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谢洋春
3542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知识库 什么叫做非甾体类药物
什么叫做非甾体类药物
发布时间:2023-01-31
浏览:5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非甾体抗炎药是相对于甾体抗炎药来命名的。

甾体抗炎药主要指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地塞米松等。非甾体抗炎药是解热镇痛药,主要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尼美舒利、双氯芬酸钠等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退热止痛。临床上一般用于骨关节病引起疼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解热治疗、抗炎治疗等。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肾病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肾病的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支持治疗,防止并发症,促进肾功能恢复。一般治疗应力求去除病因,先停用相关药物或可疑药物,避免再次使用同类药物。很多患者在停用致病药物几天后,肾功能就可以得到改善,无需特殊治疗。支持主要在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的非透析治疗或透析治疗,主要目标是改善症状和减少并发症。特殊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或细胞毒性药物。使用这些药物前,应尽可能在病理活检的基础上确定是否使用,并根据患者治疗反应的优劣、副作用或全身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等,综合评估后进行个体化调整。一般来说,如果停用致病药物数日后患者肾功能仍不能改善,肾功能衰竭程度过重且病理提示肾间质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或肾脏病理提示肉芽肿性间质性肾炎,则需早期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往往可获得利尿、加速肾功能改善的疗效。没有感染迹象的病人可以服用强的松。如果患者在治疗后1~2周内肾功能有所改善,可在4~6周后停药,服药时间不宜过长。
刘晓副
发布时间:2023-01-10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性肾病是什么病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镇痛药可导致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本病是以肾小管萎缩、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为特征的一组疾病,肾小球和血管病变相对较轻。临床发展过程多为隐匿性,表现为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肾小管酸中毒、尿液浓缩和稀释功能障碍等。因为不容易发现,发现的时候疾病已经存在很久了,所以预后差。发病初期以肾小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发病后期为慢性进行性肾功能衰竭。肾活检有助于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的诊断。目前对肾小管间质损害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治疗多为对症支持治疗。
康云鹏
发布时间:2023-01-10
 
服用非甾体类药物造成胃溃疡
非甾体类药物引起的胃溃疡是由局部作用和全身反应引起的胃黏膜损伤。非甾体抗炎药溃疡的风险与非甾体抗炎药的种类、剂量、治疗持续时间、患者年龄以及抗凝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有关。一般来说,女性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吸烟、饮酒、心血管疾病都是可能的危险因素。约66%长期使用NSAIDs的患者可能出现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大部分都是表面伤,比如糜烂出血。长期用药可诱发消化性溃疡。因为胃粘膜暴露于NSAIDs的时间比十二指肠粘膜长,所以溃疡更容易发生在胃窦和幽门前部区域。胃溃疡的发病率为10%至20%,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为2%至5%。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也阻碍溃疡愈合,使溃疡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4-6倍,如出血、穿孔等。
商建伟
发布时间:2023-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