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东
3601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感染性休克补液原则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1-22
浏览:10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感染性休克又称脓毒性休克,是指微生物及其毒素引起的感染性休克综合征。严重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常可引起感染性休克。
脓毒性休克的治疗除积极控制感染外,还应包括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消除血细胞聚集防止微循环停滞,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
感染性休克补液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补液的方式。
2.根据烧伤面积和体重估算总补液量,合理分配晶体液、胶体液和水的摄入量。
3.静脉补液遵循先快后慢、先晶后胶、晶胶搭配、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原则。先快后慢,即休克前24小时补液量的一半应在伤后8小时内输入,另一半在剩余16小时内匀速输入;结晶、涂胶后,是指先输入一定量的晶体溶液,再输入胶体溶液。
4.根据临床监测指标,随时调整补液量、种类和速度。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
用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