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应该如何预防宫颈上皮内瘤变?
近20年来,由于薄层液基细胞学、宫颈细胞学Bethesda (TBS)报告系统、人乳头瘤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HCII)检测等先进方法的引入,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诊断中,一个基本点就是遵循“三步走”模式。即按照宫颈细胞学筛查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必要时)-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宫颈刮宫(ECC)的步骤进行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也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治疗包括观察随访、冷冻、激光、电凝、电环切除术、宫颈锥切术、子宫切除术、药物、光动力疗法等多种方法。如何规范合理地选择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病变分级、病变范围、患者年龄、婚育状况、随访条件、技术设备等因素综合考虑。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法,都必须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
预测:
Art曾指出,CIN的非典型程度越高,累及的上皮厚度越深,越有可能发展为浸润性癌。相反,等级越低的CIN越有机会恢复正常。CIN有三种结果:①回归(或逆转);②持久(或稳定);③进展(或癌变)。
1.1的相关因素。CIN成果
(1)人乳头瘤病毒型:有研究认为人乳头瘤病毒型是CIN的相关因素(Richart et al .,1987)。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使宫颈癌风险增加250倍。Campion等(1986)对100例CIN ⅰ型患者进行了2年以上的随访。在高风险人乳头瘤病毒16和18阳性病例中,56%进展到CIN ⅲ,而低风险人乳头瘤病毒V6阳性病例仅20%进展。
(2)CIN程度:随着CIN分级的增加,发展成浸润性癌的概率增加。一般来说,15%的CIN可发展为宫颈癌,CIN ⅰ、ⅱ、ⅲ级发展为癌的风险分别为15%、30%、45%。参见表7。Mill等(1992)报道CINⅰ、ⅱ、ⅲ期进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分别是正常女性的4倍、14.5倍和46.5倍。
(3)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CIN病变的逆转率降低。Mill等发现35 ~ 39岁的CIN患者总逆转率为77%,40岁以上的患者为61%。
(4)其他:如CIN的干预和治疗、随访时间等。
2.关于SPI的预后,大多数学者认为SPI具有与CIN相似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尽管目前对SPI的预后存在争议,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几组报道认为人乳头瘤病毒有三种预后,这与人乳头瘤病毒的类型有关。Rome和Chanan等人(1987)报道了259例未经治疗的SPI,随访18个月,其中16%进展,39%保持不变,45%消退。Syrjanen等(1987)报道在513例宫颈细胞学诊断为人乳头瘤病毒ⅰⅰ的患者中,25%进展为CIN,60%保持不变,14%消退。
3.宫颈原位癌的预后,多数认为原位癌可进展为浸润性癌,只有少数活检后自然消退或消失,也有作者认为原位癌不会自然消退。Mcindoe等(1984)报道了300例未经治疗的原位癌。经过10-20年的随访,转移和浸润癌率分别为18%和36%。杨学昌等(1992)观察了69例拒绝治疗的原位癌患者,其中26%在平均5.2年内发展为浸润性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