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潘永源
3587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知识库 大肠癌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大肠癌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发布时间:2023-01-19
浏览:5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大部分早期大肠癌没有明显的症状,或者只有癌前病变的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总结如下:

1.肿瘤出血引起的症状

(1)便血:肿瘤表面与正常黏膜不同,用大便摩擦后易出血。大肠下段的大便又干又硬,所以便血最常见。由于病变靠近肛门,血色多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便常分离。例如,88.5%的直肠癌患者和74.8%的左半结肠癌患者有便血。而右半结肠的大便还是半流质的,所以右半结肠癌出血量比较少,大便加血后颜色有变化,患者不易察觉,多为潜血阳性。只有出血量大时,才能看到大便呈棕红色,呈果酱样。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治疗的右半结肠癌患者,36.5%有这种便血。

(2)贫血:当长期慢性失血超过造血的代偿功能时,患者可出现贫血。一般来说,患病越晚,贫血的频率越高,贫血的程度也越严重。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治疗的左、右半结肠癌患者中,38%和58.8%的患者血红蛋白在100g/L以下,最低的甚至在30 g/L以下,但贫血不一定属于晚期。例如,在该院治疗的ⅰ、ⅱ期结肠癌患者中,血红蛋白低于100g/L的分别占34.9%和50.9%。尤其是贫血是右半结肠癌的首发症状,临床医生绝不能因为单纯的贫血而放弃积极的手术治疗。

2.肿瘤梗阻引起的症状当肿瘤长到相当大的体积或浸润肠壁的肌层时,可引起肠腔狭窄,肠腔变小,肠内容物的通道受阻。此时可能出现肠鸣音、腹痛、腹胀、便秘、排便困难等症状。当病灶位于直肠时,大便可变形变细,大便费力,不易一次性清理干净。大便次数增多或急后重。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部分甚至完全肠梗阻。左半结肠中肠的内容物比右半结肠厚,所以梗阻的症状往往更常见,肠梗阻的机会比右半结肠癌多一倍左右。2% ~ 16%的大肠癌患者只有在完全性肠梗阻的情况下才被诊断为本病。有时,印戒细胞癌等高度恶性的大肠癌浸润肠管四周肠壁的肌层,肌层被破坏,失去蠕动能力。此时肠腔虽未被肿瘤堵塞,但由于肿瘤段肠管失去蠕动功能而“瘫痪”,临床上也可能出现梗阻症状。

大肠癌致肠梗阻的预后会受到明显影响。据一些作者报道,梗阻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31%,而无梗阻患者的5年生存率可达72%。在完全性肠梗阻中,穿孔可能发生在肿瘤向近端扩张的结肠或盲肠处。急诊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中,约3/4为肠梗阻,1/4为穿孔(约75%的穿孔在肿瘤所在的肠壁,约25%在肿瘤附近的结肠或盲肠)。

3.由其他原发病灶引起的症状

(1)粘液便:绒毛状腺瘤常分泌较多粘液,由其演变而来的大肠癌常出现大便带粘液的症状。

(2)腹部包块:确诊时20% ~ 30%的结肠癌患者可触及腹部包块。腹部肿块是右半结肠癌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据报道,它占治疗时症状的79.1%。值得注意的是,右半结肠癌腹部肿块并非肿瘤本身,往往是肿瘤感染甚至穿孔引起的粘连性肿块,有时也有肿瘤引起的肠套叠。后一种情况往往表现为腹部肿块的出现和消失。因为结肠癌的生物学恶性行为一般低于胃癌、胰腺癌等。通常,肿瘤可以生长到相当大的尺寸而没有远处转移。比如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腹部包块的结肠癌患者,术中发现63.9%的患者可以进行根治性切除,20.1%的患者肿瘤尚未穿透肠壁,因此为I期病例。

(3)穿孔:当癌灶为深部溃疡穿透肠壁时,可发生穿孔。半数穿孔入腹腔可引起腹膜炎,其余可局部形成脓肿或蜂窝组织炎。穿孔患者预后差,癌细胞扩散种植,日后局部复发常见。癌症死亡风险是无穿孔患者的3.4倍。

4.肿瘤侵袭转移引起的临床表现。

(1)局部浸润引起的症状:当直肠癌扩散出肠壁,在盆腔内有广泛浸润时(或术后盆腔内复发时),可引起腰部和骶骨的酸胀;当肿瘤浸润或压迫坐骨神经或闭孔神经根(腰骶丛)时,也可发生坐骨神经痛或闭孔神经痛;当肿瘤侵犯阴道和膀胱粘膜时,可出现阴道出血或血尿。如果结肠癌侵犯与之接触的小肠并与之粘连形成内瘘,则可能引起餐后腹泻,排出未充分消化的食物的症状;肿瘤累及输尿管时可出现肾积水,如双侧输尿管受累,可引起尿失禁和尿毒症,是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和死亡的常见原因。

(2)血行播散引起的症状:大肠癌血行转移常见,根据血行转移的部位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肝脏是最常见的血源性转移部位。文献报道,确诊时有8% ~ 25%的患者出现肝转移,而结直肠癌手术切除后有20% ~ 30%的患者在随访时出现肝转移。此外,肺、骨、卵巢和脑也是容易发生转移的部位。如复旦大学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4.4%在术后5年内有血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是肝、肺和骨,分别占36.5%、34.6%和19.2%。4% ~ 8%的女性可发生卵巢转移。偶尔大肠癌患者原发灶症状不明显,但主要临床症状为肝转移、骨转移、卵巢转移等血行转移。

(3)种植播散引起的临床表现:当癌细胞侵犯浆膜时,癌细胞可脱落进入游离腹膜腔,并种植于腹膜表面。膀胱-直肠凹(或子宫-直肠凹)是腹膜腔最低的部位,癌细胞容易在此积聚和种植。直肠指检(或阴道-直肠指检)可触及植入结节。当腹膜表面广泛种植扩散时,可出现种植灶浸润压迫肠道而引起的腹水或肠梗阻。有时,由于直肠癌被误诊为“痔出血”,癌细胞可种植在肛瘘或痔切除术的伤口上,并形成种植转移。

(4)淋巴转移的临床症状: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是大肠癌的晚期表现。大肠癌发生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时,淋巴可回流至腹股沟,导致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也是晚期表现。但当肛管癌出现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时,如果病变局限,腹股沟淋巴结清除仍是可行的,根治是可能的。当腹膜后淋巴结广泛转移,肿大淋巴结肿块压迫下腔静脉和髂静脉时,可出现双侧或一侧下肢、阴囊或阴唇水肿。

5.临床特征

(1)大肠癌不同部位临床表现的差异:虽然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可表现为血便、粘液血便、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腹部包块、腹水、肠梗阻、贫血等多种症状和体征。,不同部位大肠癌的临床表现可能有较大差异。比如右半结肠癌,由于其肠腔宽阔,粪便稀疏,临床上很少见到肠梗阻和便血,而腹部包块、贫血、消瘦、乏力则相对常见。左半结肠癌,尤其是乙状结肠癌,容易引起肠梗阻,由于其肠腔曲折、相对狭窄,便血更为常见,而此时,便已形成。如果是直肠癌,也可能出现大便次数、尿急、重量增加,大便形状改变。

(2)大肠癌的年龄分布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肠癌发病率迅速增加(如上海城镇居民大肠癌发病率从45岁增加到75岁,每10岁大肠癌发病率增加一倍以上),大肠癌好发于中老年人。然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在结直肠癌发病率低的地区,结直肠癌在年轻人中非常常见。资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肠癌患者的中位年龄约为50岁,比欧美报道的早15年左右。在欧美,40岁以下的大肠癌患者很少,一般只占2.2% ~ 4.5%;30岁以下的人就更少了,一般只占0.005% ~ 2%。但在70年代的国内文献中,40岁以下的人一般占35%左右,30岁以下的也占10%左右。由此可见,当时大肠癌发病年龄提前,年轻人常见的大肠癌成为我国大肠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之一。然而,随着大肠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这种情况逐渐改变。如1972年至1974年,上海大肠癌新发病例2312例,其中30岁以下114例,占4.9%。所有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8岁。但从1990年到1992年,新结直肠癌患者上升到6069人,其中30岁以下的只有51例,占0.8%。所有患者的中位年龄为65岁。虽然时间间隔只有20年,但随着大肠癌发病率的快速上升,其年龄构成与欧美相似。这显然与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改变有关。目前,我国大部分内陆地区和农村贫困地区大肠癌发病率仍然较低。但临床医生不能因为患者年轻就忽视大肠癌的可能。在大肠癌发病率快速上升的上海、东南沿海地区和城市,临床医生必须对老年人大肠癌日益增多有清醒的认识。以上海为例,1972年至1974年上海大肠癌新发病例中,70岁以上者仅占20.4%,而1990年至1992年,已占32.9%,即约每3例大肠癌病例中就有1例70岁以上。因此,如果老人出现症状,一定要尽早检查,以免延误诊治。

(3)大肠癌发病部位的特点:在我国大肠癌低发区,直肠癌远比结肠癌多见,达到80%左右。而在发病率较高的上海,2000年结肠癌占大肠癌的61.8%。在1997年的美国,69.9%的结肠直肠癌位于结肠。结肠癌比例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右半结肠癌的增加。以英国贝尔法斯特为例,1976年至1978年,右半结肠癌占23.5%,直肠癌占44.4%。然而,在1990年,右半结肠癌的比例已增加到48.7%,而直肠癌的比例已下降到26.9%。从1987年到1989年,上海结肠癌发病率比1972年到1974年高出80%左右。但与此同时,男性和女性的胃癌发病率分别下降了19.2%和2.9%。这种起起落落的发病率对临床鉴别诊断有重要影响。因为结肠癌尤其是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与胃癌相似,如贫血、腹痛、黑便、大便潜血阳性等。从1972年到1974年,上海胃癌新发病例7140例,结肠癌新发病例1014例,比例为7∶1。当时遇到有上述症状的患者,临床医生考虑肿瘤时,大多重视胃癌的可能性,较少重视结肠癌的可能性。然而,随着结肠癌发病率的迅速上升和胃癌发病率的逐渐下降,2000年胃癌和结肠癌的新发病例分别为2 838例和1593例,二者之比已降至1.78∶1。因此,当临床医生遇到有上述症状的患者时,结肠癌的可能性不容忽视。至少在胃镜或胃肠道检查结果不能满意解释患者症状时,要及时做纤维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以发现是否有结肠肿瘤的可能。

另外,虽然在我国大肠癌发病率较低的地区,单纯直肠指检可发现50%的大肠癌,普通硬管乙状结肠镜可发现75% ~ 80%的大肠癌这一概念仍应反复强调,但随着大肠癌发病率的增加,也要知道大肠癌发病率趋向于大肠近端的规律。因此,用纤维结肠镜检查整个大肠变得越来越重要。

(4)大肠癌的多原发特点:如前所述,大肠腺瘤往往是多发的,因此恶性大肠癌较其他器官更常见。临床医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大肠癌的诊断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电子结肠镜的逐渐普及,腔内超声、CT、磁共振成像和螺旋CT仿真结肠镜技术的临床应用,大肠癌的诊断变得更加准确和完善。但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仍是正确诊断大肠癌的起点,尤其是直肠指检,在直肠癌的诊断中不容忽视。此外,大便隐血试验和癌胚抗原(CEA)或抗大肠癌单克隆抗体的应用也有助于进一步诊断和随访复发转移。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具有遗传倾向的大肠癌高危人群的监测和诊断更有价值。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3.高危人群临床医生对大肠癌高危人群的了解将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而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和普查将有助于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结肠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包括:

(1)结直肠腺瘤患者。

(2)家族性结直肠腺瘤病患者及其家族成员。

(3)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患者及其家族成员。

(4)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5)克罗恩病患者。

(6)接受过盆腔放疗者。

(7)有肠道症状的人群:由于研究发现,在无症状人群的普查中检出的大肠癌约40%为ⅲ、ⅳ期患者,临床医生切不可对有血便、便频、粘液便、腹痛等肠道症状的患者轻率、轻率地诊断为痔疮、肠炎。1993年,Neugut对1172名出现血便、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的患者进行了结肠镜检查。发现8.6%的患者患有大肠癌,25%的患者患有大肠腺瘤。一般来说,在欧美国家无症状成人大肠癌普查中,大肠癌的检出率为0.2% ~ 0.4%。无症状和有症状的对比可以明确证明有肠道症状的人是高危人群。

(8)大肠癌高发地区的中老年人:40岁以后大肠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迅速增加。以上海市区为例,1992年至1997年各年龄组大肠癌粗发病率(每年每10万人口发病率)如下:35-40岁为8.5,45-50岁为21.2,55-60岁为50.3,65-70岁为111.2,75-80岁为160.8。帕克等。报道了美国1991年至1993年的调查数据。每出生17个婴儿,将来就有一个患大肠癌,即大肠癌的概率为1/17。其中,出生至39岁患大肠癌的概率,男性为1/1667,女性为1/2000;40 ~ 59岁男性1/109,女性1/143;60-79岁,男性为1/23,女性为1/31。以上两组数据提示,40岁以后大肠癌风险明显增加,年龄越大风险越大。现在大肠癌越来越普遍。中老年人出现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贫血等症状时,临床医生要警惕。,并应尽快进行相关检查。

(9) 2.5% ~ 11%既往患过大肠癌的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可在残存的大肠内长出新的原发性大肠癌(异时癌)。发病率与术后随访时间长短有关,时间越长,发病率越高。

(10)大肠癌患者的家属虽然大肠癌的发生主要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但遗传因素也起重要作用。发现大肠癌患者的子女患大肠癌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2 ~ 4倍。虽然患者的配偶生活在同一个家庭,饮食习惯相同,但大肠癌的发病率并没有增加。欧美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10%的近亲患有大肠癌。根据美国结直肠外科学会推荐的方案,当一级亲属中有一人患结直肠癌时,从35岁起每年应做一次直肠指检和大便隐血检查,从40岁起每3-5年做一次全肠镜检查。如果有≥2名一级亲属患大肠癌,或40岁前有人患大肠癌,应更早开始上述检查,每2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除上述情况外,还应注意吸烟者、有胆石症、乳腺癌或女性生殖系统癌、肾癌或膀胱癌病史者、做过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糖尿病患者等。,因为他们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高于一般人群。

除了早期大肠癌可以隐匿、无症状外,晚期大肠癌往往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这时候只要提高警惕,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辅以实验室、内镜、X线检查,就不难做出正确的诊断。

一.病史

详细询问病史,往往能对大肠癌的诊断有所启发。中年以上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贫血、大便习惯改变、粘液便、血便、肠梗阻者,应考虑结直肠癌的可能性。对于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对一些无明显症状但有大肠癌危险因素的人群,如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患有结肠息肉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慢性血吸虫病者或接受盆腔放疗、胆囊切除术者,应定期随访复查。

二。身体检查

全面的体格检查不仅有助于大肠癌的正确诊断,还可以估计疾病的严重程度、癌症的侵袭和转移情况,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局部体征要特别注意肠梗阻、腹部肿块、腹部压痛。因为大部分大肠癌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所以直肠指检是必要的。凡有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等症状的患者,均应进行直肠指检。检查肛门或直肠有无狭窄,指套有无血迹。如有肿块,应明确其位置、形态、病灶范围、基底活动度及其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三。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人口普查的评价

如前所述,大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高。5年生存率与Dukes分期密切相关。由于大肠癌病因不明,生存率的提高依赖于二级预防,即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早期诊断包括两层含义: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目前,由于纤维结肠镜的广泛应用,病理组织的内镜活检变得非常简单和容易,因此诊断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并不是非常困难。然而,大肠癌的早期检测仍然面临许多障碍。早期大肠癌的主要症状往往比较隐蔽,来就诊的往往是癌症晚期;此外,目前还缺乏癌症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方法。

对无症状人群进行普查或对有大肠癌家族史或诊断为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监测,是发现早期癌症的重要途径。由于癌症的诊断往往依赖于纤维结肠镜和病理活检,任何形式的普查都必须考虑工作量、经济成本和社会承受能力。筛查试验缩小高危人群范围可以弥补纤维结肠镜应用的不足。即使只考虑筛查效率,筛查试验也能提高纤维结肠镜的检测效果。比如在一万多人的普查中,我们对比了单纯乙状结肠镜检查和免疫隐匿性小肠镜检查的结果,发现经过筛查试验后,乙状结肠镜对癌症的检出率为第一位的0.14%到0.43%。

作为结直肠癌的初级筛查试验,该方法不仅敏感、特异,而且简单、经济、实用。到目前为止,在大肠癌的实验诊断中已经尝试了多种方法,但大部分都难以满足上述要求。这是因为大部分诊断指标只有大肠癌患者与对照患者平均值的差异,而没有特异性,因此很难建立癌症的诊断阈值,而且对早期癌症往往不敏感。根据世界范围的结直肠癌普查数据,目前用于普查的初级筛查试验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粪便潜血试验和直肠粘液T抗原试验。此外,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血液或粪便中的结直肠癌相关抗原正在小规模人口普查中进行尝试。

大便潜血检查的方法有很多。化学隐血试验方法简单,但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造成假阳性(如吃肉类、新鲜水果、蔬菜、铁、阿司匹林等。)和假阴性(如粪便滞留时间延长、血红蛋白在肠腔内分解、服用维生素C等抗氧化剂等。).免疫检测是继化学隐血试验之后的第二代大肠癌筛查试验。其突出优点是特异性强,不受食物和药物的干扰。早期的研究是琼脂免疫扩散法,但我们发现这种方法虽然特异性好,但对癌症检测的敏感性并不优于化学法。比较了反向间接血凝试验、免疫胶乳试验和SPA协同凝集试验。原理是将人血红蛋白的抗体包裹在载体上。结果表明,SPA免疫隐血试验可大大提高隐血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我们在8233例普查中发现934例阳性患者,包括4例结直肠癌和3例早期癌症。值得指出的是,SPA试验是基于含有A蛋白的葡萄球菌,抗体标记不需要纯化和复杂的处理。操作时,只需将现场一滴粪液与SPA试剂混合,1 ~ 3分钟即可得到稳定的结果,非常适合普查。

值得注意的是,大便隐血检查都是根据肠道出血来检测大肠癌的。因此,没有出血或只有间歇性出血的结直肠癌患者可能会漏诊。许多非肿瘤性肠道出血可能有假阳性结果。我们通过内镜在3000多名40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现了5例大肠癌。其中早期癌2例,隐血试验阴性。潜血阳性患者中,97%以上为非肿瘤性出血。另外,还有一个免疫潜血反应比例合适的问题。血液过多或粪便中血红蛋白分子过多可导致假阴性结果,称为“前带”。

为了克服隐血试验的不足,近年来,Shamsuddin等人根据大肠癌和癌前粘膜可出现相似T抗原表达的特点,提出了直肠粘液半乳糖氧化酶试验筛查大肠癌的可行性(简称Shams试验)。在国内,我们首次验证了该方法对大肠癌的筛查效果,并对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可用于大规模筛查。结果表明,临床大肠癌阳性率为89.6%。Shams试验用于3820名40岁以上人群的普查,并与SPA免疫潜血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前者阳性率为9.1%,病变检出率为12.7%,其中早期癌2例,腺瘤28例,与SPA试验有明显的互补性。

寻找更敏感、更特异的大肠癌筛查方法是大肠癌防治的重要课题之一。最近有报道称可以在大肠癌的粪液中检测到ras癌基因的突变,但将这一基因水平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为时尚早。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现有的初筛试验来优化筛选方案。未来的大肠癌筛查可能不再是简单的肠镜或隐血-肠镜序贯筛查,而是要根据各种实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经济性,以及受试者的接受程度和社会承受能力,综合和补充实验性筛查试验,从而提高大肠癌的筛查效果。

早期大肠癌症状不明显,无症状或仅有微弱不适、消化不良、潜血等。随着癌症的进展,症状逐渐明显,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便血、腹痛、腹部包块、肠梗阻、发热、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毒性症状。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也会引起相应器官的改变。结直肠癌根据其原发部位呈现不同的临床体征和体征。

1.右结肠癌

突出的症状是腹部肿块、腹痛和贫血。可出现粘液或粘液血便、排便频繁、腹胀、肠梗阻等一些症状,但远不如左半结肠常见。右半结肠肠腔较宽,发现时原发癌常肿大。溃疡肿块常见,很多患者可以感觉到右腹部有肿块。除非癌症直接涉及回盲瓣,肠梗阻通常是罕见的。因为大便在右半结肠还是半流质稀糊状,大便在右半结肠还是半流质稀糊状。所以大便对着癌灶摩擦出血较少,大部分出血是癌坏死和溃疡引起的。由于血液和粪便液体的均匀混合,很难检测到长期慢性失血,患者经常因贫血而就医。腹痛也常见,常为钝痛,多为肿块侵犯肠壁所致。癌性溃疡继发感染可引起局部压痛和全身毒血症。

二。左结肠癌

突出症状为大便习惯改变、粘液血便或血便、肠梗阻等。左结肠腔狭窄,原发癌呈环状浸润生长,容易使肠腔变窄,故便秘常见。后来由于上肠腔收缩,液体积聚增多,肠道蠕动变得亢进,故便秘后可出现腹泻,两者常交替出现。随着大便进入左半结肠,逐渐由糊状变为块状,大便摩擦病变引起的大便裸血更为常见。患者往往就医较早,长期慢性失血导致的贫血不像右半结肠那么突出。癌浸润肠壁引起的肠管狭窄引起的肠梗阻多为慢性不全,患者常有长期大便不畅和阵发性腹痛。由于梗阻部位较低,呕吐不明显。

三。直肠癌

突出的症状是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以及晚期癌症浸润引起的伴随症状。原位癌部位低,粪块硬。癌症容易被粪块摩擦,容易引起出血。多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未与形成的粪便混合或附着于粪柱表面而误诊为“痔”出血。由于病灶的刺激和肿块溃疡的继发感染,不断引起排便反射,容易误诊为“细菌性痢疾”或“肠炎”。癌的环状生长导致肠腔变窄,早期表现为粪柱变形变细,晚期表现为不完全梗阻。

四。肿瘤侵袭和转移

局部扩张是大肠癌最常见的浸润形式,对周围组织的侵犯常引起相应的症状,如直肠癌侵犯骶丛引起的下腹部及腰骶部持续疼痛、肛门失禁等。由于癌细胞种植脱落,直肠指检可触及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内的肿块,广泛扩散者可出现腹水。早期癌症还可以沿着肠壁内神经周围的淋巴间隙扩散,后期会从淋巴管转移到淋巴结。当癌细胞转移到腹主动脉附近的淋巴结并进入乳糜池时,左侧锁骨上淋巴结可通过胸导管转移,导致淋巴结肿大。还有少数患者的癌细胞逆行扩散是因为上行淋巴管被癌栓堵塞,会阴出现无数弥漫性结节。在女性患者中,肿瘤可以转移到双侧卵巢并导致Kruken-berg病。晚期大肠癌还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转移到肝、肺、骨。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