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吴建华
3674
所有文章
23
查看次数
1
昨日次数
知识库 肾性尿崩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肾性尿崩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3-01-17
浏览:5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一)疾病的原因

肾性尿崩症是由先天性遗传异常和后天或后天因素引起的。常见的次要原因有:

1.饮食失调,饮水过量,钠摄入少,蛋白质摄入少。

2.慢性肾衰竭,注意力下降。

3.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和高钙血症。

4.尿路梗阻解除后利尿。

5.急性肾衰竭的利尿期。

6.阵发性高血压。

7.系统性疾病镰状细胞贫血、干燥综合征、淀粉样变、范科尼综合征、结节病(结节病)、肾小管酸中毒、轻链肾病等。

8.药物锂、德美四环素(去甲金霉素)、秋水仙碱、长春碱、氟氧化物、麻醉剂、甲苯磺酰胺、氯磺隆、两性霉素B、庆大霉素、呋塞米、衣康酸、渗透性利尿剂、血管造影剂、环磷酰胺等。

(2)发病机理

肾性尿崩症表现为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对ADH(抗利尿激素)的抵抗,出现尿崩症的症状。但血浆ADH水平高于正常,注射ADH不能增加尿cAMP。因此认为关键是肾小管在ADH的作用下不能产生cAMP。遗传性肾性尿崩症为性连锁显性遗传。如果异常的X染色体是父亲传递的,孩子是健康的,女病是XY Xx→Xx Xx XY XY;孩子可以从母亲传染给孩子,Xx xY→Xx XY xx xY。男性患者的病情比女性患者更严重,因为男性患者没有正常的X染色体,而女性患者有一个异常的X染色体但同时有一个正常的X染色体来对抗异常的染色体。遗传性肾性尿崩症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加压素不敏感,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cAMP不足(或受体不足,其他物质和受体竞争性抑制而亲和力下降),或cAMP作用于管腔侧细胞膜,导致水通透性功能障碍。目前,人们已经能够在基因水平上揭示肾性尿崩症发生的分子机制。认为是由于肾集合管管周膜上V2R受体缺陷或肾小管细胞水通道缺陷(一种选择性透水的膜糖蛋白)所致。第二种是原发病破坏了肾髓质的高渗状态,造成肾小管浓缩尿功能障碍,但对加压素仍有一定反应。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