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刘爱华
3586
所有文章
3
查看次数
1
昨日次数
知识库 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2-02
浏览:4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的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造成的,因为铁是我们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之一。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身体每天从食物中摄入一克铁,排泄一克左右,始终保持体内铁含量的动态平衡。这样就可以满足血红蛋白的合成。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含铁食物的消耗和补充,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缺铁性贫血。

1、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血红蛋白的合成,红细胞在血液中携氧能力不足,血液缺氧而发生的一种贫血。原因是由于某些原因或某些生理时期,如铁摄入不足,吸收减少,需求增加,铁利用障碍或流失过多。

2、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还表现为贫血的一般症状,主要有乏力、烦躁、心慌、气短、头晕、头昏、面色苍白、心烦、头痛等。其中,儿童表现为生长迟缓和注意力不集中,儿童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

3、

缺铁性贫血在确诊时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形态学上表现为小细胞色素减退性贫血。严格来说,缺铁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一种症状,与贫血的程度和发病的轻重缓急有关。缓慢发作和低程度的贫血很难被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合理安排膳食,增强铁的吸收。几乎没有一种天然食物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所以我们必须摄取各种食物。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