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1)治疗
1.保守治疗首先考虑保守治疗,以局部封闭为主。封穴是两个压痛点(图1、2),一个是胸锁乳突肌中点后缘,一个是胸椎3、4棘突旁3cm。建议作者每周服用一次,连续服用3 ~ 6次。通过理疗,一半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缓解。18例进行了3 ~ 6次颈部压痛点封闭治疗,6例症状明显缓解。4例好转,疼痛可耐受;9例无效,其中7例确诊后手术治疗。
2.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或伴有严重的胸廓出口综合征症状,可考虑手术治疗。在全身麻醉下,于颈根部作横切口或L形切口(图3),切断并结扎颈横动脉和肩胛舌骨肌,逐层解剖臂丛神经根、前中斜角肌下段及其入肌点(图4)。切断死点附近的前、中斜角肌,沿颈5神经切断颈5神经根周围的纤维组织,并进一步在颈5神经根的肌肉组织处横向切断中斜角肌,露出肩胛背神经,切断神经外周组织,松解神经外膜(图5、6)。切口闭合前局部注射曲安奈德5ml。术后泼尼松5mg,每日3次,连用7天。
术中可见肩胛背神经的起点在中斜角肌内走行1 ~ 3 cm,可明确判断肩胛背神经的起点。肩胛背神经在人的斜角肌中是腱性或腱性的。作者对23例患者(25侧)进行了手术。2例(3侧)肩胛背神经开始时被少数中斜角肌纤维覆盖,其余在中斜角肌表面行走。2例(3侧)行走于中斜角肌1 ~ 2cm;18例19侧斜行于中斜角肌2 ~ 3cm;其中17侧能清晰判断肩胛背神经的起源,其中3侧为独立起源,14侧与颈5胸长神经相连,4侧在1cm以内,10侧1 ~ 4cm。2例24侧肩胛背神经为人类斜角肌内的腱或腱性组织。本组18例锁骨下动脉位置高于锁骨上动脉,可达4 ~ 5 cm,最高1例为6cm,平均3.5cm。
(2)预后
保守治疗近期效果较好,但易复发,局部颈部阻滞3 ~ 6次后复发率仍为50%。2 ~ 3个月后可进行一个疗程的局部封闭治疗。
22例患者术后颈、肩、背部症状完全或大部分消失。术后三天,患者可能会感到与术前相似的不适,但术后一周症状逐渐减轻,术后三周大部分或全部症状消失。随访时间3个月至2年,3例4侧术后2个月症状和体征再次出现,程度与术前相同。其中肩胛背神经始端未减压的2侧为双侧胸廓出口综合征1例,术后第3天症状再次出现并逐渐加重,术后1年以上仍未愈合。另一侧是术后局部瘢痕压迫。局部封闭后,症状还是可以控制的。前臂内侧和小指感觉减退的16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术后3天有波动,2 ~ 3周后逐渐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