月)发病。致泻性大肠埃希杆菌分为5类:
a.致病大肠埃希杆菌(EPEC)肠炎:其致病机制主要通过对肠黏膜的黏附作用,使细菌与肠黏膜紧密相连,在电镜下可见黏附处的刷状缘及微绒毛脱落,有关细胞结构遭到破坏,从而影响肠黏膜消化吸收的正常功能,导致腹泻。其临床表现起病较缓,不发热,大便多为蛋花汤或带奶瓣样,有时有黏液,有腥臭味,重者可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大便分离出该致病菌,并经血清学证实,即可确诊。
b.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杆菌(ETEC)肠炎:该菌发病机制与霍乱相似,ETEC进入肠道,借助于定居因子(CF)定居于近端小肠黏膜,并产生肠毒素,引起肠黏膜分泌亢进,导致分泌性腹泻,丢失大量水分与电解质。临床表现恶心,呕吐,寒战,水样便,很少有发热,也无血便。病程4~7天。镜检大便无红、白细胞,容易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它与霍乱相似,但无典型的米泔样大便。
c.侵袭性大肠埃希杆菌(EIEC)肠炎:EIEC不同于EPEC及ETEC,其致病机制与志贺菌相似,主要侵犯大肠黏膜上皮细胞,并在上皮细胞内大量繁殖,引起细胞破坏,导致肠黏膜溃疡。临床表现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与细菌性痢疾难以鉴别。确诊主要靠细菌培养及血清学证实。
d.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EHEC)肠炎:美国1982年首次发现EHEC、O157、H7,由于污染了汉堡包中的牛肉馅而引发出血性肠炎的流行。此后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接连不断发生。1996年夏天日本发生由O157、H7型大肠埃希杆菌污染萝卜苗及牛肉而导致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波及东京、大阪、京都等40多个都、府、县,患者累计达9000余人,7人死亡。这是迄今最大规模发病的记录。EHEC最易引起1~10岁儿童感染,可导致出血性或非出血性腹泻,以血便多见,还可以出现全身和其他系统的表现:发热、烦躁、腹痛、肝大、黄疸、肝功能损害,10%EHEC肠炎可发生溶血尿毒综合征。有时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还可以发生脱水、酸中毒,严重者可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细菌培养及血清学鉴定可确诊。
e.黏附性大肠埃希杆菌(EAEC)肠炎:1985年Mathewson报道某些黏附因子(EAF)阳性的大肠埃希杆菌对肠道黏膜上皮细胞有黏附作用,不产生肠毒素,也无侵袭力,但能在黏膜细胞上繁殖,破坏绒毛及微绒毛,导致腹泻。该菌的血清型与所有已知的致泻大肠埃希杆菌不同,定名为黏附性大肠埃希杆菌(EAEC)。该菌主要与小儿顽固性腹泻有关,腹泻症状易迁延及慢性化,常长达2周或2周以上。由于黏附性大肠埃希杆菌肠炎报道不多,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D.空肠弯曲菌肠炎:空肠弯曲菌为小儿腹泻常见病原之一。发病率约2%~5%,2岁以下婴幼儿发病率高。该病为人畜共患疾病,牛、羊、鸡、鸭均是重要传染源。进食带菌鸡、鸭及污染的水、牛奶均可感染。夏季多见。潜伏期3~5天。起病急骤,常有发热,全身不适、畏寒、腹痛、腹泻、血便、呕吐等。腹泻早期为水样便,继而黏液、脓血或血便。约60%~90%患儿有血便。易被误诊为肠套叠。腹痛以右下腹痛明显,易误诊为阑尾炎。大便镜检可见多量红、白细胞,易与菌痢混淆。病程1周左右。有报告病后5~15天引起吉兰-巴雷综合征。症状消失后大便排菌可长达7周。确诊有赖于细菌培养。
E.沙门菌属肠炎:沙门菌属感染在中国小儿腹泻病病因中占重要地位。鼠伤寒沙门菌肠炎约占沙门菌属肠炎中半数以上。鼠伤寒沙门菌肠炎以婴幼儿最多见,6个月~2岁发病率最高。该病以3种形式流行:
a.散发流行:常与菌痢混淆。
b.食物中毒型:症状与散发相似,常发生在共同进餐的集体食堂,多在学校及托儿所集体进餐时发生。
c.医院感染的形式:常在产科婴儿室或儿科病房发生,短时间大量病例发生,最为严重。
临床表现分胃肠类型和败血症型:胃肠炎型表现发热,热程7~14天,发热高达38~39.5℃,腹泻多顽固难治,每天6~15次不等。大便呈黄色或墨绿色,可呈黏液便、脓血便,有腥臭味。败血症型呈高热、热度高、热程长,可有皮疹,严重者可发生休克,DIC等。发热时血培养及粪培养可阳性,有助于确诊。
F.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本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多,多发生在冬春季,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婴幼儿多见。潜伏期10天,临床表现婴幼儿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特征:急性起病,水样泻或带黏液便,部分为血便。每天腹泻3~10次不等,持续约3~14天,偶可长达3个月。肠道病变严重者有肠穿孔和腹膜炎。较大儿童及青少年多见为回肠末端炎,肠系膜淋巴结炎,阑尾炎型。临床除发热、腹泻外,主要以腹痛症状为突出,以右下腹痛最常见,临床酷似阑尾炎,容易误诊。其次为明显的弥漫性或上腹部疼痛,需与急腹症鉴别。成人则在发热性胃肠道症状期间或其后出现结节性红斑,反应性关节炎,败血症等类型,需与风湿热,关节炎鉴别。本病确诊应病原学检测阳性或抗体效价前后增高4倍或4倍以上。
G.产气荚膜梭状芽孢菌肠炎:本病是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肠炎。此菌常为食物中毒感染的病原菌,也可以引起散发性腹泻。该菌为厌氧菌,污染长久保存的肉类食品或者肉类罐头,并在其中繁殖,能产生肠毒素。人感染此菌后,经过10~16h的潜伏期,以发热、严重腹痛、大量水泻、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严重者因肠管坏死而剧烈腹痛。可有血便、毒血症、脱水、休克等危急症状。临床上有称为出血坏死性肠炎。确诊依靠可疑食品及病人粪便的厌氧菌培养,如反复培养出相同的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确诊无疑。
H.难辨梭状芽孢杆菌肠炎(又称假膜性小肠结肠炎,PMC):它是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小肠黏膜渗出斑为特征的严重胃肠炎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发热,腹部绞痛,水样腹泻和血白细胞增高。该病发生与滥用抗生素及外科手术后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有关。因此又有抗生素相关腹泻之称。诊断要点:
a.凡在抗生素应用过程中或在停用抗生素3周内,患者突然出现腹泻者,应考虑。
b.大便涂片革兰阴性杆菌比例减少,革兰阳性球菌增加(正常人3.5∶1~5∶1,本病时球菌比杆菌多,比例呈倒置现象)。
c.大便厌氧菌培养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d.结肠镜检查可见肠黏膜充血水肿,或正常有跳跃式黄白斑片样渗出物附着,可融合成片状假膜。
e.钡灌肠可见结膜黏膜有斑块状阴影。
I.绿脓杆菌肠炎:绿脓杆菌为条件致病菌,患儿病情危重或抵抗力低下时容易感染。一般为散发,有时可以引起婴儿室或新生儿病房暴发流行。
临床表现为腹泻,一天数次至十数次,初为水样便,以后可转为黏液便或血便。多数患儿有脱水、酸中毒表现。感染中毒症状明显。该肠炎有时继发于其他原发病,亦可以是医院内感染。由于多继发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危重原发病,故预后较差。大便培养可获确诊。
J.亲水气单胞菌肠炎:本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以往多被认为是一种低毒力的条件致病菌,可引起机会感染。近年来则认为在宿主抵抗力低下时,可引起严重感染。该菌广泛存在于河水、湖水、游泳池和土壤中,进入人体后对肠上皮细胞具有黏附性,并可产生肠毒素,细胞毒素使人致病。
临床表现发热,腹泻,水样便,也可见黏液便,脓血便。症状比菌痢轻,亦可变为慢性。同时可伴支气管炎,蜂窝组织炎,败血症等。
K.肠结核:小儿肠结核大多继发于肺结核,为吞咽含结核杆菌痰液的结果。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也可为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的一部分,多见于婴幼儿。肠结核的症状往往被全身播散性结核的症状所掩盖,临床上难于确诊。实际尸检所见到的肠结核远比临床诊断的为多。
临床症状:肠结核好发部位为回盲部,轻者症状不明显。较重病例有发热、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溃疡型肠结核大便带血,有时脓血便,但大多潜血阳性。在增殖型肠结核,腹部触诊和直肠探查可摸到肿块并有压痛。肠道狭窄时可发生肠绞痛及不完全肠梗阻症状。
诊断主要依据钡餐和钡剂灌肠后进行X线检查。肠结核需与消化不良、慢性菌痢、阿米巴肠炎、局限性回肠炎、溃疡性结肠炎鉴别。增殖型肠结核需与肿瘤鉴别。回盲部结核需与阑尾炎、伤寒、阿米巴痢疾及回盲部肠系膜淋巴结炎相鉴别。鉴别诊断应依据病史,结核病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大便细菌培养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等综合分析。
③真菌:
A.白色念珠菌肠炎:本病常发生在婴幼儿,特别是营养不良,身体衰弱的幼儿。广谱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常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真菌感染。在真菌感染中,白色念珠菌引起的肠炎发病率占首位。人工喂养儿比母乳喂养发病率高,夏秋季比冬春季发病率高。
临床多表现为顽固性腹泻。初期呈泡沫样水样便,或带黏液,豆腐渣或鸡蛋清样大便,有时带血丝;后期呈脓血便,出血多时为暗红色糊状。大便数次至十余次不等,腹痛和压痛多不明显。伴有低热、厌食、烦躁、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常有鹅口疮,肛周真菌性皮炎或其他部位念珠菌感染。诊断可根据:
a.病儿为真菌易感者,发生不易控制的腹泻。
b.连续多次粪便培养有众多的真菌菌落,而无其他致病菌。
c.新鲜粪便镜检发现酵母样芽生孢子及假菌丝。
d.抗真菌药物治疗奏效。
B.组织胞浆菌病:为少见病。为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它是组织胞浆菌引起的,通常呼吸道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要病变。其发病机制是吸入来自被鸟粪或蝙蝠粪污染的土壤中存在的组织胞浆菌孢子。该病分为播散型,肺型和皮肤型。婴幼儿以播散型为主,除了全身症状发热、寒战、咳嗽、乏力、呼吸困难、胸痛等外,还有腹泻的症状,有时大便带血,应与菌痢鉴别。在肺型病人,除了肺部症状和体征外,也有腹痛、腹泻、黑便等症状,有时表现颇似局限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此外组织胞浆菌还侵犯肠道淋巴组织,导致肠淋巴组织真菌性增生,并引起相应的肠道临床症状。该病少见,因而容易被误诊或漏诊。诊断可取病灶组织,骨髓或血液接种在血液琼脂平板上或沙培养基上,经2~4天,出现白色菌落,镜检见大型分生孢子有助于诊断。皮肤试验:组织胞浆菌素皮肤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血清学试验抗体滴度增高4倍以上者,有助于诊断。
④原虫:
A.阿米巴痢疾:起病一般较缓,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每天数次至十数次。全身中毒症状轻,里急后重与腹痛均较菌痢轻,以右下腹痛明显,大便呈糊状,果酱色,巧克力色典型大便。新鲜大便镜检可看到阿米巴滋养体而获确诊。阿米巴肝脓肿为最常见的并发症。
B.蓝贾第鞭毛虫病(giardiasis):多见于托幼机构及居室拥挤的小儿,可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或人与人的接触而传播。潜伏期9~15天,最长可达数月。以无症状带虫者多见。本病常见症状以腹泻、腹痛、食欲减退为主,其次为腹胀,体重减轻,恶心呕吐。粪便常为稀臭便、黏液便、泡沫样便或水样便。年幼儿以腹泻、恶心、呕吐和体重下降为主。年长儿常见腹痛和腹泻、便秘交替的症状。少数病儿病程长,因久泻而体重下降,发育迟缓,显著消瘦,甚至发生肝硬化。粪便原虫的检出率仅50%,检测虫体抗原的试验敏感性较高。小肠活检及吸取十二指肠或空肠液查找原虫可提高确诊率。
C.隐孢子虫肠炎:这是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其宿主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鱼类等动物。人对隐孢子虫普遍易感,婴幼儿、艾滋病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以及先天或后天的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感染。隐孢子虫主要通过粪-口传播途径,吞噬成熟的隐孢子虫卵囊后,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寄生在小肠上皮细胞的微绒毛,由宿主细胞形成的空泡内,虫体损害了肠黏膜细胞膜和微绒毛,多种消化酶受破坏,导致消化吸收不良而腹泻。
临床表现:潜伏期5~11天,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感染后,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每天4~10次水样便,无脓血,有的带黏液。常伴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和发热。病程约2周。预后良好,病程自限,但也有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者。免疫缺陷者如低丙球蛋白血症,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者,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感染本病后,常表现为长期持续的霍乱样水泻,伴明显的组织消耗,且可因肠外寄生而发生胆囊、呼吸道及其他脏器的隐孢子虫病,死亡率甚高。诊断除了依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外,主要靠病原确诊,从粪便、呕吐物和痰中找到卵囊即可确诊。
⑤寄生虫:
A.血吸虫病:在我国主要是日本血吸虫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临床分为急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晚期血吸虫病及异位血吸虫病几种类型。急性血吸虫病在早期即可出现腹痛、腹泻、大便稀薄或带黏液,甚至有脓血,需与细菌性痢疾鉴别。慢性血吸虫病往往出现慢性腹泻,反复发作,粪便稀薄带黏液,偶带脓血,需与慢性痢疾鉴别。晚期病人往往合并长期腹泻,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发现急性或慢性腹泻,应首先考虑是否血吸虫病引起的症状性腹泻,作好鉴别诊断。
B.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华支睾吸虫寄生于肝内胆管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症状为食欲不振,上腹隐痛,轻度腹泻,疲乏,肝脾肿大等。腹泻只是其中症状之一,同时伴有胃肠功能紊乱,容易误诊为慢性胃肠炎。确诊应查到华支睾虫卵。
C.鞭虫病(trichuriasis):由鞭虫引起,人吞食带有感染性虫卵的食物或水后,经消化液作用,幼虫孵出,在肠黏膜上附着10天左右下行至盲肠及阑尾处寄生,也可在结肠,直肠及回肠寄生。由于虫体前部钻入肠黏膜,有时进入黏膜下层,肌层甚至穿入腹腔,故可引起肠道炎症反应,腹痛,腹泻,便血等,右下腹痛,颇似阑尾炎。有的表现以慢性腹泻为主,需与慢性菌痢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粪便中检得虫卵和成虫,必要时可做乙状结肠镜检查。
D.旋毛虫病(trichiniasis):由旋毛虫引起。成虫寄生在人的十二指肠及小肠。幼虫能侵入肌肉组织,内脏器官,对宿主健康影响很大。能引起严重疾病,病死率高。人由于生食或食用未煮熟含有蚴虫囊胞的猪肉而得病。自食猪肉到症状出现约3~10天。囊胞经胃液消化后在十二指肠释出幼虫,3~5天后蚴虫成熟,雌雄交配后,雄虫死亡,从肠腔排出体外。雌虫钻入肠黏膜深层,产出幼虫,每一雌虫可产幼虫1500条左右。少数幼虫排出体外,大多数幼虫随血流抵达横纹肌在肌纤维内继续发育,1个月左右在肌肉发育成囊胞。幼虫在囊胞内可存活数年之久。成虫在十二指肠及小肠,导致黏膜充血水肿,临床出现胃肠道症状如呕吐、恶心、腹痛、腹泻。腹泻为稀便和水样便,每天3~6次,约1周左右,此时很容易与一般肠炎混淆。诊断根据有无生吃猪肉的历史,肌肉活检查到囊胞可确诊。
E.姜片虫病(fasicolopsiasis):是布比姜片虫(Fasciolopsiasis buski)寄生在人体小肠所引起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因为生食带有囊蚴的水生植物而感染。姜片虫成虫借吸盘的作用,吸附在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上,重感染者亦可见胃幽门部和结肠内,导致黏膜损伤、充血、水肿,甚至溃疡,分泌物增加。临床表现腹痛,恶心,呕吐,间歇性腹泻,一天数次,为消化不良便,量多,有腥臭味,经数月可治愈。腹泻和便秘可交替发生,亦有经常腹泻者。诊断依据:来自流行区,并有感染史,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等症状应考虑本病,粪便或呕吐物中查到姜片虫可确诊。粪便中检出虫卵亦为确诊依据。
F.钩虫病:是钩虫引起的寄生虫病。由于钩虫成虫寄生在小肠上段,钩虫借口囊咬附在小肠黏膜绒毛上,以摄取血液,黏膜上皮及肠液为主,故临床表现以贫血为主。黏膜损伤致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腹泻与便秘有时交替出现,消瘦、乏力。有时出血及黑便,容易误诊为痢疾、肠炎、溃疡病。
(2)中毒:
①细菌性食物中毒:
A.沙门菌属食物中毒:沙门菌属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种。目前世界各国已鉴定出沙门菌达1000余个血清型。其中只对人类有致病作用的有伤寒、副伤寒沙门菌等;第二类对人和动物都致病,如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等;第三类对动物致病,对人的致病力尚未证实者。沙门菌引起食物中毒主要是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其他沙门菌所致食物中毒也有报道,但较少见。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几组沙门菌见表1所示,临床表现见本节“伤寒沙门菌肠炎”段。
B.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毒素型食物中毒,发病毋须活菌参加,主要是细菌毒素污染食物造成的,葡萄球菌肠毒素耐热,被其污染的饭菜食物虽经加热,毒素也不破坏,吃了这种含有毒素的食物,仍然会引起食物中毒。但能引起本病者仅限于能产生肠毒素的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肠毒素具有致吐性,故本病表现流涎,恶心呕吐。已发现的肠毒素有A、B、C、D、E 5型,每型各具血清学特异性。引起食物中毒者以A型多见。病人无传染性,病后亦无明显免疫力。
葡萄球菌肠毒素进入小肠后,部分吸收入血,可作用于呕吐中枢而引起恶心、呕吐,与此同时,还可一过性地抑制小肠的吸收作用而引起腹泻。临床经过2~3h的潜伏期,即以流涎、恶心、呕吐发病,继而腹痛,呈绞痛,呕吐剧烈。腹泻为水样便,婴幼儿可发生脱水、虚脱。多数1~2天症状消失而得以恢复。
C.变形杆菌食物中毒:变形杆菌为条件致病菌,本菌属包括: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摩根变形杆菌,雷极变形杆菌和无恒变形杆菌等5个菌种,能使食品内蛋白质所含的组氨酸脱羧而成为组胺,故可能引起机体过敏反应。临床潜伏期3~20h。分为胃肠炎型和过敏型,胃肠炎型多见,发热38℃左右,少数可达39℃以上。表现恶心、呕吐、畏寒、腹痛、腹泻,每天排便数次至十数次,多为有恶臭的稀水便,含有黏液,部分病人有脓血便,严重病例可有脱水。总的病情比沙门菌食物中毒病程短,预后好。
过敏型:全身不适伴轻度胃肠道症状,主要表现全身充血,酒醉面容,偶有心慌,周身痒感,少数病人可出现荨麻疹。
D.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此菌于1950年发现,初称嗜盐杆菌,1966年国际弧菌命名委员会肯定为副溶血弧菌。该菌为革兰阴性球杆菌。广泛存在于鱼贝类海产品中,章鱼、带鱼、墨鱼、蟹等,亦存在于肉禽类腌制品中,其主要特点为嗜盐畏酸,在3%~6%的盐水中繁殖迅速,在食醋中1~3min死亡。多数为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引起,潜伏期6~20h,起病急骤,发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泻,每天7~8次为糊状便或水样便,少数为洗肉水样便。重者为细菌性痢疾样便,可因吐泻,导致脱水或休克。大便及呕吐物,可疑食品均可分离出副溶血弧菌可以确诊。多数病程3~5天,一般预后较好。
E.肉毒中毒(botulism):肉毒中毒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一种,是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其病情重、病死率高,所以应当重视。肉毒杆菌是具有芽孢的严格厌氧菌,主要存在于土壤,植物根部,动物肠道内。芽孢污染食物后,在缺氧环境中,在适当温度下转为繁殖体进行繁殖并产生毒素。肉毒毒素是目前已知生物毒素中最强的毒素,对人的致死量仅为0.1~1μg。根据肉毒毒素抗原性的不同,分为A、B、C、D、E、F、G 7型,其中C型又分2个亚型。惟有A、B、E型能引起人类的食物中毒,以A、B两型较为多见。肉毒杆菌芽孢可以污染多种食品,导致中毒。
a.国内报道的中毒食品有以下几类:
发酵豆制品类:臭豆腐、豆瓣酱、臭豆豉、霉豆腐等。
发酵面制品类:甜面酱、玉米粉酱、米松乎乎、麦麸酱等。
肉类食品:腌肉、臭羊肉、腊肉、干牛肉、烤羊肉、臭鱼、卤咸鱼、臭鸡蛋等。
其他类:烂土豆、霉玉米等。
肉毒中毒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细菌性食物中毒不同,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麻痹,而胃肠道症状不明显,可引起便秘。多数病例的潜伏期12~36h,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初期感觉乏力,头痛头晕,少数有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继而出现周围神经麻痹症状: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咽肌麻痹,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神志清楚,体温正常。
b.诊断要点:有进食可疑食品史;出现进行性脑神经对称性麻痹症状;可疑食品,患者的血、大小便中均可检出肉毒毒素,粪便及可疑食品中分离出肉毒杆菌;可疑食品动物试验呈阳性结果,查到肉毒毒素及肉毒杆菌为确诊依据。
②真菌性食物中毒:真菌广泛存在于生活环境中,有许多真菌对人类有害,寄生可以使人致病,食入可以使人中毒。食入霉变食品引起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fungous food poisoning)。急性中毒死亡率很高,慢性中毒可以致癌,所以真菌所致的食物污染越来越引起重视。
其病因通常是谷物,油料和植物在储存过程中发霉,未经处理即作为食料,或误食存放已久的熟食。发霉的花生、玉米、大米、小麦、大豆、小米等均可导致中毒,其中常见的真菌有黄曲菌、棒曲菌、青霉菌(毒青霉菌、桔青霉菌等)。镰刀菌等。真菌中毒由真菌毒素引起,不被通常高温破坏,所以真菌污染的食物虽经高温蒸煮,食后仍可中毒。
临床表现:真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短,症状甚至可在半小时内出现。一种真菌可含几种毒素,而几种真菌又可含有相同的毒素,所以真菌食物中毒往往出现相似的症状。主要症状有胃肠道症状:呕吐、恶心、腹痛、腹胀、腹泻(镰刀菌中毒腹泻较突出)等;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烦躁、惊厥、昏迷等;还能引起肝、肾、血液等系统病变,严重者可因周围循环衰竭或呼吸麻痹而死亡。常见的几种真菌性食物中毒列于表2,供鉴别诊断时参考。
③有毒植物中毒:
A.毒蕈中毒(poisonous mushroom poisoning):蕈俗称蘑菇,种类繁多,无毒者可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毒的蕈,误食后可引起中毒,称为毒蕈中毒。毒蕈有100多种,含有各种不同的毒素,主要毒素有以下几类:
a.胃肠毒素:主要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炎症状的毒素。
b.神经精神毒素:可引起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
c.溶血毒素:引起溶血性贫血、胃肠炎、肝脾肿大等。
d.肝脏毒素:可引起肝脏急性炎症,肝细胞变性、坏死、灶性出血,同时侵害胃肠道、心、肾、脑及神经系统。
临床表现与上述各类毒素有关。主要表现急性胃肠炎症状者如呕吐、腹泻、腹痛等应与各种急性胃肠炎鉴别:也可以发生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嗜睡、狂躁、昏迷、幻觉等,严重者有黄疸、出血症状、心脏损害、肾功衰竭、休克及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B.蓖麻子(castor bean)中毒:蓖麻子俗称大麻子,为油料作物。小儿服生蓖麻子3~5颗即可致死。多在食后3~24h出现症状,最初有咽喉及食管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中常见蓖麻子外皮碎屑,可有血性粪便,并伴尿少、无尿,严重者黄疸、贫血、惊厥、昏迷、血压下降以致死亡。
C.其他:能够引起腹泻的植物类中毒还有白果中毒,桐油中毒,发芽马铃薯中毒,烂白薯中毒,荚竹桃中毒等,除了腹泻之外均还伴有其他器官系统的严重症状,有些腹泻还不是主要症状,故不一一叙述。
④有毒动物中毒:
A.河豚中毒:河豚鱼(puffer fish)在我国产于沿海及长江下游,有很多品种,每种含毒多少及部位不完全一样。一般的说河豚鱼的卵巢、睾丸、皮、肝及鱼子均有剧毒。误食后0.5~3h发病,首先出现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及全身不适,以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肢端麻木,肌肉软瘫,腱反射消失,最后呼吸麻痹、死亡。
B.动物肝中毒:进食大量的动物肝脏,如狗、狼、狍、熊、鲨鱼、鳕鱼、鳇鱼的肝脏可以引起急性中毒。主要原因是肝脏中含有大量维生素A、D,大量进食即导致维生素A、D中毒。此外,鱼肝中还含有痉挛毒素、麻痹毒素、鱼油毒素等。误食大量的鱼肝油制剂也会发生中毒症状。症状轻重与进食肝脏的多少有关,一般进食鲨鱼肝50g即可引起中毒。多在食后3~6h起病,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厌食、腹痛、腹泻,并有皮肤潮红,脱皮,脱发等症状,婴儿可发生前囟饱满,烦躁不安及轻度脑膜刺激症状。血常规,肝功能均正常。本病诊断与短时间进食大量动物及鱼,禽肝脏有关,容易做出诊断。但在病史不清时须与其他食物中毒及胃肠炎等进行鉴别诊断。
(3)消化不良和吸收不良:
①麦胶性肠病:麦胶性肠病(gluten-induced enteropathy)又名乳糜泻(celiac diease),非热带口炎性腹泻(nontropica1 sprue)。本病与进食含有麦胶(g1uten)的食物有关,病变主要在小肠,其病理改变为小肠绒毛,初期表现绒毛形态不规则,淋巴细胞浸润,进而绒毛变平,最后小肠黏膜绒毛萎缩,变形、消失,导致消化吸收障碍引起腹泻。
临床表现腹泻、腹痛。典型病例为脂肪泻,粪便色淡、量多,泡沫状或油脂状,常漂浮于水面,多恶臭;病变累及回肠以后,则表现为水样便,少数可表现为暴发性腹泻,引起脱水和休克(乳糜泻危象)。此外还可以发现舌炎、口腔炎、口角炎以及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等。本病具有家族性及遗传性的倾向。遗传所致的肠黏膜缺乏特殊的分解麦胶的酶类而发病。能引起本病的含有麦胶的麦类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而大米和玉米不引起此病。
诊断:临床有吸收不良的症状,肠黏膜活检可见小肠绒毛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口服麦胶类食物可诱发或加重脂肪泻,测定血清抗麦胶抗体或小肠黏膜活检可提供确诊依据。
②热带口炎性腹泻(tropica1 sprue):旧称热带斯泼卢,为流行于热带、亚热带东南亚,南亚次大陆及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的腹泻,无种族及性别差异。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在小肠绒毛的萎缩性改变和固有膜及黏膜下细胞浸润,一般空、回肠可同时被累及。晚期尸检可见全身脏器都发生萎缩和消耗性病变。小肠黏膜的病理性改变使黏膜吸收面积减少,肠蠕动减慢,细菌过度繁殖,导致脂肪泻及营养不良。
临床见乏力、食欲不振、恶心,突出症状是口炎、腹泻和贫血。口炎可以出现在腹泻之前,表现为舌炎、口腔溃疡及口角糜烂。腹泻为脂肪泻,量多、油腻状、恶臭。同时营养不良,水肿,严重的可有脱水和酸中毒。贫血为巨幼细胞贫血。本病与麦胶所致的非热带口炎性腹泻在临床、化验及组织病理方面均十分相似,因此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A.本病抗生素治疗可使症状缓解。
B.本病常有巨幼细胞贫血且叶酸治疗有效,而麦胶性肠病则不发生巨幼细胞贫血。
C.无麦胶饮食对麦胶性腹泻有效,而对本病无效。
③乳糖不耐受症(lactose intolerance):双糖酶缺乏症之一。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症少见,为先天性或遗传性糖代谢异常。后天性乳糖不耐受症较先天性者多见。系由于肠黏膜受损使乳糖酶暂时性缺乏或活性降低而发病。感染性腹泻,重度营养不良,腹腔疾病及蓝贾第鞭毛虫病均可导致肠黏膜损害而继发乳糖不耐受症。
乳糖的消化吸收在小肠上部,上皮细胞刷状缘分泌乳糖酶、水解乳糖为单糖,通过细胞的主动运转而吸收。当乳糖酶缺乏时,未吸收的乳糖停留在肠腔内,由于肠腔内渗透压增高,导致水和电解质由血向肠腔内运转,直至肠内容与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达到平衡。肠腔液体量的增加,促进肠蠕动,加速肠内容物通过引起水样便。未消化的乳糖到达空肠和结肠时,细菌使乳糖发酵,代谢为乳酸、乙酸和氢气,这些有机酸进一步增加了肠腔的渗透压,促使腹泻加剧,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
临床表现:先天性者自开始哺乳即发病。迟发型生后几年才出现症状。后天性者发生于引起乳糖酶缺乏的疾病后,临床表现为水样、泡沫样大便,便次频繁,缺少粪质,可有呕吐、腹胀、脱水、酸中毒,进而发生营养不良及发育障碍。病情重者可威胁生命。大便呈酸性,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