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近年来,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却不断上升,子宫肉瘤就是其中的危害之一。本病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女性生殖道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很多患者是在手术中才发现的,包括宫颈肌瘤切除术和术后病理检查。要治疗这种疾病,必须了解其发病机制。其远处转移途径主要是血行播散。宫颈肉瘤的组织病理学类型包括:平滑肌肉瘤、胚胎型横纹肌肉瘤、宫颈间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瘤、淋巴瘤、未分类肉瘤,其中以平滑肌肉瘤居多,其次是属于间质肉瘤的脂肪肉瘤和恶性中胚层混合瘤。
1.平滑肌肉瘤
(1)来源:可来自肌层平滑肌纤维,也可来自原发性平滑肌瘤。
(2)肉眼形态:
①平滑肌样生长,肌壁间2/3,粘膜下层下1/5,浆膜下1/10。
②有明显的假包膜,但也可弥漫生长,与肌层无分界。
③切面松散柔软,呈鱼状,多伴有出血、坏死。
④肉瘤可向周围肌层浸润,甚至穿透浆膜,扩散至盆腔。
(3)组织形式:
①有丝分裂像> 5/10HP。
②细胞非典型性。
③肿瘤可浸润肌层、血管、内膜和宫颈管。
当一个肌瘤中的部分肌细胞恶变时,称为平滑肌肉瘤,而整个肌瘤恶变时,称为平滑肌肉瘤。
2.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1)起源:宫颈子宫内膜的间质细胞,多发生于绝经后,但可发生于育龄期和儿童,占生殖道恶性肿瘤的0.2%。它们被分为高级和低级恶性间质肉瘤。
(2)子宫内膜形态学特点:低度恶性肉瘤可形成单发或多发息肉样肿块,有时充满整个宫颈管,基底较宽,浸润肌层。高度恶性间质肉瘤常形成向宫颈管突出的软息肉样或分叶状肿块,肿瘤大小2 ~ 3 cm,浸润肌层、血管和浆膜面。
(3)组织形态学特征:低度恶性间质肉瘤中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生侵入肌束,有丝分裂像10/10HF,甚至高达20 ~ 30/HF。
3.恶性苗勒管混合瘤包括癌肉瘤和恶性中胚层混合瘤。
(1)宏观形态:肿瘤生长于子宫内膜,一般在宫颈后唇,像息肉一样突入宫颈管。它可以是多发性的,分叶状的,并突出到子宫颈。
(2)组织形态学: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癌的成分常为子宫内膜样腺癌(90%),也可为半透明细胞型、粘液性杯状细胞型,少数病例可为鳞状细胞癌。
临床分期: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已有70多年的历史。几经修改,才逐渐完善。当初将肿瘤浸润到盆壁,即“冷冻骨盆”定为ⅳ期,1937年修订分期时定为ⅲ期;1950年修订分期时,决定子宫体受侵不再作为分期标准(原分期中子宫体受侵定为二期);1961年,分期标准将0期癌症定义为原位癌和上皮内癌,并指出0期癌症病例不纳入任何治疗统计。1970年和1985年再次引入了隐匿癌(OCC)的概念,并在ⅲ期增加了肾积水或肾功能不全,然后解释了0期和ⅳ期的标准。2003年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的FIGO会议上。
0期:原位癌,上皮内癌(该阶段的病例不包括在任何治疗统计中)。
I期:病变局限于宫颈(不考虑是否累及子宫)。
A期:仅在显微镜下鉴定的浸润性癌,肉眼可见的病变,即使是浅表浸润,也属于I B期;渗透深度
A1期:间质浸润深度
A2期:间质浸润深度和宽度为3 ~ 5 mm
I期:临床检查显示病变局限于子宫颈或临床前期病变大于I A期..
B1期:临床可见的病变直径
ⅰ期:临床可见病灶直径> 4cm。
ⅱ期:病变超出宫颈,但不到盆壁,侵犯阴道低于阴道1/3。
A期:没有明显的子宫旁侵犯。
B期:有明显的宫旁浸润。
ⅲ期:病变向盆壁浸润,直肠检查时肿瘤与盆壁无间隙;癌症累及阴道下三分之一;无其他原因的肾积水或肾功能不全。
III期:病变未触及盆壁,但累及阴道下1/3。
ⅲ期:病变已达到盆壁或肾积水或肾功能衰竭。
IV期:病变已经超出真正的骨盆或已经在临床上浸润了膀胱或直肠粘膜。
第四阶段:病变扩散到邻近器官。
第四阶段:病变转移到远处的器官。
(3)分阶段注意事项:
①0期包括全层上皮中的非典型细胞,但无间质浸润。
②ⅰA期(ⅰA1和ⅰa2)诊断必须根据显微镜观察确定。
③ⅲ期的诊断应是当子宫周浸润达到盆壁,肿瘤与盆壁无间隙,肿瘤变为结节状。
④即使根据其他检查定为I期或II期,当癌性输尿管狭窄引起肾积水或肾功能不全时,也应定为III期。
⑤膀胱水疱性水肿不能归为ⅳ期。当膀胱镜检查显示隆起和裂隙,同时经阴道或直肠可证实隆起或裂隙与肿瘤固定时,应视为膀胱粘膜下层受侵。如果膀胱冲洗液中有恶性细胞,应通过膀胱壁活检确诊。
对于本病患者,要做好病因预防,女性尤其是高发人群要定期体检,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随访。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问题也可以咨询问答网的在线专家。他们会根据你的问题给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