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进行性黄疸是胆管癌(80% ~ 90%)的主要症状,其他如体重减轻、身体消瘦、肝脏增大,有时触及增大的胆囊等是本病的常见症状。
1.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主要为进行性黄疸、食欲不振、消瘦、瘙痒等。伴有上腹部不适。如胆结石和胆道感染、寒战、发热、阵发性腹痛和隐痛。比如一个肝管的癌,开始通常是无症状的,影响到对侧肝管的开放,就会出现梗阻性黄疸。如果中胆管癌不伴有胆结石和感染,多为无痛性进行性梗阻性黄疸。一般黄疸进展迅速,不易挥发。可见肝脏肿大,坚硬,胆囊不肿。如果是胆总管下段,可以摸到增大的胆囊。如果肿瘤破裂出血,可出现黑便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贫血等症状。
(1)症状:
①黄疸:最常见的症状,约占36.5%。黄疸是胆道梗阻的结果,有进行性加深的趋势,其程度与梗阻的部位和程度有关。肝外胆管阻塞时黄疸较深,肝内胆管分支阻塞时黄疸较浅。完全性胆管梗阻黄疸较深,不完全性胆管梗阻黄疸较浅。偶有胆管炎症、痉挛、肿瘤脱落、乳头状肿瘤偏位可使黄疸波动。中下段胆管癌常表现为无痛性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的尿液颜色为暗黄色或棕色,大便变浅或粘土色。
②腹痛:可为进食后上腹部轻度不适,或剑突下隐痛,或背痛,或右上腹绞痛,是神经受侵的表现。它可以出现在黄疸之前或之后。
③发热:多由胆管梗阻中的炎症引起,发病率低。
④其他:可伴有食欲不振、厌油、乏力、体重减轻、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症状,或癌症的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患者可能有门静脉高压症的症状,这是由癌症浸润门静脉引起的。
(2)标志:
①肝肿大:80%以上的患者有肝肿大,多由肝内胆汁淤积引起。
②胆囊增大:若癌发生在三管交界处以下,可触及增大的胆囊。
③腹水:晚期可因腹膜侵犯或门静脉侵犯引起门静脉高压而出现腹水。
2.癌症的位置和临床表现。具体的临床表现会根据癌症的部位和病程而有所不同。
(1)胆总管末段壶腹癌:以胆总管和胰管梗阻为突出症状,可因癌溃而出现肠出血和继发性贫血。患者常有进行性黄疸和持续性背痛,但如果胆管中有结石,疼痛也可以是绞痛样的。因为胰管有时堵塞,可能会影响胰腺的内分泌,导致血糖偏高或偏低,更有可能是外分泌不足导致脂肪性腹泻。因为胆管堵塞,也会影响脂肪类食物的消化。由于胆管和胰管同时堵塞,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检查可出现典型的“双管征”,常出现胆囊扩张和肝肿大。壶腹癌病灶很小时可出现黄疸,易发生溃疡出血。粪便可柏油样,贫血严重。所以,凡是出现进行性黄疸、经常性肠道出血、顽固性脂肪性腹泻的患者,都有可能是壶腹癌。
(2)壶腹与胆囊管之间的胆总管癌:症状与胰头癌相似,但由于胰管未受累,临床上应无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紊乱。如果患者既往无慢性胆囊炎病史,胆囊会明显增大,符合Courvoisier定律。
(3)位于肝总管的癌:黄疸极为明显,肝肿大也极为明显;胆囊不肿大,有时仅含粘液和白色胆汁。
年龄超过40岁的黄疸患者,或出现上腹部不适、胀痛、厌食、肝肿大伴或不伴胆囊增大等消化系统症状,应怀疑胆管癌,并通过进一步的b超、ct、MRI、ERCP、超声内镜、胆道镜、PTC、低张十二指肠造影或选择性血管造影进行诊断。
一般来说,虽然黄疸是这种疾病的明显症状,但其正确诊断往往很困难,容易与胆总管结石混淆。特别是在黄疸出现之前,不容易做出明确的诊断。往往需要对上腹部疼痛不适或梗阻性黄疸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分析,才能作出较为正确的诊断,剖腹探查后才能明确真相。根据以往文献统计,术前正确诊断仅占病例的1/3,但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术前正确诊断率有了很大提高。对可疑患者及时选择相应的检查很重要,以便更早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结合胆管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可做出初步诊断。肝外胆管癌的术前诊断目的包括:①明确病变性质;②明确病变部位和范围;③确定肝脏内外是否有转移灶;④了解肝叶有无萎缩和肥大;⑤了解手术切除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