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提问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徐艳娟
3459
所有文章
0
查看次数
0
昨日次数
知识库 乳腺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乳腺癌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1-21
浏览:12
手机查看

请在手机端操作

打开微信或浏览器扫描二维码

乳腺癌是癌症的一种,但是很多人并不重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对于广大女性来说,患乳腺癌的概率比较大。如果感觉乳房不舒服,应该做哪些检查,如何判断检查结果?我来列举一下乳腺癌的主要方法和症状。

1.乳腺癌的x线检查

(1)乳腺钼靶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率可达80% ~ 90%。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替代。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钼靶和干板透照。当X线片有以下特征时,应考虑为乳腺癌。

①肿块影:多为不规则或分叶状,边界不明显,中心高密度影,部分边缘有短毛刺,向外突出,呈星形。或者硬的绳索带延伸到周边。有时肿块周围结构紊乱、变形,可有砂粒样钙化。有时可出现血管影增厚扭曲,或邻近皮肤增厚凹陷或乳头凹陷(图20)。

②钙化影:部分患者临床上摸不到肿块,X线片上可能没有肿块影,但单纯表现为簇状细沙粒状钙化影,或伴有密度稍高的斑片状影像。

(2)乳腺钼靶摄影:影像特征可因癌的侵犯、阻塞和破坏,导致乳腺导管管壁僵硬、局部狭窄、不规则破坏或突然中断,或本应是树枝状分支的导管树整体走向异常扭曲。

(3)乳房x光检查。

(4)CT和MRI检查:CT检查可能有助于发现乳腺小而致密的肿瘤,MRI也可用于发现小乳腺癌,优于普通X线检查。

2.超声影像检查:超声影像检查无创,可重复应用。超声检查对致密乳腺组织有价值,但主要目的是区分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0% ~ 85%。肿瘤向周围组织浸润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腺结构的破坏,肿瘤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都是乳腺癌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3.热成像检查:利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血供丰富,相应的体表温度高于周围组织,利用这种差异可以做出诊断。但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影像标准,异常热位与肿瘤不对应,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越来越少使用。

4.近红外扫描:显示屏上可见多个灰度中心从浅到深灰色甚至黑色的阴影,可大于实际肿块,边界不清,形状不规则。同时其周围有异常血管影,粗大、扭曲、断续,呈放射状、束状、鼠尾状或蝌蚪状。

5.CT检查:可用于活检前定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诊断乳腺癌术前分期,检查后乳区、腋窝、内乳区淋巴结是否肿大,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6.肿瘤标志物的检查:肿瘤细胞在癌变过程中,产生、分泌并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它们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或宿主体液中。这种物质被称为肿瘤标志物。

(1)癌胚抗原(cEA):它是一种非特异性抗原,在许多肿瘤和非肿瘤疾病中有所升高,因此在鉴别诊断中没有价值。可手术乳腺癌术前检查血CEA水平约有20% ~ 30%升高,而50% ~ 70%的晚期和转移癌cEA水平较高。

(2)铁蛋白:血清铁蛋白反映铁在体内的储存状态,在白血病、胰腺癌、胃肠道肿瘤、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升高。

(3)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cA15-3对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为33.3% ~ 57%。

7.病理检查

(1)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多用于单乳乳头溢液。积液细胞学检查经济方便。其诊断准确率为40% ~ 70%,但假阳性率小于4%。大多数阳性病例是可以诊断的。

(2)巴氏涂片细胞学检查:乳头、乳晕有湿疹样病变的患者,可打印或涂片检查。如果能找到Paget细胞,有助于诊断湿疹样乳腺癌。

(3)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Kan Xiu (1993)报道乳腺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准确率为76.3%,假阳性率小于1%。一旦针吸发现癌细胞,即可确诊,但阴性不能排除癌症。针吸活检可用于性质不明的乳腺肿块。Dawson等(1998)认为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是年轻女性乳腺病变的理想方法,可避免延误诊断,改善患者预后。

(4)切除活检:如果临床检查高度怀疑恶性,最好住院。在准备根治性手术的条件下,应先切除肿瘤及周围正常组织,并进行快速冷冻活检。一旦确诊乳腺癌,就进行一次性根治手术。只有怀疑乳腺肿瘤可能是良性的,才可以在门诊进行局麻下切除进行检查,但如果确诊为恶性,就要尽快入院进行根治性手术。

(5)乳腺导管内镜咬活检:根据Kohji eno moto(1996)的报告,对乳头溢液患者进行细纤维内镜检查。发现肿瘤时,咬活检被认为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癌症。国内没有这方面检查的报道。

通过这么多的介绍,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乳腺癌只要早期及时发现,是可以很好治愈的,所以必要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建议大部分女性一旦发现身体不适,就应该进行检查和治疗。最后,希望大家多做运动,保证健康的饮食和作息。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举报
取 消 确 定
相关推荐